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31日星期二

吳志森: 文革式批判擴大打擊面




連月來,學者鍾庭耀、成名被本地左報猛批,「特務」、「學棍」的大帽子大棒子齊飛,我沒有具體統計過,但相信數量和密集程度,已超過我被左報狠批,一年七、八十篇的水平。

左報擂動戰鼓,以文化大革命的肅殺氣勢和狠毒語言,猛批本地傳媒人和學者,有升級的趨勢。日前,《大公報》在社論中點名狠批以溫和評論見稱的學者蔡子強,指他與鍾庭耀、成名一樣,都是「假學術研究之名而行抗中亂港之實的真政客、假學者」「他們一天到晚在一些社會議題上煽風點火,充當個別政黨的代言人,說他們搞的是政治活動不是學術研究,說他們是政客不是學者,難道還寃枉他們了嗎?

以國家機器行恐怖主義

橫蠻的口脗,極左的語調,並非始於今日,不少人可能見怪不怪,左報的銷量和讀者極其有限,對一般民眾沒有多大影響力,但對大學機構的負責人就會有極大的衝擊,黨報出動社論如此大陣仗來打擊一大片學者,其動機如何,就昭然若揭了。

所謂「恐怖主義」,就是用濫殺無辜的方法,來產生震懾作用,令到人人自危,然後屈服妥協、甚至投降歸順。「國家恐怖主義」,就是以國家機器來實行恐怖主義。
中國歷次政治運動之中,文化大革命是「國家恐怖主義」的極致,鋪天蓋地通宵達旦的批鬥,挨鬥者固然生不如死,即使是旁觀者,甚或不明真相的群眾,也會恐懼萬分。為免惹禍上身,與批鬥台上的人有同樣下場,會選擇隨大流當作甚麼都看不見,又或落井下石參與抽鞭子打掍子,加入把人往死裏整的行列,以示自己的忠心和清白。

眾所周知,本地左報是國家機器的一部份,最新一波的大批判,羅織種種罪名,把在公共領域發言和評論的學者扣上嚇人的大帽子,其實就是赤裸裸的「國家恐怖主義」,產生的震懾作用,目的就是要令到學術界言論界人人自危。為怕被左報纏着不放,落入被批鬥的行列,一是選擇甚麼都看不見,閉口噤聲,又或盡量避免觸及任何公共敏感議題,要講都避重就輕,等而下之的,就是巴結權貴,投懷送抱,博得權力青睞,謀取個人利益。

香港學術自由危在旦夕

對鍾庭耀、成名,甚至是蔡子強被左報猛批,與權貴關係越見密切的八間大學校長,要他們挺身捍衞學術自由,我不寄予任何厚望。但令人意外的是,學術界也不成比例的冷淡反應。他們可能是基於恐懼,是怕給左報纏上,是怕因言賈禍,甚或賠上職務,以至研究經費。

在懾人的權力面前,為了自身處境,怯懦軟弱,或許是人之常情。不要再扮鴕鳥說左報沒人看了,左報的打擊面越來越大,香港學術自由已經危在旦夕,在學術自由、知識分子的獨立與尊嚴的大是大非問題上,連本身受威脅的學術界也無動於中,又或瞻前顧後,甚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挺身捍衞香港的核心價值,後悔將會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