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

譚蕙芸:關於「加拿大模式國情教學──學生要向政府說不」的一點補充



729日《明報》「星期日生活」刊出「加拿大模式國情教學——學生要向政府說不」一文後,收到不少讀者迴響。一名熱心讀者致函明報,查詢關於內文引述的Grade10歷史科教科書CanadianSources:Investigated1914tothePresent的資料。該讀者指出,安省高中每學年同級學生有數以十萬計,該教科書出版4年售出5000餘本,質疑如何稱得上在安省高中歷史科獲「廣泛採用」。

學校以政府資助購買

要知道,加拿大安省使用教科書的文化和香港不同。在安省,大部分學生均入讀官立學校,辦學精神乃持守上課是學生基本權利,學生不能因為負擔不了費用,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故此安省教育廳明文規定,「教科書」是「不能向學生收取的費用」(www.edu.gov.on.ca/eng/parents)。

故此,教科書多由學校以政府資助購買,供校內不同學生重複借用。舉例,一間學校Grade10上學期可能有6班歷史課,6個不同的學生就會使用同一本教科書;同年下學期,學校會再開辦一樣課程,供另一批上學期沒有修讀的Grade10學生使用。學校之所以在上下學期重複開班,因為要維持小班教學。這樣,一個學年就可能有多達12個學生使用同一本教科書。學年完結之後,同一本教科書會再傳下去給師弟師妹。餘此類推,學校買一本教科書4年,可能該教科書會被數十名學生輪流使用過。

為何當地學生,不用像香港學生那樣,要把教科書拿回家溫習?該教科書作者Jan Haskings-Winner進一步解釋,當地教育文化着重啟發和反思,不強調硬記背誦。上課時,教學書是啟發思考的學習工具。下課後,學生無必要把課本拿回家。

着重啟發反思不強調背誦

而且,安省教育廳對於教科書的批核,十分嚴謹,要經過多名地區教育家評審,確保準確反映社會情,對少數弱勢沒有忽視。一本教科書並不能由個別作者自行編寫,不受怎何監管就推出市面的。Grade10獲批核的歷史教科書在安省只有8本,近4年出版的更只兩本,包括內文引述的Canadian Sources: Investigated1 914 to the Present。(resources.curriculum.org/occ/

鑑於讀者關注,作者Jan Haskings-Winner更向出版商查詢了最新銷售數字,至截稿為止,該教科書已售出約1萬本。

另外,「加拿大模式國情教學﹕學生要向政府說不」一文,在729日亦同步在海外明報(加拿大東部版)的D2,D3版刊出。此文在加拿大明報刊出後,不少熟悉加拿大情的讀者,包括現在仍居於當地,或有孩子曾於加拿大升學的家長均向我反映,認同內文準確反映加拿大整體教育精神


霍韜晦:何必劍拔弩張,各不相讓?──為香港推行「國民教育」進一言


近日來,香港「國民教育」鬧得滿城風雨。一個由政府教育部門主持設立,向學生提供認識自己家園、培養下一代健康成長的人格,與愛國情懷的課程,本來就是天經地義,具足正當性,為甚會被巿民懷疑,被指為「洗腦」,而被要求撤消呢?當政府認為事在必行的時候,雙方矛盾激化,在部分傳媒推波助瀾之下,家長、學生、教師、巿民,發起遊行,人數據說有九萬之眾。電訊傳出,全球關注︰有人錯愕,有人不理解,亦有人幸災樂禍,拍掌稱快。

香港,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回歸十五年,管治水平不斷下沉,民心浮蕩,不斷爭拗,已經浪費了許多時光。如今新政府上場,陣腳未定,班子拉雜成軍,已經陷於被打局面。傳媒不斷揭發新班子成員之誠信、操守、過去行為不正之紀錄,煽動民憤。政府未施政,已有官員中箭落馬,稍一不慎,即成為靶子。處處受制,處處火起,「國民教育」只是其中一個火頭。不過這一個火頭非同小可,絕對不能讓它蔓延。強力推行,只有兩敗俱傷。香港人心的分裂,將升上水面,成為第二個台灣。

