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胡錦濤昨訪港之際,四名香港青年硬闖湖南長沙欲路祭「六四鐵漢」李旺陽,但當中兩人蕭健滔和陳詩韻未抗議就被公安扣留。香港的社運人士向特區政府
求助,對方一度叫他們「報公安」。至昨晚9時,蕭、陳兩人才可致電回港,稱正被港澳辦人員監視,有專車最快今早將他們押到深圳,他們被扣留時也曾被打。港
人北上為旺陽申寃被扣,多個民間團體今日會走上街頭,直接向胡錦濤疾呼「平反六四,還我旺陽」!
四名港人,港大法律系學生蕭健滔、八十後社運人陳詩韻、理大生黃佳鑫、中大生尤思聰前日分成兩隊,北上湖南計劃
派發為李旺陽申寃傳單及進行路祭,要求中國政府追究李旺陽死亡及生前遭受酷刑的責任、釋放李旺陽親友。他們的友人葉寶琳表示,其中蕭、陳二人昨晨抵達邵陽
東汽車站,再前往李旺陽「被自殺」的大祥區醫院,其間先後傳了兩張相片回香港,約於早上9時失去聯絡。
港警叫友人「報公安」
葉 寶琳曾致電二人,陳的電話已關機,蕭的則無人接聽。直至上午11時54分,再接獲蕭來電,這次聽到兩名男子的普通話對話,似是一人向另一人滙報盤問內容, 提到「然後他說我們到了……先稍為走上路,別馬上坐車……走一條生路,然後另外去找點藏起來……」,這是蕭最後一次來電。
由於一直無法與被扣留兩 人取得聯絡,葉曾於昨日上午聯絡港府求助,她引述官員叫他們到內地報公安。「真喺好諷刺,佢哋被公安扣查,家叫我哋報公安?」為求公安放人,葉寶琳下午 開記者會時,一度擬於今日6.30遊行集會時要求國家主席胡錦濤交代,並要求現任特首曾蔭權及候任特首梁振英責成保安局盡快跟進事件,協助營救。
被扣留時曾遭受虐打
蕭、陳兩人失蹤逾12小時後,直至昨晚9時,葉終於收到他們電話,他們稱現正被港澳辦人員監視,通話後要將手機交給港澳辦人員保管,內地已安排專車將他們押回深圳,最快今早9時到達。被扣留時,他們曾被公安輕微虐打。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就兩名港人在湖南懷疑被扣留一事,特區政府高度關注,在接獲有關求助後,已即時透過特區駐北京辦事處(駐京辦)向湖南省公安廳了解情況,並正派人員到當地了解及提供可行協助。據了解,入境處於昨日傍晚亦接獲他們家人的求助。
立 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表示,如果有關的本港青年在國內被捕,根據現行機制,需於兩日內通報。而本港入境處與內地有聯絡機制,可經北京辦處理向內地 當局查詢是否有拘捕有關人士,便可知他們身在何處及被那個單位拘留,以便作出營救。他認為,如有憂慮,政府應「出頭」問清楚,特別是涉及人身安全的問題。
此 外,6.30「平反六四•為李旺陽申寃」遊行集會發言人沈偉男昨晚表示,雖然上訴得直,可將示威區移到較近會展的位置,但警方提交予委員會的資料不準確, 故委員會昨晚仍未能就最終位置作出判定。他表示,今日可能要在未取得警方不反對通知書的情況下進行遊行集會,擔心警方為確保胡錦濤聽不見示威聲音,會藉詞 打壓。
6.30遊行資料
主辦團體:民陣、支聯會、泛民政黨和民間團體
遊行主題:為李旺陽申寃,平反六四
集合地點:灣仔修頓球場近盧押道
集合時間:6月30日(星期六),下午3時半
遊行路線:灣仔修頓球場起步,行至港灣道會展門外
注意事項:參加者請穿黑衣,歡迎自攜標語參加;如掛8號風球,團體代表堅持上街,市民請自行決定
七一為乜上街?請到蘋果日報 facebook fanpage 投票吧:http://www.facebook.com/questions/10151071597587448/
警方粗暴打壓 請願寸步難近 胡駕到全港陷無聲世界
