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

畢老林:從《新晚報》復刊說到報業經營




619日,周二。《新晚報》復刊,傳得沸沸揚揚;一星期前,本報便報道,身兼《大公報》社長及《新晚報》董事的姜在忠親口承認有復刊意願,看來這份跟讀者一別十五年的晚報,重出江湖指日可待。

光輝歲月一去不返

《信報》作者林天悟618日發表了一篇詳盡的評論,以資深傳媒人的獨到眼光,對一旦復刊將以免費報模式經營的《新晚報》可以怎樣定位,在已「超飽和」的免費報市場別樹一幟殺出血路,提供了一些甚具參考價值的意見。

《新晚報》在香港九七回歸同年停刊,集團將之歸因於市場變化和資訊發展導致晚報市場萎縮;換句話說,停刊乃經營困難下無可奈何的決定。然而,林天悟以傳媒人的 觸覺和對行業的熟悉,認為自負盈虧能力並非有內地資金作後盾的傳媒機構在本港市場進退的首要考慮,政治因素以至中共高層的立場取向,才起關鍵作用。這一 點,留待識者討論。

老畢感興趣的是,在《新晚報》退出市場的1997年,香港回歸適逢亞洲金融風暴,恐慌夾雜希望,本港經濟見頂卻未急瀉。不過,單以報業而論,光輝歲月於回歸前已開到荼靡,行內競爭慘烈汰弱留強,一個城市容不下那麼多份報章,印報紙等於印銀紙的風光日子,早已一去不返。

《新晚報》計劃東山再起捲土重來,令老畢想起曾經看過的一些美國報業掌故。1918年,由波士頓到紐約到克利夫蘭,報業機構一家接一家關門大吉,理由不外製作 成本急升廣告收入「插水」,虧蝕纍纍無以為繼。然而,跟林天悟認為《新晚報》停刊有商業以外的原因一樣,這場發生於一世紀前的美國報業危機,後世傳媒學者 的看法是,報紙老闆投入資金,賺錢與否屬次要考慮,辦報的首要目的是搶佔輿論陣地,以意見領袖姿態發揮政治影響力。此等無形收益,令報紙老闆不會輕言離 場,無利可圖便「摺埋」。在這種心態驅使下,報紙可以於兩種情況下持續經營:一是賺少少(marginally profitable);二是蝕少少(marginally unprofitable)。然而,百年前美國那場報業颶風,所到之處「屍橫遍野」,一下子摧毀了多份大報。經營者棄守離場,原因十分簡單:辦報既非 marginally profitable,亦非marginally unprofitable,而是蝕到「阿媽都唔認得」(unsustainable losses)!

報紙五年內消失?

《新晚報》九七停刊是否有政治原因,老畢無從置喙,惟該報在「停刊啟事」中所列的兩大理由——市場變化和資訊發展——放諸十五年後本港的報業生態,只有更恰當更貼切。

美國南加州大學安納堡傳播學院(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旗下「數碼未來中心」(Center for the Digital Future),過去十年每年皆公布互聯網發展對各行各業影響的調查。今年1月發表的報告作出了一項估算,不出五年,美國大部分主要地區的印刷日報將從市 場中消失,僅剩《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報》數份全國發行且具環球影響力的報章仍會出印刷版。

有買貴無買錯?

這雖然只是一種估計,惟收費報章市場急劇萎縮,放諸四海皆為不爭的事實。香港情況大家有目共睹,但就如林天悟所言,以本港國企、親中機構和零售業集團的廣 告,足夠養活任何一家媒體。此說有多準確,留待熟知報業經營狀況的論者評價。老畢所知的是,根據美國報業公會(News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 NAA)的數據,經通脹調整後,美國報章廣告收益,由1950年的200億美元增長至2000年的635億美元;同年見頂後大幅回落,2011年廣告收益 之微薄,為1950年以來所未見。換句話說,報業用了五十年把廣告收入從200億推上635億的巔峰;由峰值635億重返「起步點」200億,卻只花了十 一年時間!

有趣的是,在經營困難廣告收縮的二十一世紀初,不惜以高估值收購報業集團,雄心萬丈不為數據所動的傳媒大亨比比皆是。梅鐸控制的 新聞集團(News Corp.2007年以56億美元買下《華爾街日報》和道瓊斯其他媒體資產,成為一時佳話;同年,McClatchy45億美元收購Knight- Ridder,以及地產起家的Sam Zell牽頭以82億美元「天價」收購後來走上破產之路的The Tribune Co.,俱為「高位接火棒」的經典。

今天回望,梅鐸、Sam Zell這些「老狐狸」的確有點聰明一世。然而,在交易進行前後,像李小加為港交所(388)以往績市盈率180倍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辯護那 樣,高呼「物有所值,有買貴無買錯」(Expensive, yes. But well worth it !)的論者,着實大有人在。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高位接貨,自然就有人高位出貨。說到眼光奇準、時間拿捏妙到毫顛,非加拿大湯森集團(Thomson Group)莫屬。這間由家族控制的企業,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開始逐步出售旗下一百四十多份報章,2000年前基本上做到一份不留,套現至少24.4億美 元。湯森把出售報業所得投入電子媒體生意,重點拓展市場數據供應,並在梅鐸等人收購傳統報紙前後,於2007年大手筆購下路透集團(Reuters Group),在非印刷媒體和數據供應領域大放異彩。

湯森何以如此「神」?說來也沒有什麼稀奇。集團發現,其報章出版業務的邊際利潤從1987年的33.9%,降至1997年的17.6%,管理層認為繼續戀棧報紙生意,有百害而無一利,遂決定退出報業市場,轉戰電子媒體和數據供應,結果證明這個決定正確不過。

邊際利潤不過不失

老畢翻閱了本港數家主要上市中文媒體集團的年報資料,以最新一個財政年度股東應佔溢利除以營業額,計一計其純利率(net profit margin),發現低者5%高者約18%,跟本港報業全盛時期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當中收費報章為純利作出多大貢獻,亦須進行更深入的查證。然而, 作為一個粗略的參考,香港報業集團現有的盈利能力,足以令幾家財力較佳規模較大的出版機構繼續玩下去。可是,南加州大學研究所作印刷報章五年內消失的預言,美國香港都可能適用。與時俱進,仍是生存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