為甚麼?因為「國民教育」的內文,若以中國現狀為藍本,勢必使香港人疑慮︰一來這已經違反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承諾;當時鄧小評說︰「我們不要求他們(指香港人)都贊成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一個國家,兩種發展〉)鄧小平同時也答應香港五十年不變。這些雖然是權宜之計,但宣之於國家領袖之口,就有必要遵守。二來中國開放三十年,雖然在經濟上取得成績,那是因為機遇,利用了中國的廉價成本,中國並非真有領袖群倫的能力。至少在技術上我們尚不如西方,也未有設計出真正一流的產品,中國品牌尚未取得全球消費者的信心,反而是假貨充斥、巧取豪奪,更不要說深化改革,延伸到教育、政治、文化方面了。這樣的一個過渡階段,稍具憂患意識的,都不值得沾沾自喜,反而要更清醒,要努力完成改革大業。胡錦濤、溫家寶不是屢屢這樣呼喚嗎?可惜有些人被假象沖昏頭腦,把中國這些短暫的成功捧為「中國模式」。其實中國哪有模式?鄧小平提出︰要「摸著石頭過河」,他很務實,隨時調整,哪有一套既定的模式?馬克思認為從資本主義一定進向社會主義,從社會主義一定進向共產主義,那就是模式。立理限事,清代的王船山已經批評。不幸,香港政府所資助出版的《教學手冊》,竟然就是以當前的「國情」來代替國民教育,似乎要學生認識和認同這一套東西,香港人當然反感。

為甚麼?因為這一個模式尚未獲得正面評價,缺乏理論、缺乏証據、缺乏獨立的學術機關的評估,相信中國政府也不以為然。

人要謙虛,人要有自知之明,否則會把好事變為壞事。

談到愛國,香港人的愛國已經寫在歷史。一百多年前,香港人已經支持孫中山革命,出錢出力,無怨無悔。為甚麼?就是要洗刷國恥。革命不成,香港更利用其特有之身份為革命者、亡命知識份子、戰敗之軍人、逃難之商賈療傷,香港成為安全之地。但香港人從未忘記他們的祖國和生活在祖國的親人。新中國建立之後,每次運動、每次自然災害、地震水淹,香港人都大力捐輸,甚至投身在最前綫。血緣、地緣、歷史、文化、感情,香港人和中國人根本分不開。中國是香港的根。香港人不必教,早就愛國。

問題是︰愛國不等同愛當前不合理的國情。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已經教我們「以道事君」(《論語》〈先進〉),又說︰「勿欺也,而犯之」(〈憲問〉)。今天民主政治,政府更要取得人民支持。愛國不是由當權者來定義的,應訴諸民心,而民心則看施政者是否端正?是否言行一致?是否能任用賢能?所謂「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為政〉)正言、正名、正直、正義,端在「正」字。今天的國情,正是有太多不正,如何令人服?

由此可知,愛國應看更深的涵義,而「國家」的概念,亦不限於對所管轄地區的主權的擁有,那是政治學的詮釋,作為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的形成,必有其歷史、文化、生活方式、風俗、制度,與所追求的價值,這些都是代代傳承,深入血髓,能傳至今日,必有其真知灼見。所以不是主權問題,而是歷史問題、文化問題、生命問題、心靈問題、民族的大生命如何安放的問題。愛國,對外可以說是維護國家主權,但對內,就必須填入歷史與文化,這纔是根。一代又一代的人所認同的,是這個民族所走過的道路、所累積的經驗和智慧,我們必須繼承,必須開拓。吸收外國資源,以豐富自己。

所以真正的國民教育,當以培養健康的下一代,有承擔力的下一代為主,而不是簡單的認同現實。但下一代為甚麼願意承擔?這就要開發他們的性情,讓他們知道前人所行的路非常不容易,無數人犧牲、付出,我們身為子孫,便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需要好好學習、成長自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是非判斷的能力、有勇敢面對困難的能力、有正直的人格,這樣纔可以承擔大任,絕不可以人云亦云,唯唯諾諾。自己都不能獨立,不能有主意,國家還能獨立嗎?

鑒於國民教育茲事重大,巿民未有共識,我認為不妨組織討論︰邀請專家、學者、教師、家長,與政府官員進行對話,看「國民教育」,該教甚麼?從何著手?還有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不一定要將之視為一考試科目,也許更能收效。

香港在變,中國也在改革,給予對方一些空間,勝過劍拔弩張,各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