大國元首胡錦濤面前,容不下半句反對聲音。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午抵港,全港旋即陷入「消音」狀態,社民連、支聯會等團體,雖沿途向胡車隊請願,但屢遭警方嚴
厲打壓,示威橫額被強搶,支聯會「六四號」全日被警員跟蹤,甚至遭攔腰截停。胡下榻的君悅酒店一帶更有鐵馬及水馬「圍城」盛況,隔絕所有示威及反對聲音。
記者:周鴻熙、簡明恩、胡恩宏、鄭啟源
胡錦濤昨中午甫抵港,即遇示威者連番追擊。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與多名成員,在胡錦濤車隊抵達前,衝上北大嶼山公
路近東涌東迴旋處天橋,掛起兩幅「平反六四」、「還我旺陽」巨型橫額。附近警員見狀即上前拉扯示威者,更無視示威者「有牌爛仔」的批評,強搶橫額。混亂中
有示威者遭警員拉至跌傷,有警員「插水」後報稱被推跌。
阿牛突圍掛橫額
示威者最終無法在車隊經過時展示抗議橫額,及後更遭警方「報復」,吳文遠乘坐朋友私家車離開之際,被一名高級督察以「沒有配帶安全帶」為由檢控,即時向吳及司機發出告票。
社 民連另一批成員則兵分兩路,分別於東涌映灣園對開鄰近北大嶼山公路山坡,以及於青馬大橋觀景台,展示「平反六四」、「還我旺陽」巨型橫額。青馬觀景台的示 威者,遭職員以「禁止展示抗議標語」理由刁難,阻止示威。惟「阿牛」曾健成則成功突圍,在東涌登上山坡,在胡錦濤車隊經過時,展示「平反六四」、「哀李旺 陽」橫額,附近亦有法輪功成員掛起「法辦江澤民、法辦羅幹、法辦劉京、法辦周永康」標語。
傍晚時分,社民連再發起遊行,10多人遊行到禮賓府再度受阻。警方雖在禮賓府外設置遞信區,但每次僅容許5人進入,又不准遊行人士帶備擴音器進入。
水馬包圍示威區
支 聯會「六四號」密斗貨車,從機場開始,沿途追蹤胡錦濤車隊,卻遭交通警反跟蹤。支聯會主席李卓人隨六四號,由機場追到灣仔及元朗石崗軍營,沿途撕破喉嚨大 叫﹕「平反六四,徹查李旺陽死因真相」。不過六四號企圖駛入胡錦濤下榻的君悅酒店時,即遭截停,只能在港灣道不停兜圈,高叫口號抗議,其後追蹤胡錦濤車隊 到軍營時,在大欖隧道又遇警員截查。
胡錦濤下榻的灣仔君悅酒店及附近會展一帶,早已用鐵馬及水馬「圍城」,警方昨日更派出重兵駐守,港灣道及分域街沿途有近300名警員當值。告士打道天橋及灣仔碼頭一帶,亦有警員佈防。由於水馬之間僅得一道窄門可容許人經過,令附近商廈上班族造成嚴重不便。
今 次港灣道被警方列為保安區,示威區除被安排在遠離酒店的中環廣場,以及灣仔法院對出空地。兩個示威區更被兩米高的水馬重重圍起,完全將示威者分隔,難以向 胡錦濤表達抗議聲音。警方早前表明會在酒店設立遞信區,但傳媒昨向警方傳媒聯絡員查詢,對方仍推說上級未定出遞信區位置。
胡大讚曾政績 似不追究大話精 一句向前看更刺激上街
現任特首曾蔭權及候任特首梁振英各有醜聞纏身,民望插水,可是訪港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卻無視港人不滿,除大讚曾蔭權政績令中央滿意外,又叫香港各界人士要
「團結一致向前看」,似要港人不再追究梁振英「講大話」。議員指胡錦濤講話難息民憤,只會刺激更多市民7.1上街。記者:林俊謙、莫劍弦
胡錦濤昨午乘專機抵港,候任特首梁振英、現任特首曾蔭權先後上機迎接,之後胡錦濤步出機艙,走向講台發表講話。
胡在講話中雖稱希望「深入了解香港人期盼」,但對港人近日關注的梁振英僭建醜聞、李旺陽「被自殺」等事隻字不提,只稱中央政府願與香港各界人士「總結十五
年來的寶貴經驗,團結一致向前看」,似暗示港人不要再追究李旺陽寃案及梁振英醜聞。
