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5月6日星期一

胡力漢﹕泡沫治國




對於長期留意中國局勢的專家們來,最叫人摸不頭腦的,不單是中南海裏的權力鬥爭,還有中國的經濟。

一般人回到地,經常會被大城市繁華的景象所迷惑,北京與上海近兩年的租金與房價都以倍數上升,大款們彷彿擁有揮之不盡的財富。

地方官員經常向你展示宏偉的藍圖,一大堆看似無懈可擊的數字,即使是最老練的記者,都會被他們忽悠得眼花撩亂。

但當我們把這些繁華表象,跟書本上的經濟理論拼湊在一起,就很容易發現,過去4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軌,與自然經濟規律背道而馳。

自從2009年開始,中國財金官員發現,銀行貸款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於是4萬億救市措施,在貨幣氾濫情下,激起龐大的財富效應。由那時開始,身邊暴發的致富之道就只有兩種,一是靠資價格升,二是靠向權力機構靠攏,藉以得到國有銀行無限量貸款。這可以解釋,為何經濟增長持續創新高,但代表實體經濟的長三角和珠三角製造業,卻長期處於休眠態。

泡沫增加政治風險

健康而持續的繁榮,是透過經濟周期,在調整中汰弱留強,這是現代社會基本的經濟常識。但在中國,執政集團在人民心中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建基於經濟利益,對執政者來,儘管是正常的經濟周期調整,其激起的政治風險相當巨大,於是為政者別無選擇,唯有任由經濟不斷泡沫化。

體制的經濟學者現在討論的焦點,已不是這個超級泡沫的爆破時間,而是爆破之後,對中國政局生的影響。

作者是資深中國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