磘利亞戰爭中敘國政府通過特務探悉記者藏匿地點,然後發動攻擊,致美國籍傳奇戰地女記者科爾文、法國攝影記者雷米‧歐奇理克於死地。《紐約時報》記者夏迪則因哮喘在敘利亞殉職。三人都是一流新聞記者。
新聞無國界,記者無保障——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動亂世界的真實寫照,特別是出生入死的戰地記者,安全毫無保障,生命尤其脆弱。自美國布什政府於二零零三年春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和一年前中東爆發「阿拉伯之春」以來,已有近二百名記者死於沙場,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男女,包括二十餘歲的青年和四、五十歲的中年,都為採訪戰地新聞而犧牲生命。
一年前受到敘利亞政府軍全面鎮壓的和平抗議行動已演變成血腥內戰,據保守估計,至少已有六千多人死亡。包括阿拉伯聯盟、聯合國、歐盟、北約和土耳其等,均對敘國亂局束手無策,敘利亞政府一直峻拒國際調停。中國和俄羅斯亦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聯合國的介入,而遭到國際譴責。敘國軍隊的武器和軍火主要來自伊朗和俄羅斯。西方國家和組織對磘國所採取的貿易與經濟制裁,不僅未能使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屈服,二千萬敘利亞人民的日常生活更日感困難。
方興未艾的敘利亞內戰目前已成了國際戰地記者最新的「殺戮戰場」。二月二十二日《倫敦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of
London)美國籍女記者瑪莉‧科爾文(Marie Colvin)和法國攝影記者雷米‧奧奇力克(Remi Ochlik)在敘利亞霍姆斯(Homs)城一座破損不堪的臨時新聞中心,遭到磘國軍隊蓄意發射二百五十枚火箭彈攻擊,屋毀人亡,另有八十名磘國平民被炸死,三名記者受傷。
潛入敘利亞採訪戰事
自內亂發生後,敘國即拒絕外國記者入境採訪,擁有二十六年戰地採訪經驗、且曾多次負傷的五十六歲科爾文毫不氣餒,她透過偷渡客的帶領非法進入磘境,到最危險的霍姆斯採訪。
敘國政府特務探悉科爾文已潛入霍姆斯,即不斷使用先進探測器偵測科爾文的衛星電話訊號(霍姆斯全市電話線已被切斷),從而獲悉科爾文及其他外國記者的藏匿地點。科爾文原打算在二月二十一日離開霍姆斯,但她想多待一天搜集更多的資料。而在二月二十二日當天,科爾文折返臨時新聞中心取鞋子準備離開時,火箭彈如大雨驟至,狂炸大樓,科爾文和二十八歲的法國攝記奧奇力克當場被炸死。
奧奇力克去年因採訪利比亞革命,曾獲得「世界新聞攝影獎」,國際媒體皆認為年輕的奧奇力克前途遠大,卻英年早逝。自去年十一月以來,已有四名新聞工作者死於霍姆斯。
在紐約長島蠔灣(Oyster Bay,老羅斯福總統的出生地)出生成長的科爾文,青春時期即充滿活力、幻想,功課好、有抱負、個性強。在蠔灣高中讀十一年級時跑到巴西學葡萄牙文,十二年級(即高中三年級)回到蠔灣高中發現同學皆已申請到好大學,她很不服氣,一個人開車到康涅狄格州耶魯大學,帶著成績單和學業優秀紀錄(曾入圍全美高中成績優良獎)找耶魯入學辦公室主管,開門見山說:「你們應該收我。」耶魯看她成績不錯即同意她在一九七四年九月入學。
她在耶魯主修人類學,曾選修生於中國、二戰初期採訪中國抗戰、曾以《廣島》一書獲普立茲獎的名記者約翰‧赫西(John Hersey)所開的寫作課程。課餘在校園報紙《耶魯每日新聞》撰文,並決定畢業後要當記者。