胡錦濤除了包庇「大話精」梁振英外,他下午在入住的灣 仔君悅酒店會見曾蔭權時,更大讚曾蔭權任內政績極佳,大讚曾「帶領政府團體依法施政、務實進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又說他任內應付國際金融危機, 處理香港政治及民主發展取得「明顯成績」,「有不少亮點」,中央對此充份肯定,又希望曾離任後繼續支持梁振英依法施政。
胡錦濤除了包庇「大話精」梁振英外,他下午在入住的灣 仔君悅酒店會見曾蔭權時,更大讚曾蔭權任內政績極佳,大讚曾「帶領政府團體依法施政、務實進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又說他任內應付國際金融危機, 處理香港政治及民主發展取得「明顯成績」,「有不少亮點」,中央對此充份肯定,又希望曾離任後繼續支持梁振英依法施政。
中央不信梁也得接受
有 政界人士指出,雖然曾、梁各有醜聞,民望同時下挫,但胡不可能公開批評他們,特別是梁是候任特首,雖然他近日被爆僭建醜聞,但梁已向中央解釋是「無心之 失」,「不論信定唔信,中央只有接受」。但據知北京已向梁開出「功課」,要他上任後盡快做些實事,挽回民望,盡快穩定局勢,贏回各界人士支持,而胡也會公 開表態支持梁振英,希望可以團結各界人士、包括不滿梁的商界人士,為他擺平建制內反對聲音,該政界人士形容今次是中央給與梁的機會,「如梁振英做唔出成 績,民望仲係咁跌,就唔知中央會唔會再畀機會佢」。
評論員:無助息民憤
不過,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胡的講話對平息港人不滿、增加梁民望未必有用,因梁振英在僭建問題上已誠信破產,港人對李旺陽沉寃未雪感到憤怒,胡錦濤講話難 息民怨,「港人把火,係內地同梁振英共同燃燒起來的,唔係胡錦濤一句『向前看』,就可以解決到」。支聯會主席李卓人批評,胡錦濤絲毫未有回應港人關注的問 題。李又認為,胡7.1大遊行前夕向港人展示軍力,令港人更憂慮中共在梁上台後,以高壓手段打壓港人自由。李呼籲港人7.1上街捍衞香港核心價值,「胡錦 濤用軍力向香港人示威,香港人就要用腳向胡錦濤示威」。
最高保安規格 舉相機已遭阻嚇 狙擊手槍瞄《蘋果》記者
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第三次訪港,警方以最高保安規格迎接,陣容比起07年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但要防恐怖份子襲擊,就連示威請願也一併鐵腕扼殺。《蘋果》記者在大嶼山小蠔灣山頭拍攝胡錦濤車隊時,一嘗被飛虎隊狙擊手瞄準的感覺,然後遭強力黃光照射警告。
記者:周子惇 黃學潤 梁琬珊
記者:周子惇 黃學潤 梁琬珊
肩負空中戒備的飛虎隊,昨晨分乘兩架直升機,在北大嶼山公路一帶盤旋,其間,兩架直升機先後發現站在東涌映灣園對開山頭的《蘋果》記者。其中一架可隨時升降的海豚直升機,三度飛近至記者頭頂上空。
五鐵馬「箭頭陣」開路
當胡錦濤車隊逐漸接近時,記者舉起相機拍 攝,隨即引起海豚直升機上的飛虎隊員警覺,飛機緊急轉向,機艙門對準記者,頭戴冷帽的飛虎隊人員舉起槍瞄準,與此同時,另一架美洲豹直升機上的飛虎隊人 員,先用望遠鏡掃視,然後發出超強黃光照射,強烈光線射向記者的臉及眼,直至記者避開後,才關掉強光迅速駛離。
據了解,警方今次空群出動「G4」要員保護組對胡錦濤採取貼身保護,並調派飛虎隊執行海陸空封鎖戒備,今次參與「安保」的總警力為8,500人,其中6,000警員駐紮灣仔區。昨晨約9時,大批警員已在機場閘口及富豪機場酒店嚴陣以待,先在路邊圍起鐵馬,每隔30米便有一名警員站崗,到場採訪的記者均須出示記者證。
