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在一片爭議聲中揭開序幕。外國人很難理解,英國人(特別是倫敦)剛剛熱情慶祝女皇鑽禧登基,為何偏偏「奧運冷感」、怨聲載道?難道英國人 「欠缺國民教育」、「不愛國」?混亂反映「帝國衰落」、「西方人不團結」嗎?到底當代奧運和主辦奧運等國際體育盛事,對一個城市有什麽意義?
倫敦奧運緊接中國視為「民族復興」標記的2008北京奧運會,海內外輿論自然會把兩者相提並論。儘管內地平日民粹輿論不鮮,但對倫敦奧運(特別是開幕禮)的評價,明顯比平日客觀、有風度,甚至自我批判,不少網民讚揚倫敦版的人文主義和幽默。
《人民日報》討論「面子與裏子」,提出「實用、環保,是倫敦奧運更看重的原則,這種理念也值得我們學習。……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裏子強了,面子也就有了。
辦奧運如此,下水道如此,其他事亦如此」;新華社稱「全民參與才是奧運真諦」的理念;《中國青年報》更從中韓游泳選手與國旗排列之爭,批評社會「舉國體 制」之弊。
崇尚理性 樂於自嘲
當然,這不表示中國政府放棄民族主義、敵我宣傳(如對十六歲新「女飛魚」葉詩文 不斷(無理)受到質疑服禁藥的處理方式,便可見一斑),但當局對今屆奧運中國隊的一些問題,的確較能做到以事論事(如中韓印尼羽毛球隊為「走線」而「打假
波」給大會取消資格,新華社便批評「輸球又輸人、丟人丟到家」)。跟英國人有過長期打交道經驗的中國政府,其實非常了解對方的深蘊 (sophistication),是不能單從形式上作出粗簡衡量的。
英國一貫崇尚獨立和理性思考、習慣抽離(detached)和熱中自我批判,表面的冷淡和自嘲,跟個人或國家自信、「不列顛的團結和忠誠」根本無關。
最明顯的是,奧運開幕前夕,正當英國社會上下對首都主辦奧運均不以為然,甚至猛烈抨擊申奧根本是多餘和勞民傷財的;但當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 (Mitt Romney)到訪,並引述美國傳媒數落倫敦的「一些亂狀」,質疑英國準備不足和民眾未必支持,馬上引起英國官民群起非議。
除了首相卡梅倫率先反諷在「荒地(美國的鹽湖城)辦奧運較容易」,英國報章更群起反攻。《衞報》諷刺羅姆尼給奧巴馬送大禮;《每日郵報》問「是誰邀請他來
的」,即使羅姆尼改口,傳媒也寫道「他將發現自己被鎖定為(英國)頭號全民公敵」;《每日電訊報》問「羅姆尼以為自己是誰」,叫他「在英國期間可以學習一 件事:要有點禮貌」;倫敦巿長約翰遜更在海德公園舉行聖火活動時向六萬民眾號召:「我聽聞有個傢伙叫羅姆尼,想知我們是否已準備好主辦?大家準備好了嗎?
對,我們已經就緒!」於是,團結反擊「大美國」成為奧運最有力的誓師!
