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快已進入尾聲,各方角力高潮起伏,選委如何選擇?相信他們應有自己的盤算;本文試就他們可能的盤算加以論析。
一:選委對唐英年的盤算
打 從候選人開始出台,唐便獲得各界看好。一說是他會得到企業界支持,尤其是大財團,因為唐也是企業世家出身,如他當上特首,企業界有信心他會繼續為香港的營
商環境把關。由於選委中來自企業界、工商界、財金界等佔比率很高,唐要取得六百席以上,不會有問題;另一說是唐獲中央器重,在中港政界人脈豐厚,自己又在 港府當上政務司司長高職,當特首唐應輕而易舉。
可是,在選委群中叫座是一回事,在一般市民中叫不叫座又是另一回事。
一路選 來,唐的民調就像患了先天性政治貧血症,始終爬不上頂峰,當范徐麗泰未明言參選前的民調顯示,她已把唐遠遠拋離;到范太退場後,唐仍然在民調上當不了老
大,期間雖有提升,就是拿不到頭位;到了婚姻和僭建問題被媒體大事報道後,他措手不及,也應對無方,民調更如吃了瀉藥,沉疴不起,與梁比較也差了一大截。
這一來,便有風傳原先支持他的選委有人開始感到為難,不知手上一票如何投法;更有人放風說,不投唐,便投白票;也有人說,提名唐不一定要投票給他。儘管有不利的風傳,原先自認是唐的鐵票支持者仍逆勢而上,堅持要唐選下去,不要退縮。
值得評析的有幾點。一、唐的鐵票肯定會盤算,如果不少建制派選委不投唐,單靠鐵票湊不足六百零一票的話,不但唐沒法選上,同時也會阻止梁當選;這一來勢必造成無一位候選人有足夠票當選,也就會使選舉進入第二輪投票。
可 是,第一輪的唐梁選委無法妥協,而泛民選委也明言第二輪會投白票,第二輪最有可能的僵局是促使選舉流選。流選的政治影響頗大——分裂建制派;削弱選委體
制,加速普選特首的政治運動;為重選加大難度,因為要重新整合建制派選委票難度甚高。因此,在第一輪投票時,各派選委都會各有盤算,也會各自陷於困境。
二、 唐的鐵票也會關注到一個基本問題:如果唐的民調一直處於低位無法向上,而票仍投唐,便會違反《基本法》指明要有「民主選舉」的要義;這樣做,將令港人覺得
選委根本不重視民意,今後會授柄於人,加重「仇富」心態。考慮到這點盤算,到底唐的鐵票會不會退縮?商界挺唐人士態度堅決,退縮的機會不高,除非有人從中 協調,但機會不大。
二:選委對梁振英的盤算
以提名梁的選委計,也有三百來人支持他入閘。當選委會選舉起步之 際,估計只有不過五十名選委是梁的鐵票,後來選情白熱化,支持他的選委跟着他的民調支持度不斷提升而增加。尤其明顯的是,建制派政黨和工會本着它們須要面
對直選的考量,不敢、也不能不支持梁,這可以從提名他的人由五十跳越三百看到。
如果梁的民調最後仍能拋離對手高達兩成以上,其他未表態的建制派政黨和工會選委,也勢必考慮民調指標;但現在則要視乎「西九門」和「上海仔」風波會否明顯拖低梁的支持度。
如果選委只以唐英年和梁振英的政綱和危機作比較,那先談政綱,由於梁的政綱較注重打工仔一族,大老闆不會認同梁是意料中事,這也說明為什麼梁的民調會比唐
高;如果以危機處理能力作比較,梁可以爭取到更多選委支持的機會較高,尤其是建制派政黨和工會的選委。因為一旦盤算到下屆特首執政面對危機處理時,愈是能 力高者,便愈能克服危機,也就愈少機會把危機轉嫁到建制派議員身上;憑過去經驗所得,建制派議員與特首已發展成為命運共同體,要議員挺弱勢特首的政治後果,是會失去選票的。
談到這點,特別該留意的是,自由黨主導的選委動向,由該黨領導人的行動和放話來觀察,該黨提名時把全部三十多張選委票 給予唐;後來見唐危機重重,卻又有人放話:「不投唐,則寧願投白票」。到底是否如此,據劉健儀的說法指出,投白票只是個人的意見,不代表自由黨。若然該黨
主導的選委最後的盤算可能要看工商財金界能否拉到六百票以上給唐,如果沒有機會,他們有可能投向梁——這正是自由主義政黨的本色:看風轉,每到關鍵時刻 才作孤注一擲,過去已多次如此,不足為奇。
三:選委對何俊仁的盤算
比起唐梁,支持何的選委會比較輕易作出決定。一來他們的政治立場很清晰,除了支持泛民的候選人,別無選擇。儘管泛民有些政黨攻擊民主黨對小圈子選舉妥協而出現不和,但他們的選票不會因而大批投給唐梁,這從何俊仁仍能取得一百八十多張選委票而看得很清楚。
如果有第二輪投票而把何淘汰出局,泛民選委的盤算也會寧願投白票,也不會投給建制派的唐梁,因為泛民一直打着反對小圈子選舉的旗幟參選,目的在於藉着參選機會,把自己的政見拿出來跟建制派候選人爭長論短,捨此不作二想。
至於何俊仁為何不在唐梁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玩一玩「關鍵少數」的遊戲去左右大局,以泛民選票換取所要的政治空間?
他們之所以捨此不為,大概是盤算到自己的原則問題,輸不起也。這個原則是:對方反民主,自己是民主,正反不能有妥協空間,否則便是出賣原則了。這種盤算代價太大,輸不起!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