12 時20分許,胡錦濤離開機場,警方交通部護送組以五輛鐵馬「箭頭陣」開路,其後三輛滿載飛虎隊人員的私家車緊隨,之後,G4及飛虎隊人員,乘坐三輛防彈寶 馬及一輛四驅車,以「品字型陣式」護送胡錦濤的座駕,其餘車輛包括載着中央警衞局的小巴、飛虎隊醫療車及隨從車輛,車隊超過一公里長,聲勢浩蕩。
胡 錦濤乘坐的寶馬七系「超級防彈車」,是全球首款獲得BRV 2009防彈認證的汽車,價值過千萬元人民幣。其車身及玻璃窗可抵禦狙擊手的子彈、炸彈及兩枚手榴彈,即使全爆胎後仍可以時速80公里行走,其底盤下方設 有自動滅火功能,若受毒氣侵襲會自動鎖上門窗及切斷外部空氣,並提供氧氣。司機可遙控啟動發動機,以防點火裝置被暗裝爆炸物。而G4乘坐的寶馬5系,車身 和車窗均具防彈功能。
天橋天台均有警駐守
至於空中佈防則由以海豚直升機和美洲豹包辦,小海豚靈活可隨時降落公路,方便進行保護及急救,而機上飛虎隊狙擊手所用的是HKG36突擊步槍,屬多個國家軍隊及警察的常用裝備。海面則由水警小艇監視護航。
胡錦濤的車隊經過的每個路口均有佈防,天橋等高位亦有警員站崗,就連干諾道中天橋兩旁的大廈天台也有警員駐守。
胡錦濤石崗天安門式閱兵 高呼「同志們」震懾港人
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午在石崗軍營,進行一場「天安門式」閱兵儀式,海陸空先進武器盡出,一聲聲「同志們」震懾港人;值得關注是中央電視台更播放有解放軍在中
環市區進行「反恐」演練的片段。有軍事評論員指出,今次閱兵規格達至省級,除宣示主權,並藉軍力結合愛國愛黨力量,支持民望低迷政府施政;有評論則指,中
央此舉只會惹來港人反感及憂慮。
記者:蔡朗清 黃岸東
記者:蔡朗清 黃岸東
身兼軍委會主席的胡錦濤昨午4時許在石崗軍營檢閱解放軍駐港部隊,胡站在吉普車上,檢閱儀仗隊及海陸空軍等共3,000多人。閱兵路線全長一公里。候任特首梁振英、候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等新班子官員亦有出席,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多名港區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亦在場。
解放軍中環演習反恐
記者現場所見,胡錦濤經過方隊時,高喊「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方隊回應「首長好」、「為人民服務」,與北京天安門閱兵同出一轍,將共產黨的極權場面帶到香港。胡閱兵後,到機務站看望官兵,特首曾蔭權在旁陪坐。
另外,央視播放今次閱兵裝備,其中有一段解放軍在中環進行「反恐搜索」演練的片段,顯示駐港部隊對香港的防務,也包括了「反恐」任務。
澳 門國際軍事研究學會研究員黃東指出,今次閱兵等同省級,展示了先進軍備武器,在政治意義上,除宣示主權外,藉着強大的軍事實力,整合人大、政協委員等愛國 愛黨力量,支持民望低迷的特區政府施政。在軍事層面為駐港部打氣,以及向海南鄰國宣示實力,「胡今年底喺中共十八大卸任總書記同交出軍權,今次咁大陣仗, 軍方為胡表示『隆重送別』」。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中央示軍威目的打擊外國勢力介入本港社運,會惹來港人擔心。
胡今次是第二次來港閱兵,首次是07年回歸10周年在昂船洲,當時只有六個方隊約1,900官兵,今次多達3,000人。有分析指09年「十一」大閱兵,胡錦濤被「退而不休」的江澤民搶盡風頭,今次大有「顯威出氣」之嫌。
李嘉誠失勢 梁粉主行會 建制派議員轟無實現大和解
