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

健吾﹕獨媒受襲 干卿何事



獨立媒體的辦公室受襲,器材受損。幸好沒有人身受傷,聽說只是駐獨立媒體的小貓Cindy受驚,食量減少,實為不幸中之萬幸。

媒體人受襲,比一般人受襲有多種意義。因為媒體人有權發聲,也有權煽動或說理。總之,他們有無形的影響力。媒體人的家人,不少也有發出過這樣的溫馨提示吧——「小心講,唔好得罪人。如果唔係,好似大×同何×仁咁,畀人斬你唔知咩事」(基於選舉條例,以下所有名字若是提及參選人名字或政黨,唯有姑隱其名,不要浪費我寶貴的專欄空間)。家人們所知的,是傳媒所報的一分鐘內的事實:某名嘴因開罪某些人,因而被斬。你永遠也不知道「某些人」是誰。這些年,傳媒人受襲,大家就只知他被打,誰打他?因為什麼原因?不知道。現在不知道,將來也不會知道

警力去了哪兒?去拿學民思潮那些可愛美眉的電話號碼嗎?抑或協助南中國海某城市某些地區的收地業權糾紛?這些事情,都很微妙。

獨媒走紅,有說是因為主流媒體沒有報道某些事情,令香港搞到今時今日的田地。《明報》政治甜點版女記者Emily的角度更有趣,她說某女參選人說自己「為參選而變剩女」,感動金主提供選舉廣告。一個人參選與否,和她是不是剩女,理應沒有邏輯關係。若參選前本是剩女,根據某政壇棟篤笑的文膽私底下告訴我,據他們的調查發現,立法會歷史中,是沒有女議員在任期內出嫁,把自己名字由三字變四字的。支持她,豈不反是送她一程,「令」她繼續成為剩女嗎?

新聞媒體報什麼,本來都有他們的主導思想。在念新聞系的時候,老師都教我們,在中國人社會尤甚。你以為真的有編輯自主、新聞自由嗎?廣告商、老闆的個人意志和口味,絕對可以影響報章品味(如選擇專欄作家)和取材導向(如報道篇幅的尺碼)。因此,各式各樣的獨立媒體出現,自命獨立的民間記者、博客評論人也有生存空間。

這是你們想要的香港嗎?

然而,在網路流行了這十多年間,有媒體學者研究發現,所謂民間記者的做事方式,基於他們的出身和新聞訓練的關係,不少也和主流記者類近。也有研究指出,所謂有名的「博客」,原來不少都從事主流媒體,把自己和金主(即他的公司)不同的意見以匿名方式逃避言責發布,到博客有一定影響力,金主也有可能會想辦法利用員工的博客圖利。

我不知道主流和民間有什麼差別。我寫專欄,也玩Facebook,也做電台節目。硬性劃分這次是「非主流」、「獨立」、「民間」媒體出事,市民大眾就不用關注,實為狹隘的想法。我擔心的是,香港真的回到殖民地時代:警方回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一樣,為英國維穩的政治機器,《南華早報》等傳媒變成了官方喉舌。這些年香港人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言論自由、發表自由的空間,就這樣一點點隨我們的冷漠而消逝。這個世界也許會很靜,沒有人再嘈了。這是你們想要的香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