「愛國」真義 不是盲從
在倫敦和北京分 別生活五年多,筆者從不覺得英國人「不愛國」,關鍵是何謂「愛國」,即使蘇格蘭民族主義高漲,不斷要求獨立,但他們也只尖銳批評英格蘭人或西敏寺霸權和傲
慢,從不做違反「聯合王國」或全英人民利益的事(例如為了利益,出賣國土予外國公司作毒性或污染工業用途)。
2005年,英國一齣叫《V仔 特工隊》(Valient)的動畫電影(故事講述二戰時英國抵抗納粹德軍,一隻英國戰鴿的功勞),很精準地反映了「英國式愛國」:太平盛世時,大多數人對 身邊的事無論大小都愛批判,充滿着散漫、孤島心態,對法德式的民族大義、集體主義,又或是美式愛國、盲目樂觀、「大有為」等等最愛嘲諷。
可是,一旦英國本土受到威脅,英國人可以快速變身,發揮累積的智慧、勇氣、理性、合作甚至犧牲精神抵禦侵略。希特拉當年在歐洲幾乎戰無不勝,但空襲英國不久後,卻發覺英國社會出奇地萬眾一心,團結抗戰的能力不能低估。
近年,為了挽留大批反對政府捏造情報、強行攻打伊拉克的專業外交官員,政府只能修改規則,准許外交官在公務範圍外保留個人立場。這種對人才及其專業操守、知識、原則和個人人格完整的尊重,贏得其他國家官員的羡慕。
他們還可以批評外國人、政府、倫敦市製作的奧運、英國文化推廣資料「不是無知,就是『洗腦』騙人」。原來今次奧運海報宣傳的是Great Britain而非United Kingdom,當中採用亨利八世、伊莉莎白一世、莎士比亞等頭像——問題是,亨利八世時代根本未有「大不列顛」,當時只有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獨立王國,
而這些當代世界視為「英國象徵」的人物都屬於英格蘭!所以英格蘭、蘇格蘭裔的官員私下均諷刺這是歷史的「改建」,藐視「聯合王國」的憲政基礎,更把蘇格蘭 「反祖合併」。
重視歷史 獨立思考
這就是英國的國民意識和質素。批判和獨立思考不是學者或傳媒的糊口專利,即使是最建制內、精英的政府官員亦然,甚至普通國民亦然。
前首相貝利雅為爭取國民支持出兵伊拉克,某天竟出動坦克和裝甲車從市中心開往機場營造恐襲氣氛。怎料地鐵站外的報販卻氣定神閒問:何時見過恐怖分子會像啦啦隊般穿上制服,等候坦克車收拾?到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接受BBC訪問時也提出同樣質疑,判斷政府操弄民意。
英國人的批判精神跟其歷史和教育息息相關。自「光榮革命」以來,立憲就是為了約束君主的絕對權力;而不成文憲政傳統,則建基於洛克式的「社會契約」精神。循
序漸進的社會發展歷史造成了英國的保守,但也奠定其對社會規範(norms and conventions)的尊重和自律。同時為確保權力不能破壞規制,他們非常講求對公權力和公共事務的高要求和監督,因此法治不單靠制度上三權分立,更
須培養社會個人的邏輯、理智和批判思維,自我和互相監督。
從小學教育開始,他們便非常重視歷史和體育精神——尊重遊戲規則、公平競爭、運動 風度。學校校徽多有拉丁文寫的誠信(integritas)、榮譽、忠誠(Fidelitas)、知識的校訓。英國歷史課不像美國歷史課般,強調美國立 國,然後是二戰開始,美國如何帶領全球和保護地球;她反而更多是關於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歷史、英國語言文學如何從歐洲根源發揚光大;最自我歌頌的是,如何擺
脫中古黑暗時代的歐洲和羅馬教廷控制、理性啟蒙和社會契約,如何帶領英國與世界走進科學發明、工業革命、現代民主自由。
國民成熟 絕緣「文革」
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不會把民主奉為神聖教條,而是要學生知道蘇格拉底之死;唯有人人明白「多數人暴政」的兇惡,這套民主才不會出現「文革」;哪怕戰時的偉
大首相邱吉爾,戰後選民一樣要他下台。同樣,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不會人身攻擊口徑偏離「芝加哥學派」的論述,反而會鼓勵學生讀馬克思學派分析,要知 道何以市場失效和經濟危機何來。
英國社會上下,又因從小對柏拉圖哲學已有認識,凡事懂得分開「本質」(essence)和「形式」 (form),不會把「馬克思」和「馬克思式」論述混淆,不會變成美式或中式的意識形態——因為初中生答問題已懂得分析正確(descriptively
valid),不等同倡議適合(prescriptive valid)。
英國社會對倫敦奧運冷感是事實,根據BBC統計,超過六成公眾認為奧運與己無關,但他們熱愛體育比賽、喜歡派對盛事、收看奧運開幕演出的觀眾接近2690萬,比收看威廉王子大婚還要多。
中國遊客或記者也許不明白英國人為何處處自我「唱衰」,但這是保家衞國;政客、商業營銷的日常把戲,以及最後一刻長官意志強行上馬的申奧(倫敦與巴黎之爭),也休想騎劫倫敦人。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士、倫敦亞非學院外交碩士,現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