科爾文於一九七八年初夏畢業,先到紐約曼哈頓工會做事,不久合眾國際社(UPI)僱她當記者,跑紐約警察新聞,工作時間是午夜十二時至清晨六時。UPI看她專業程度好又勤奮,即調她到華府,一段時間後又派她到巴黎,很快就出任巴黎分社主任。一九八五年跳槽至《倫敦週日泰晤士報》當國際新聞記者,從此即以這份素負盛名的報紙(現任老板為梅鐸,又譯默多克)為家。
卡扎菲看上科爾文
極富進取心和衝撞意志的科爾文以美國人的身份在英國報紙打出知名度,她選擇戰地新聞作為她的「最愛」。在二十六年的海外採訪歲月裏,她的足跡遍及中東、非洲、車臣、東南亞、東歐及中歐一帶,並多次獲獎。一九八六年採訪利比亞強人卡扎菲,這位性好漁色的獨裁者看上年輕貌美的科爾文,竟派私人醫生帶著針筒半夜敲科爾文在利國首都的黎波里旅館的房門,想要抽她的血俾檢驗其血型。科爾文把醫生斥走。
一九九九年和二零零零年,科爾文採訪南斯拉夫解體後的亂局。二零零一年在斯里蘭卡採訪內戰,頭、臉和胸部遭到彈片傷及,左眼失明,但她拒絕裝假眼珠,而戴上黑色眼罩,從此成為國際媒體著名的「獨眼鳳」。不過,彈片一直留在她的頭部和胸部沒有取出。形體受傷後,她的心裏和精神亦飽受創傷憂鬱症的煎熬。科爾文曾和英國戰地記者派畢小普(Patrick Bishop)兩度結婚和離婚,她也曾和玻利維亞記者璜‧卡洛斯‧古木奇奧(Juan Carlos Gumucio)結婚。古氏於二零零二年自殺身亡,當時科爾文仍在憂鬱症療養期。
堅強不屈的科爾文終於站起來再出發,再到烽火連天的戰地採訪,她要以目擊者的身份把戰火、動亂和無辜平民所受的災難,真實地向全世界報道。她七十九歲母親柔絲瑪麗(Rosemarie)仍住在長島蠔灣,她說她曾打電話找她的女兒,但一直沒聯絡上,那天早上五點電話響了,她知道一大早有電話,絕非佳兆;果然是有人通知她噩耗。這位養育五個子女的退休中學教員說,她從未阻擋她的女兒做任何事,要擋也擋不住,她是個很有主見、決心與毅力的女兒。她說她為瑪莉之死感到難過,但也為她死在採訪戰場上而引以為榮。
就在科爾文死前六天,《紐約時報》貝魯特分社主任兼首席特派員安東尼‧夏迪(Anthony Shadid)亦在秘密潛入敘利亞採訪時,因氣喘病發作而死於敘利亞和土耳其邊界。今年四十三歲的夏迪是黎巴嫩移民後裔,在奧克拉荷馬市長大,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畢業,主修政治與新聞,曾任職《波士頓地球報》(Boston
Globe),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九年擔任《華盛頓郵報》中東特派員,他在開羅學會了阿拉伯語文。夏迪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深入的分析力和動人的文筆,被美國媒體公認為是當今最傑出的海外特派員,曾於二零零四年和二零一零年兩度榮獲普立茲最佳國際報道獎。《紐約時報》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高薪挖走他時,曾震撼美國新聞界,咸認為是華郵國際新聞走向沒落、紐時面臨艱難經營仍在海外報道力爭上游的明證。
夏迪和紐時攝記同事泰勒‧希克斯(Tyler Hicks)從土、磘邊界秘密進入敘境採訪一個星期後,在準備離敘之際氣喘突發,希克斯懷疑是馬的味道引發夏迪的氣喘。夏迪有氣喘宿疾,身上亦帶了藥,但病發太猛,搶救不及,希克斯揹著夏迪的遺體潛回到土耳其。夏迪的妻子那達‧巴克利(Nada Bakri)亦為紐時駐貝魯特記者,她和夏迪育有一子(夏迪與前妻生有一女)。夏迪的第三本著作《石頭之家》是一本回憶其黎巴嫩祖先的書,三月初始面世,他已看不到新書的出版了。
在短短幾天之內,已有三名一流記者死於敘利亞戰火,人類社會又少了一批撰寫歷史初稿的海外特派員兼戰地記者,其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