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說,信徒要行公義、好憐憫,但若透過「佔領中環」的抗爭去爭取普選,又是否符合《聖經》旨意?曾稱基督徒不應為政治權利作公民抗命的港福堂牧師吳宗文,接受本報訪問時進一步指出,教會首要任務是宣揚福音,推動社運是「不務正業」,更指宗教人士不應煽動社會集體犯法,若犯法就應被教會開除;「佔中十子」之一的退休牧師郭乃弘則反駁,基督徒應該關心社會公義,惋嘆教會因麻木將教會學校及社福機構「企業化」,過分依賴政府及財團津助,早成既得利益者,「愈走愈建制」。本報分別邀請兩名牧者訪談,且看兩人如何理解基督徒該應怎看待這場社會運動。
◆吳宗文
簡介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該堂教友包括前律政司長黃仁龍夫婦、前財政司長梁錦松夫婦及港區人代譚惠珠。於「五區公投」時,曾發表言論呼籲選民投白票,向發動公投的議員表達不滿。
◆郭乃弘
簡介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資深牧師,曾任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及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總幹 事 、香港基督徒學會創會總幹事,現於香港信義宗神學院任教。過去曾參與爭取八八直選及高山大會等民主運動。
「教徒犯法應逐出教會」.反對佔中
港福堂主任牧師吳宗文早前表明反對「佔中」,被網民批評保守。吳宗文反駁,他個人極之贊成 2017年有普選,但批評佔中發起人未有評估運動的反面效果及失敗的可能,認為改為佔領維園或馬場更安全。他更指出,若牧師或教徒犯法,教會應褫奪其會籍。
港福堂有不少政界教友,包括前律政司長黃仁龍及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等。吳宗文以電郵回覆本報查詢時說,港福堂只是地點「近政府」(教會位於金鐘),但不會「親政府」。早前因反佔中而「一炮而紅」的他說,自己本對政治無興趣,但若有人「片面地理解《聖經》」,他便有必要澄清。
港福堂有不少政界教友,包括前律政司長黃仁龍及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等。吳宗文以電郵回覆本報查詢時說,港福堂只是地點「近政府」(教會位於金鐘),但不會「親政府」。早前因反佔中而「一炮而紅」的他說,自己本對政治無興趣,但若有人「片面地理解《聖經》」,他便有必要澄清。
建議改佔領馬場維園
吳宗文質疑,發起和附和佔中的人均未有認真計算過運動可帶來的反面後果,「若中環上班一族受阻、搵食司機受困,將其無奈和憤怒發泄於違法地高空擲物時,怎辦?」吳反建議佔中發起人改為發起佔領馬場、維園或大球場。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及朱耀明牧師均是基督徒,惟吳宗文指出,政治權利是寬鬆概念,權利程度及範圍因應不同社會及歷史而有別,並非如宗教信仰般是「絕對權利」,故不贊成宗教人士「煽動」社會透過違法去達成這「相對的訴求」。
吳宗文質疑,發起和附和佔中的人均未有認真計算過運動可帶來的反面後果,「若中環上班一族受阻、搵食司機受困,將其無奈和憤怒發泄於違法地高空擲物時,怎辦?」吳反建議佔中發起人改為發起佔領馬場、維園或大球場。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及朱耀明牧師均是基督徒,惟吳宗文指出,政治權利是寬鬆概念,權利程度及範圍因應不同社會及歷史而有別,並非如宗教信仰般是「絕對權利」,故不贊成宗教人士「煽動」社會透過違法去達成這「相對的訴求」。
