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英國首相卡梅倫上月提出推動同性婚姻(same-sex marriage)立法,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周亦隨副總統拜登在電視「漏嘴」,公開表態支持同性婚姻。一時間,大西洋兩岸以至國際輿論焦點都從經濟困局轉移到社會爭議。「政治聯姻」(political
marriage)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婚姻/家庭政治」(politics of marriage/family)又如何在世界選舉中興起呢?
婚姻/家庭政治
眾所周知,英美社會及社會政策在西方發達國家中一直屬於保守,尤其是美國,教會在選舉政治和社會價值影響力很大──儘管個人不贊成一刀切評論教會。但高度爭議的「同性婚姻」合法化為何由跟教會關係密切的保守黨首相,及奉家庭為美國傳統價值的美國總統提出呢?更甚的是,兩者均為經濟政策不見成績而民意支持疲弱的領袖!
二人貿然改變立場,顯然經過審慎的計算。歐債危機陰影一直未散,英美始終未能走出經濟低潮,弱勢的卡梅倫政府更持續面對與自民黨聯合政府解體(意味覑要大選)、蘇格蘭獨立公投及倫敦等大批年輕人對經濟低迷、政府削減開支的社會不滿。那邊廂奧巴馬政府同樣因刺激經濟無術而備受共和黨和選民攻擊。兩人拋出爭議多時的同性婚姻議題,明顯希望釜底抽薪,起碼在測試水溫。
卡梅倫與奧巴馬的策略
議題一出,兩國內外輿論反響激烈:奧巴馬備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及各保守團體圍攻,《新聞周刊》封面甚至諷刺他為「首位同志總統」。華語輿論亦批評奧巴馬「分裂美國社會」,指同志組織捐款和選票有限,認為不智。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及天主教會也強烈批評卡梅倫,《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道,保守黨在地方議會選舉失去405個議席後,可能將擱置同性婚姻立法及上議院改革計劃。
筆者不熟美國政治,但英國的情較奧妙。如參考過去國會與地方選舉關係就不難發現,每次保守黨主宰唐寧街,地方政府多落在工黨手上。這既反映英國選民懂得利用不同層次選舉制衡政府,亦因地方政府一般更影響社區民生服務和資源分配。保守黨執政有利應付經濟衰退,但工黨主導地方政府較保障福利。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道 ,調查顯示國會議員中只有56%相信立法能成功,保守黨中只有41%相信,37%認為會失敗,22%不清楚──每5名保守黨議員有3人存疑。可是超過三分之二的工黨國會議員和幾乎所有自民黨議員都有信心推動立法。國會有機會夠票通過。
顯然,卡梅倫頂覑黨內壓力提出同性婚姻立法,既為維持聯合政府而向副首相克萊格政治妥協(歐債危機以來,他因不滿卡梅倫在挽救歐元區和歐盟政策而提出過離開聯合政府)。同時這有助吸引對政黨傾向愈來愈不穩定的年輕選民,除因英國同性戀人口相對高,不少異性戀選民亦會為人權原則和尊重他人私生活權利而支持,不能將香港講究自我直接利益的標準(不反對等於是同志)套在英國!
政治應否挑動社會身分(包括宗教、性別、種族、家庭崗位、階級、性向或世代)是一議題;看相對簡單的香港社會,近年在各類政商利益「經營」下衍生多少矛盾和集體誤差,已見端倪。如何更廣泛保障公民權益和個人生活自由卻是另一議題。不管個人信仰和價值,不管是否稱為婚姻,不關乎異性同性或變性,社會需探討法律、政策及日常生活規制的不足,提供其他安排。
家庭婚姻標準化?
問題是當代選舉政治緣何發展出「婚姻政治」來?英美兩國經濟和人文發展成熟,何以將家庭婚姻等高度個人的領域公共化、政治化和標準化?這些年為何政客/公眾人物必須married with children以示「成功」?為何競選必須把符合社會口味的配偶(如不同種族或某些職業會被視為不適合)和子女拉上台擁吻支持?選戰要攻擊對手家庭瑕疵,於是傷害無辜親人(特別是未成年子女,連脫離關係的選擇都無);要拉不積極投票的家庭票,於是玩「親家庭」政策。當家庭崗位日益與社會資源和政治勾連,自然會出現各類「婚姻票源」。
隨覑各國選民對傳統政治意識形態疏離,選舉工程的技術化,操控也是自然。建議參考美劇《法妻》(The Good Wife)。編劇似乎從克林頓醜聞和奧巴馬當選,輕嘲美國選民對虛假「美好家庭」的追求和「膚色」的勝利與濫用。看完會發現與特首選舉劇本何其相似,是否該付劇組版權費或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