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參與《南北和》電影編劇,以機智的喜劇,化解語言與文化的衝突,對今天帶來啟示。
語言是她的魔術。沒有人會低估張愛玲小說的文字魔力,但卻很少人會記得她對香港「語言衝突」的反思,也沒想到她會舉重若輕,以幽默和詼諧的喜劇,化解那些族群文化的衝突。
南北和(1961)
這是香港文化史上被遺忘的一頁。一九六零年,張愛玲的好友宋淇(林以亮)擔任電影懋業公司的製片主任,就主導了《南北和》系列的電影。張愛玲負責了第二部《南北一家親》和第三部《南北喜相逢》的編劇。內容都是以香港本地廣東人和來自北方的「外江佬」的衝突為主線,交織愛情與生活的傳奇,由粵劇紅伶梁醒波與著名諧星劉恩甲演出對手戲,彼此因為語言與地域文化的衝突,勾心鬥角,勢不兩立,但沒想到他們的兒女卻是私下大談戀愛,如膠似漆,終至談及婚嫁,而與父母不斷鬥智鬥勇。但這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而是王爾德式《不可兒戲》的喜劇。
《南北一家親》之一見鍾情 (1962)
這三部「南北和」系列的電影,都是針對香港的語言矛盾所產生的獨特語境,也發現彼此不打不相識的場景。張愛玲借用好萊塢的風格,用美女俊男來包裝地域之爭的荒謬,穿插了種種情景喜劇的橋段,加上諧星梁醒波的即興「爆肚」對白,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
《南北一家親》一幕丁皓教整蘿白糕、講國語
在上海長大的張愛玲,曾在香港大學唸書,她對於廣東話和大陸其他方言與普通話的互動,都有深刻的體會,也了解不同語言的交叉滲透與交纏,都會帶來巨大的戲劇張力。她的喜劇對白,充滿了王爾德式的機智與嘲諷,讓香港人在觀賞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也看到那些扭曲了的歧視影子。
電影《南北喜相逢》片段
而電影除了梁醒波與劉恩甲之外,還有丁皓、白露明、鍾情、張清、雷震等明星,橫跨了國語片與粵語片的圈子。
也就是在這樣戲劇化的提煉與昇華中,香港五六十年代的族群之爭與語言衝突,就在一片笑聲中化解於無形。這位文壇的祖師奶奶當年可以做到,為何今天的香港文化界和媒體不可以做到?
事實上,這次「陸港之爭」的引爆點,也是源於facebook與youtube的傳播,而事發時各方用iPhone來拍攝現場情景,捕捉了那些稍縱即逝的鏡頭,也不斷在社交媒體上討論。
不過這些眾聲喧嘩的聲音,往往流於碎片化,只是滿足於抓住一時的眼球,而沒有對這問題作出深刻的思考。
因而這樣的衝突,剛好是一部好電影的劇本草稿。活生生的題材,活脫脫的人物,火爆的場景、火爆的動作,可以拍出比好萊塢更好萊塢的片子。
但關鍵還是張愛玲那種「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情懷。她了解不能像「孔慶東們」那樣,用民粹和刻板印象來挑撥離間,分裂中華民族。她所深愛的香港是一個可以出現《傾情之戀》的城市——讓浪漫取代暴戾,讓溫馨取代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