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日本核災,各國見義出手援助,但最為矚目的,自然是日本國民教育、人民素養特色與其他國家民族之差異。
無論是面對國難的態度,或互助合作性,均見優劣真偽,成為國際學習模範。
今次由「韋森特」引發的「膠災事件」,很顯著地看到香港人民不甘示弱的努力鬥爭心情。
在國際信息交流快而清的今日,在沒有政府或任何外界國際輿論驅動下自動組成清理隊伍,無論互相是認識與否,齊心去「醜」除「膠」,真係實現了「香港是我家」的昔日「夢話」式概念。筆者以遊學中港台日,多年觀察自然及人民生態的經驗,可以肯定,在不久將來回首一望,這必定成為香港人文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航運樞紐的警報機制
各地風暴警報機制不同,船隻對風暴的警覺性、載貨方式嚴重影響航運業的安全。(值得留意今次「韋森特」襲港期間,香港天文台比中央氣象台遲近四小時將其升級為颱風,見表列)。由於香港位於國際船運的交匯,航道集中於香港南面,風暴每每亦由南或東南方接近香港,貨運船隻載貨自由,一旦有風暴,難免再度有貨物墜海或翻沉的危險,假若船隻載有危險品或難以分解的人造產品,必會引致更多污染及各類生態災難(例如油污等),對香港及華南沿海地區構成威脅,也對海洋環境及生物帶來長期影響,某些例子如油污,至少要數十年才能恢復原有生機。
美國西部沿岸及夏威夷之間,有一循環流動的「北太平洋環流」,其中發現被認為不能被回收的垃圾積聚點,稱為塑膠漩渦(Plastics vortex),飄浮於該環流的垃圾估計達350至400萬噸,其中大部分為塑膠製品。2011年,就讀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海洋學系的畢業生,於SEAPLEX(Scripps Environmental Accumulation of Plastic Expedition)發表研究指出,北太平洋區的魚類每年所吞食的塑膠垃圾量為12000到24000噸!
針對龐大數量的塑膠海洋垃圾問題,同州2000年創立的環保日常用品生產商「METHOD」,於○六年成功完全以曾使用的塑膠製造膠樽,該公司提出了將海洋垃圾作為原料的一部分,成功研製了完全用再造塑膠製造容器的生產方法,現時所製造的膠樽有25%的原料是使用北太平洋環境中回收的垃圾,至今保持完全不用全新的塑膠原料繼續生產各種塑膠容器。(資料來源:日本朝日新聞電子版美國前線www.usfl.com/asahi)塑膠回收明顯是全球問題,對於塑膠問題並非日本最成功。根據統計,以人口二十萬人的都市作為比較,垃圾排出量於德國每人11公升,而日本為40公升;在日本家庭排出的垃圾中六成(約25公升)是用完即棄的容器,但在德國則只有十分之一的2.5公升。這是因為德國已實行禁止使用單向容器(one-way
container,即使用後不回收的容器)的法律,全國生產容器的八成受此規格限制,所有塑膠容器均有回收價格,任何人參與回收每個空膠樽即可收回平均約港幣4元,結果,膠樽的再利用次數於德國高達20次以上。無獨有偶,但情況相異,印度的孟加拉由於貧困,經濟所迫,塑膠的回收率亦達到接近百分之百。
保護香港未來的方向與精神
香港陸地面積少(約1104平方公里),海洋面積大(約1650平方公里),擁有非常長的海岸線(約1180公里),海洋飄流及飄到海岸的垃圾問題相信是香港未來長期要面對的其中一個主要環境問題,衷心希望香港能保持這次清除膠粒的團體精神,與其他具有良好國民質素的先進國家看齊,能成為鄰近地域與國家學習的典範。
有用參考資料:
SEAPLEX:sio.ucsd.edu/Expeditions/Seaplex
全球塑膠產品生產商有關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宣言:
www.marinedebrissoluti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