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選一本中國近代史的通識書,我會推薦去年底出版的《沒有皇帝的中國──辛亥百年訪談錄》。
從歷史上看,辛亥革命是中國政治、社會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直接影響百年來中國的變遷,改變了此後所有中國人的命運及選擇。不管是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或已移居海外的華人其實都擺脫不了辛亥革命的影響,都烙有它的印記。有機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史學哲學觀點了解這個重要歷史事件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事。
從受訪的專家學者來看,真可說粒粒皆星,位位夠份量。有年過百歲的中國語言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的周有光教授;有史學大師許倬雲教授、余英時教授;有內地史學家袁偉時、楊天石;有力倡「告別革命」的哲學家李澤厚;有法哲學家高全喜;還有以新聞圖片說歷史故事的劉香成……。而且,他們每一位都能深入淺出的提出他們的觀點,他們的想法,沒有用上甚麼艱澀的術語,沒有談甚麼高深的理論;即使是一般讀者也不難理解消化他們的觀點。更有趣的是,由於有作為中介的訪談者──《財經》主筆馬國川先生,各位大師的不同觀點就像可以隔空交鋒,隔空討論一樣,更能刺激讀者思考。
例如李澤厚先生一力主張「告別革命」,認為辛亥革命讓中國走了寃枉路。假若沒有這場偶然發生的革命,讓清政府繼續推展晚清時期的改革如廢科舉、辦學校、立憲、地方自治,中國大有可能走上類似英國的和平改革之路,不會出現軍閥割據、內戰及中共的折騰。他更認為只要慈禧遲死十年,她有可能穩住大局,逐步落實改革。
當馬國川把這個觀點帶到其他學者時,他們卻有很不同的反應。有的指類似的論述無視歷史事實,因為只要看看慈禧及晚清政府堅持不肯放權,堅持愛新覺羅王朝千秋萬代,又收回地方權力就知道清廷根本無誠意落實立憲或改革,根本不會改,把希望寄託在她的身上只是幻想。也有學者認為清廷從鴉片戰爭以來步步走錯,每一次都錯失改革的黃金機會。洋務運動固然三心兩意,百日維新更只有百日壽命,晚清立憲運動則失盡仕紳及漢人官員的心,她根本沒有魄力能力搞真正的改革。
另一個有趣的討論是對孫中山先生的評價。學者不約而同對他有相當高的評價,不認同他是空頭革命家。有的更認為他不但比康有為走得前,也比毛澤東對中國的前景看得更通透。他的三民主義雖然是逐步完成,但即使到現在依然是進步的想法,依然有參考的價值。
不過,由於每位學者的思想內容及論證都很豐富,最好是每天或每次只看一位的訪談,仔細咀嚼後再看另一篇。那看後的得着會更大,思想的衝擊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