吳更嚴正指出,公司註冊法規定,教會不得從事宗教信仰以外的政治活動,故認為教會參與佔中已有被吊銷註冊的危機;而不同教會的註冊章則亦定明,若牧師或信徒犯法便應將他們開除。他不點名警告,指若有牧師公然煽動別人犯法,應先辭去教會職務或被取消會籍,而所屬教會的信徒亦應「慎重其事」,否則便是附和他人犯法。
首務傳福音社運「不務正業」
吳宗文強調,教會首要任務應是傳揚福音,因耶穌不認為任何抗命行動能「將天國帶來人間」。他批評有些教會人士受自由主義影響,以為推動社運就是「救恩」,既不受正統基督教認受,亦是「不務正業」。他更揚言,「若凡事動輒便公民抗命的話,也許早期基督教的革命烈士會比殉道士更多」。吳宗文稱,基督徒應「敬畏掌權的人」,須奉公守法協助一個「相對地」公義的政府施政,又期望中央、港府、建制及泛民能各讓一步,透過協調落實普選。
支持佔中.「教會太依賴政府財團」
首務傳福音社運「不務正業」
吳宗文強調,教會首要任務應是傳揚福音,因耶穌不認為任何抗命行動能「將天國帶來人間」。他批評有些教會人士受自由主義影響,以為推動社運就是「救恩」,既不受正統基督教認受,亦是「不務正業」。他更揚言,「若凡事動輒便公民抗命的話,也許早期基督教的革命烈士會比殉道士更多」。吳宗文稱,基督徒應「敬畏掌權的人」,須奉公守法協助一個「相對地」公義的政府施政,又期望中央、港府、建制及泛民能各讓一步,透過協調落實普選。
支持佔中.「教會太依賴政府財團」
年屆74歲的退休牧師郭乃弘,早前率先表明撐「佔中」,更公開呼籲全體基督徒響應。他說,基督徒不是邀請他人加入教會便完成使命,關心社會公義才最重要,又批評現時教會因依賴政府及財團資源大力辦學,立場愈趨保守,失去帶領社會的角色。
郭乃弘自1980年代起已投入社會運動,《基本法》的草議工作、高山大會、爭取八八直選,全都見他的蹤影。他說,自2003年起,因感中央介入愈深,覺得香港愈來愈灰暗,直至「佔中」才令他看到一線生機,「當你行到一個盡頭,有一班人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那我想在歷史上,不可能的事真的會發生」。
不是帶人返教會就完成使命
對於吳宗文指信徒不應為政治權利作公民抗命,郭乃弘反駁,狹義去理解《聖經》「有時會很危險」。他形容,基督徒一向「幾怕事」,認為和諧便最好,「一般基督徒認為社會和教會是兩回事,不應插手社會事務,只要一味向市民傳福音、邀請他們加入教會,就完成最高最重要的使命,但我覺得社會事務很多時都是欺壓無權無勢的人,基督徒應該關心……現在說『和諧』就如把一切掃進地氈底下當無事發生,但和諧背後的意思,應是人人平等,涉及社會公義。沒有普選,就由一少撮人控制香港的政經命脈」。「行公義」的教會取態愈來愈保守?郭乃弘解釋,目前香港有60% 社福服務、40% 學校,以至20% 醫院病,均由教會或教會機構提供,「錢從何來?最大由政府津助,其他就是有錢人捐助。教會點可以一邊問人錢,一邊又摑人一巴?所以教會對批判政府及財團係好保守,這是因果關係」。
批辦學辦服務如搞企業
曾任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兩間醫院董事會主席及中學校監的郭乃弘批評,現時不少教會在辦服務時都盼以量取勝,「好似爭市場佔有率咁,做得愈大愈好,等如搞企業般,不但過火,根本沒必要!常說教會帶領社會,但現在卻是教會被社會文化融入了」。他認為,教會應扮演倡導角色,而非麻木追尋數字。74歲,本應安穩享受退休生活,惟郭牧卻選擇做個年長抗爭者,「這次可能是我可以付出的最後一次,真係唔得,我會對後代講﹕I have tried(我試過了)」。
「佔中」發起人之一朱耀明說,各人只以個人而非教會身分參與佔中,反駁吳宗文指信徒犯法應被教會開除的言論,認為教會在面對社會不公時必須發聲,「大陸進行清剿時,很多神父被拉去坐監,他們雖觸犯共產政權的法律,但卻被教會視為忠心的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