另外,整張名單並無唐營人士,被指是「行會大熱」的總商會議員林健鋒亦未獲邀請。自由黨主席劉健儀表示,新一屆行會成員大部分來自梁營,擔心只有一面倒的意見,批評梁振英未能做到「大和解」。
第四屆政府行政會議名單昨日公布,平機會主席林煥光以「爆冷」姿態接掌行會出任召集人。14名成員當中,羅范椒芬、鄭耀棠、陳智思及史美倫四人為港區人大代表;廖長城、李國章及張學明三人則為政協委員;李慧垰接替劉江華當民建聯的代表。新加入行政會議的還包括梁營智囊張志剛及張震遠、總商會主席周松崗及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見表)。
工黨主席李卓人斥親中人士以壓倒的勢力進佔行政會議,憂行會被染紅,成為西環治港的工具,「即使胡紅玉理念稍為接近泛民主派,亦只能成為點綴行會的花瓶」。
有工商界議員批評梁振英的內閣「不夠班」,缺乏具分量的財金專家,「以前還有夏佳理及劉遵義等,現在林奮強最多只是研究員,怎算熟悉財金?」親建制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亦說「唔係好知林奮強係邊個」。
羅范﹕我幫鰦好多,你唔覺咩?
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早於梁振英競選前,表明不會加入梁的管治班子,到今年4月時她仍公開表示「任何人今日再說羅太是一個負累,我都唔會做(重返 政府或加入行會)」。到昨日,羅太仍堅稱她沒有誤導公眾,強調自己當日並無好清晰表示不會入行會,「只是清晰表示我不會加入問責班子」。被問及是否覺得自 己已經不是「負累」時,羅太反問記者,「 我幫鰦佢(梁振英)好多呀,你唔覺得咩?」
李鵬飛﹕李嘉誠密切成員餘一人
在港英年代長期擔任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的李鵬飛指出,在曾蔭權當特首年代的行政會議之中,與李嘉誠關係密切的成員至少有4人,包括夏佳理、李業廣、胡紅玉和楊敏德;到梁振英擔任特首,4人去其三,只留下胡紅玉。他認為,李嘉誠的影響大減,反映梁振英的作風比較重視基層。
不過,李鵬飛擔心行政會議的官守議員加上非官守議員多達30餘人,架構太過龐大,不能有效制訂政策。他表示,因為梁振英回歸後加入行會,不明白港英年代行政局的權力和職能,其實推行問責制之後,行會形同內閣,應以政治任命官員為主體,若官員背景有局限,例如缺乏銀行家,才會在外界找具代表的人士,非官守成員人數不宜多。
第四屆政府行政會議名單昨日公布,平機會主席林煥光以「爆冷」姿態接掌行會出任召集人。14名成員當中,羅范椒芬、鄭耀棠、陳智思及史美倫四人為港區人大代表;廖長城、李國章及張學明三人則為政協委員;李慧垰接替劉江華當民建聯的代表。新加入行政會議的還包括梁營智囊張志剛及張震遠、總商會主席周松崗及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見表)。
工黨主席李卓人斥親中人士以壓倒的勢力進佔行政會議,憂行會被染紅,成為西環治港的工具,「即使胡紅玉理念稍為接近泛民主派,亦只能成為點綴行會的花瓶」。
有工商界議員批評梁振英的內閣「不夠班」,缺乏具分量的財金專家,「以前還有夏佳理及劉遵義等,現在林奮強最多只是研究員,怎算熟悉財金?」親建制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亦說「唔係好知林奮強係邊個」。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不獲邀入行會,她稱,5月答允加入,但梁振英在她於優先審議改組的議案上投棄權票後,通知她沒被邀。 |
羅范﹕我幫鰦好多,你唔覺咩?
