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之前,一場涉及廣泛人群的改革之爭正悄然在內地蔓延。
在廣東的市場化媒體連續發文紀念鄧小平南巡講話20周年後,終於迎來中央的回應,溫家寶總理在廣東考察提出「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官媒新華社發長文呼籲全面推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改革;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於上周推出「深化改革認識論」系列文章首章,疾呼「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曾經為中國早期市場改革提出建議的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本周一共同發布報告稱中國急需深層次改革,目標直指國有央企……
顯然,無論是新華社、《人民日報》還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發出的有關改革言論,都不可能是其自選動作。選在十八大前的政治敏感期大聲鼓呼改革,既有中央在政治上的考量,也有多種現實因素「倒逼」而不得已為之的苦衷。
——民間改革力量積聚。30多年前的中國改革開放源自安徽小崗村農民,而現今,這種自下而上的改革內在動力又已有了相當的積蓄。無論是汶川地震引發的公民社會覺醒,亦或是溫州動車事故讓民眾對鐵道部的憤怒轉化為對政府改革的焦慮,乃至廣東烏坎事件讓所謂「素質民主論」的破產,都顯示出民眾對於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的關切已是急如星火。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
——經濟改革迫在眉睫。雖然中國的改革屢被詬病為「只經不政」,但當下就連如何進一步實施經濟體制改革也頗令中南海頭疼。胡溫政府從執政之初就力推經濟發展轉型,但近十年來,既得利益者的消極懈怠、特殊利益集團的阻撓掣肘、權貴資本的盤根錯節等等,都讓深層次的經濟體制改革躑躅難行,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襲,作為改革創新動力源的小微企業活力喪失,壟斷央企的尾大不掉,使得「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更加舉步維艱。
——外部壓力。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對於中國「守規則」地參與世界貿易更加期望,亦愈發關注中國的改革和開放。而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種種變化與動盪也給中國帶來外部環境的壓力。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中共已經表明了態度,而時機的選擇也有其深意。但此種輿論攻勢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產生實際效應,尚待時間和實踐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