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5月19日星期六

陶傑: 野心家



中國國家主席的堂弟評論中國權力鬥爭在重慶落敗的那個:「這個人能力是有的,但野心太大。」

能力是有的,野心大,有什麼問題?出人頭地、力爭上游,不都是「野心」?中國的小學從小叫人作文:「我的志願」,如果小學生說:我想做消防員、警察、教師,都可以,是不是如果答:我想做領袖,想當皇帝,就要報警?
「能力是有的,但野心大」,是非常中國的罪名,意思就是:你有本事,可以,但不可以搶奪我坐的這把權力的椅子。

在「西方先進國家」,年輕時的戴卓爾夫人有野心,年輕時的奧巴馬有野心;喬布斯、蓋茨、史提芬史匹堡,通通都有野心。有本事、有野心,可以在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盡情發揮,以才幹能力為手段實現你的野心,而不必指使老婆殺洋人,伸手抓槍把子,發動政變,最後像一頭歇斯底里的猛獸,遭到制服,在咆哮中關進獸籠。

有能力,不可以有「野心」?這樣的社會,必然是汰優存愚、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必然是有抱負而不可以舒展才幹的地方,不但不可以,而且一旦露稜角、展性格,就有數不清的陷阱和絆索,無窮無盡的線人和小報告把這個「野心家」弄下來──以他們的慣用語,就是把這個人「搞掉」。

因此在中國,當「接班人」,其實不是要展示戴卓爾夫人般的能力和才幹,不可以有奧巴馬般的魅力口才,當然也不容擁有史匹堡那樣的想像力,而是要平庸、順從、謙讓。中國人社會把一切擁有一個不凡的「我的志願」的人定性為「野心家」。本來,他想循正當的途徑舒展抱負,但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中國社會的形勢非得把他迫上血流五步的絕路。當然,在一場權力的鬥爭裏,野心家很快就成為魔頭,農民人口落井下石,成為寃死鬼。

中西文化的差異就在這裏。用英文說一遍:He is very competent. He is talented. He is so smart. But he is just too ambitious,西方人會不解,反問:So? What's wrong?

這是中英文之間永遠不可能完全翻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