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蔡子強: 升職未必好



升職,不一定是件好事。

大半年前,頂覑群情洶湧,林瑞麟從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升職至政務司長。表面上,晉身這個特區政府之內「1人之下,17萬人之上」的位置,看似無限風光,但實際上卻讓自己從此進退不得。

林瑞麟進退不得的死胡同

梁振英因為自己民望不高,所以不想配搭一個民望比自己更不濟的林瑞麟,「累鬥累」,讓新班子更加弱勢,因此堅決要揀選林鄭月娥作為副手,最後又竟然成功說服北京接納,但這卻害苦了林瑞麟,讓他無處容身。

有報道,梁向林提出,可以讓後者挑選司長以外任何局長以至副司長的位置,但問題是,這無疑等於降職,這讓他顏面何存,如何還有面目面對今天如此尖酸刻薄的媒體和輿論,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

所以,如果林瑞麟較有自知之明,當日不是貪圖那大半年的風光,逆民意而行,硬要當政務司長,反讓自己進退不得,進入一個死胡同,而是安分守己當個局長,那麼在新班子中,縱使被林鄭月娥「截糊」,他還有局長又或者副政務司長可選擇,還有下台階,不似今天般,最後只能「下堂求去」。

說到「升職未必好」,讓人想起管理學上的所謂「彼得定律」。

「彼得定律」

1969年,Laurence J. Peter博士發表了The Peter Principle一書,書中指出,在一個有覑一層又一層、不同職級和崗位的科層組織裏,很多人都往往由一個原本自己勝任愉快的崗位,晉升到一個自己無法勝任的崗位,最終失敗收場。原因是每個崗位都有不同的要求,你能夠勝任一個,不代表你能勝任另外一個。若你在一個崗位做得好,加薪作為獎勵不是問題,但若「升職」的話,便存在如此一個邏輯上的謬誤和盲點。

所以,結論就是前述的道理——「升職不一定是件好事」。

在政壇,近年最易令人想起「彼得定律」的案例,其中一個必然是英國前首相白高敦。

白高敦的飲恨下台

晉身首相之前,白高敦擔任財相,19972007年的10年間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不單讓英國經濟欣欣向榮,還推行了不少改革,例如把議息權力轉移給英倫銀行,讓貨幣政策變得獨立自主。200810月,當金融海嘯讓歐美經濟危如累卵時,白高敦於英國推出了政府注資銀行的救市方案,有別於美國小布殊政府購買有毒資產的方案,旋即遭歐洲國家爭相效法,甚至連新鮮出爐的諾貝爾獎經濟學得獎者美國學者克魯明、對畄基金教父級人物索羅斯等,也放下民族門戶之見,褒英貶美,結果當時的美國財長保爾森也得妥協,推出類似方案救市。於是,一夜之間,白高敦成了眾口稱譽、拯救西方資本主義的白武士。他的金融專長,再也沒有人懷疑。

但問題是,擁有豐富的金融知識及理財能力,可以讓你勝任財相一職,但卻不代表你可以做好首相。作為閣揆,需要有另外一套才能以及領袖魅力和風範,偏偏白高敦為人脾氣躁狂,不容異見,對下屬頤指氣使,更曾經被傳粗暴對待下屬,選前又鬧出忘記關咪導致出言不遜辱罵選民言論曝光,電視辯論又三戰三敗,弄得工黨選情雪上加霜。這些都顯示,他並不是做首相的料子。

難怪當時有評論說﹕「他把唐寧街10號的大門鑰匙拿到手之日,也就是他政治下坡路的開始。」傳說當年白高敦因為自己做財相,自覺做得出色,於是便向因為伊拉克戰爭而弄致灰頭土臉的貝理雅逼宮,要求後者讓出首相一位。如果傳言屬實的話,後來白高敦的含恨下台,就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梁卓偉令人惋惜

回到香港政圈,近日另一個令人惋惜的例子,是特首辦主任梁卓偉。

2008年中,梁出任食衛局副局長,當時他說希望以自己作為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的專業知識參與制訂政策。在自己與他有限的交往當中,也發現他是一位溫文儒雅,雖然鋒芒頗露,但對公共醫療始終不失熱誠、掌握數據如數家珍的專業精英,對其崗位可謂勝任有餘,而他的表現亦備受官場、媒體及輿論肯定。

去年底,他「轉換跑道」,出任特首辦主任,仕途看似更上一層樓,固然可說是可喜可賀,但我卻想,梁是否又有充足心理準備,將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崗位,走進一個慣了和風細雨的專業人士所陌生之鱷魚潭,需要捲入連場的殺戮當中呢?當記者找我評論時,我已經說,梁放棄堅持專業參政,改而嘗試最政治化的工作,「有機」,但也「有危」。

結果半年間,便鬧出了特首選舉期間的「曹二寶訓斥風波」,中聯辦綜合工作部部長曹二寶邀約這位特首辦主任於馬會會所午飯,席間訓斥梁卓偉與特首辦在立法會箍票不力,未能阻截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梁振英的「西九漏報」風波。

我沒有內幕消息,不知道這次風波對其仕途有何影響,會否為他樹立了頑固的敵人?又或者令他對政圈從此意興闌珊?若真的有影響的話,由仕途更上一層樓到辭官歸故里,政治之諷刺和弔詭,莫過於此,而這也是官場的一大損失。

特首辦主任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崗位,需要在幕後為特首操盤,協調各方勢力,合縱連橫,主持大局,當中少不免要沾手種種不是太光明正大的政治手段,甚至打擊政敵等,勢難獨善其身、置身事外。一個出身公共醫療領域的專業人士,就算他的本業做得幾出色,剎那間要他「轉換跑道」,也可能出現「彼得定律」所指出的弔詭處境。

我的記者朋友

最近,我有位從大學到今天近20多年的老友翁振輝,拿了一個被譽為電子傳媒的「普立茲獎」之崇高獎項,下個星期將飛往美國出席頒獎典禮,可說是可喜可賀。他在TVB的《新聞透視》工作了近20年,一直從事investigative reporting的工作,曾作過一系列在行內極有口碑的偵查報道。

20多年來,他一直安於自己崗位,更發自內心熱愛自己的工作,完全沒有奢望升至什麼管理崗位,領導一大群同事,因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這並非自己所長(事實上他的性格頗為孤高,我行我素,不太合群),這樣只會讓他表面風光,但卻得離開自己鍾愛的採訪工作。結果,努力做好新聞,行內的口碑,以及今次獲獎,而不是升職,為他提供了最佳的肯定和回報。

一直有閱讀林天悟君在《信報》撰寫探討傳媒生態的專欄,近日他寫了〈從悼華萊士說起〉一文,當中有以下一段,與前述的道理不謀而合﹕

「傳媒行業裏,有些人天生就是好記者,他們挖料及訪問工夫一流,但未必會是好的指導者,若因為潛規則使然而硬升做管理層,結果只會苦了自己,也苦了下屬。入行多年,實在見證過許多好記者,升任採訪主任等職級後難耐『夾心階層』壓力,為求安全感而提拔友好,結果令同事怨聲載道,最終甚至升職變丟職,人也迷失了方向,誠是可惜。」

這可說為「彼得定律」,多下一個十分好的註腳。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