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明報社評: 國民教育必須切合港情



430日,教育局對被指為「洗腦教育」的國民教育課程提出修訂,引入討論中國人權、法治等議題。香港是中國一部分,推行國民教育屬理所當然,但必須「是其是,非其非」,如今政府願意引入較具批判性的內容,比去年的諮詢文件有所改進;但依然迴避近年出現的敏感政治議題,而且在內容及評核方面仍有不足。

顯性知識易學但止於文字?  隱性知識更真實?

香港與內地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走過非常不同的歷史道路,兩地人民對國情的認知有巨大差距,推行國民教育的時候,應該按港情行事,若硬把內地一套引入香港,只會引起學生反彈,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教育局於20115月推出諮詢文件,建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將於201213年起分別於小學及中學推行,但文件內容引來教育界極大反彈,被指引入大量「洗腦」的內容。經諮詢後,教育局前日公布課程最後定稿,刪去高中課程要求學生「加強和諧團結、關愛家國的情懷」的教學目標,改為加入普世價值,讓學生透過認識國家發展,「體現民主、法治、人權等價值」,並建議教師可與學生討論中國發展的「困難與挑戰」。

國民教育在外國早已存在,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並非開歷史先河,問題是教什麼、如何教、如何評核。

1)就「教什麼」而言,這次教育局把部分被指是「洗腦教育」的內容刪去,引入「民主、法治、人權」等價值,是有所改進的做法,但仍有不足之處,例如,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就認為,課程指引無正面回應如何教授六四及一黨專政等敏感政治議題,令人關注教師授課時能否持平和暢所欲言。

2)就「如何教」而言,除了不能凡事只能唱好、必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之外,學習國情也不能停留在知識的表層。要讓學生了解國情的基本知識,困難不大。例如,香港學生身處資本主義社會,對計劃經濟所知不多,探討「十二五規劃」應有助認識國情,然而,這些顯性知識只是認識中國的一途,就像翻閱憲法,各式各樣的自由都有,但現實的中國又是否如此?近日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所披露受迫害的情,就很值得學生深思探究。事實上,隱藏在內地各個不同領域的隱性知識和「潛規則」,是認識國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否則學生無法真正認識國家最新和最真的一面。須知道,香港是一個開放社會,資訊自由流通,學生很容易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資訊,學校想迴避也迴避不了,視若無睹只會令國民教育事倍功半。

3)就「如何評核」而言,過去政府曾列出評分報告範本,建議為學生表現評分,其中國民身分認同包括「為同胞的成就表達欣喜或感到自豪」,以及在升國旗和奏國歌的場合自覺地肅立、安靜等,被質疑是要操控學生思想。如今相關評核範本已改為學生是否「關心國家時事,樂於認識國家發展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主動提出個人見解」,用詞較中性,但會否走向另一極端,變成避重就輕無從評核,學校、老師、學生敷衍交差了事,當局必須正視,以免浪費寶貴的教育資源。

歸根究柢,香港與內地雖然同屬一國,但經歷不同的歷史時空,香港需要的,是一套切合港情的國民教育。港情也者,即港人有關國家民族的價值觀,是與普世價值接軌的,對自由法治民主人權等核心價值是堅信不疑的;愛國與愛政權是不同的概念,愛國亦不等於愛黨,愛國不代表對國家的一切都盲目接受。港人對國家在最近30年的經濟成就深感欣喜,但對國家在貪腐人權自由等問題感到痛心和憤怒。

對國家抱持批判態度,也是愛國的表達,因此,港人對六四事件的堅持,對近年內地維權運動的關注,對劉曉波、陳光誠事件感到痛心,同樣是愛國的表達。

再來一次陳光誠事件  國民教育事倍功半

這就是港情,根植港人心中。國民教育若罔顧港情,只會是硬套在香港學生身上的不稱身外衣,注定會被脫下來。

最佳的國民教育,就是國家尊重人民,讓人民真正享有自由、法治、人權、民主,上下一心建設國家共享成果,港人對國家的認同自然提升。如果再來一次陳光誠事件,再多的國民教育,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