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會對自駕遊的負面情緒不斷升溫,主因是特區政府去年公布政策大方向後,細節一直欠奉,政策制訂過程公眾參與(public engagement)更付諸闕如,致令公眾如在迷霧之中,形成極大的抗拒情緒。自駕遊是香港與大陸民間交往的一種方式,可以有利粵港融合,香港私家車北上亦不涉及香港的安全問題,應可按計劃推行,但特區政府必須汲取教訓,容許內地車來港前必須經過充分諮詢,清楚交代當中涉及的安全、環保、刑責等問題,釋除公眾疑慮,避免將本來有助粵港融合的好事變作壞事。
回歸10多年,香港與大陸的人流、貨流持續增加,港陸融合已成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讓兩地私家車有節制下互通,是值得研究和推行的。
但現時中港車牌照申請繁複,一般擁有私家車的港人欲駕車到珠三角旅遊也無法成行,因此,開放港人跨境到廣東省自駕遊,既可滿足港人需求,亦不涉及內地私家車來港,港人理應不會反對。只是,近日「雙非孕婦」及自由行所引發的矛盾不斷激化,令到快將上馬的自駕遊也引來極大反對聲音。
黑箱作業誘發疑慮 公眾參與付諸闕如
不少港人質疑,開放自駕遊會導致大量內地車如自由行般湧港,迫爆道路;內地左ɜ車亦難以適應香港交通規例,內地劣質汽油更會令空氣污染惡化,甚至質疑內地司機會否在車禍後一走了之等等。這些擔憂都是值得政府關注和回應的。
粵港雙方早於去年8月簽訂協議,今年3月起香港私家車可申請在廣東省21個城市自駕遊,但有關申請門檻、配額、事前是否需要參加課程等細節仍待商討,一直沒有公布。去年8月至今已經半年,港府錯過了讓公眾參與政策制訂的大好機會,近期內地人與港人矛盾爆發,不少人因而追問自駕遊的細節,但特區政府卻支吾以對,面對質疑時只能推說目前首階段不會容許內地車來港,其他細節一概欠奉。結果觸動港人敏感的神經,加深部分人對自駕遊的憂慮。
港車北上毋須押後 南下自駕遊須從長計議
如今雖然有部分人連香港車北上也反對,但由於不涉及內地車來港,更不涉及香港的道路安全問題,因此相信隨覑政策實施後為港人北上帶來的實質好處浮現後,社會的反對聲音應會消退。因此,第一階段容許香港私家車北上的計劃,毋須押後,但必須從長計議內地私家車來港的具體安排,例如列出各種可行的監管方案,包括如何確保不會加劇交通擠塞、不會令香港空氣污染惡化、如何追蹤涉及交通事故的司機等,並須諮詢公眾,以釋除公眾疑慮。
政策制訂的過程,往往決定了政策制訂的結果。若制訂過程黑箱作業,「臨門一腳」才匆匆公布,不但未能集思廣益,更徒增遭公眾反對的風險;政府應認真檢討今次處理自駕遊的教訓,勿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