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早於梁振英競選前,表明不會加入梁的管治班子,到今年4月時她仍公開表示「任何人今日再說羅太是一個負累,我都唔會做(重返 政府或加入行會)」。到昨日,羅太仍堅稱她沒有誤導公眾,強調自己當日並無好清晰表示不會入行會,「只是清晰表示我不會加入問責班子」。被問及是否覺得自 己已經不是「負累」時,羅太反問記者,「 我幫鰦佢(梁振英)好多呀,你唔覺得咩?」
李鵬飛﹕李嘉誠密切成員餘一人
在港英年代長期擔任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的李鵬飛指出,在曾蔭權當特首年代的行政會議之中,與李嘉誠關係密切的成員至少有4人,包括夏佳理、李業廣、胡紅玉和楊敏德;到梁振英擔任特首,4人去其三,只留下胡紅玉。他認為,李嘉誠的影響大減,反映梁振英的作風比較重視基層。
不過,李鵬飛擔心行政會議的官守議員加上非官守議員多達30餘人,架構太過龐大,不能有效制訂政策。他表示,因為梁振英回歸後加入行會,不明白港英年代行政局的權力和職能,其實推行問責制之後,行會形同內閣,應以政治任命官員為主體,若官員背景有局限,例如缺乏銀行家,才會在外界找具代表的人士,非官守成員人數不宜多。
美最高法院裁定醫改合憲 奧巴馬勝利的一天
美國兩黨政爭在大選年白熱化,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醫改法案的主要條文,獲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合乎憲法,被視為奧巴馬的勝利日,共和黨誓言要扳倒奧巴馬廢除法案。另一方面,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破
天荒指控司法部長霍爾德(Eric Holder)蔑視國會,為政爭增添火藥味。
醫改是奧巴馬四年任期內最大政績,其中最受爭議部份,是強制國民購買醫療保險,想藉此令保費降低和分擔窮人醫療
開支。法案前年通過後,共和黨控制的28個州即告上法院,指憲法只授權聯邦政府管制醫保業,不能逼國民買醫保。聯邦最高法院前天(周四)以5比4裁定,如
將醫保費視為一種稅,聯邦政府徵新稅可算合憲。
眾院指司法部長蔑視國會
奧 巴馬向全國發表演說,指最高法院的裁決已一鎚定音,共和黨人不應尋求推翻。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卻聲言,一旦當選會立即廢除醫改,「如果我們想廢除奧巴馬醫改,就要扳倒奧巴馬」。共和黨人明知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不會跟從,亦訂出7月 11日在眾議院表決廢除醫改,以作表態。
除了醫改,共和黨人亦就一宗執法醜聞向奧巴馬政府進行政治打擊。司法部屬下煙酒槍械管理局2009至 2011年間進行「狂野極速行動」,故意放水讓2,000多支槍流入墨西哥毒幫,以便將走私槍械網絡查出一網打盡,但1,400支槍下落不明,其中兩支更 涉及殺害美邊防人員,引發醜聞。
眾院共和黨人展開調查,霍爾德以保護官員能暢所欲言為由,拒交出部份內部電郵和文件,被指阻礙國會調查。眾院前天 以255對67票,通過指控霍爾德蔑視國會的決議案,是美國史上首次有在任閣員遭譴責,眾院並通過史上第三次入稟法院向政府索取文件。民主黨約100名議 員杯葛投票,霍爾德和白宮指摘共和黨在大選年搞政治騷。
法新社/路透社/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