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

杜大偉﹕未來的消費世界




去年,美國家庭花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如食物、衣服和住屋等開銷,首次少於入息一半。須注意,貧窮國家的人都會將大部分收入用在這些基本必需品上,特別是食物。美國能把這些基本必需品消費降至入息一半以下,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當我們置身80年來最艱難的經濟衰退中。也許它反映了美國的住房成本在過去4年有所回落,但最重要的是,顯示了美國消費者如何成為中國「通縮禮物」(deflationary gift)的受益者。

中國「通縮禮物」

看看數字:去年,有兩個孩子的美國家庭平均總花費是69,700美元,當中有3.6%用在衣服和鞋子上,0.3%用在地氈、小地氈和脇單,2.7%用於家具和電器,共佔家庭支出6.6%,而1991年的數字是10.2%。但這種下降趨勢是由於家庭少買了衣服和鞋子嗎?不可能!根據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的數字,美國的3.1億人口共買了194億件衣服和22億雙鞋,相等於每個美國人在去年就買了66件衣服和7雙鞋。在1991年,相對的數字是40件衣服和5.4雙鞋。因此,今天的美國家庭比20年前多買了50%的鞋和服裝,但所花費的(以現金計算)卻是當年的一半左右。對美國6000萬個家庭來說,這相當於節省了約1250億美元。

這是中國送出的「通縮禮物」。由於美國消費者可從亞洲(主要是中國)買到愈來愈便宜的衣服,買衣服的成本一直平穩地下降,使他們能夠購買更多東西的同時,仍然可以用餘下的錢購買其他奢侈品。

可惜的是,中國快速上升的生產成本意味覑這些「通縮禮物」已經不能再送出去了。基本必需品的價格可能會上升,而且毫無疑問,隨覑經濟衰退持續,家庭收入收緊,美國消費者幾十年來將第一次要為削減消費做艱難的選擇。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參與本周舉行的廣交會(即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出口廠商都擔心今年的買家會大大減少。

但這引出了一個新鮮而有趣的問題:當美國和歐洲的消費市場停滯不前,全球製造商都望向亞洲消費者,尤其是中國消費者,希望他們可以多買些東西,但是,突然冒出的中國消費者有多少能耐去刺激經濟增長,填補美國消費者對襯衫、禮服和運動鞋等產品的需求下降?這也許是很多參與廣交會的商人都在思考的問題,盤算覑應否將注意力轉移到中國國內的消費者。

目前,中國(城市)消費者平均一年大約購買8件衣服和不到3雙鞋,以此粗略計算,即中國全國共購買了約104億件衣服(這不及美國人全年買衣服總數的一半)和37億雙鞋子(這比美國人全年購買鞋子的總數多60%)。

讓我們想像在5年後,一個日益富裕的中國,一般人平均買40件衣服和5雙鞋(相等於美國人20年前數字),我們看到了什麼?一個每年銷售520億件服裝和65億雙鞋的市場,即是額外400億件服裝(即今天美國人每年購買量的兩倍)和28億雙鞋的銷售量(相等於美國總需求的一倍以上)。類似情幾乎可套用於所有消費品,如洗衣機、攝錄機、手提電話、汽車等消費品。

又會造成多少污染?

毫無疑問,一個如中國或印度如此龐大的新興市場,不僅可填補歐洲和美國需求的停滯不前,還可帶來可拉動全球經濟走出當前嚴重衰退的經濟增長和新職位。但它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警號:要額外生產400億件服裝和28億雙鞋需要哪些資源?又會造成多少污染?更甚者,是提升中國的汽車數目到美國水平。目前,中國每1000人有34輛家用汽車,美國則是每1000439輛,是中國的13倍,即是擁有1.36億架家用汽車。如果說中國的人均家用汽車比例要達到美國的水平,中國的馬路上將會有5.7億架家用汽車行走。顯然,一定會有道路負荷不了!

我敢肯定,本周在廣交會的商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但如果我看到的未來畫面是正確的話,也許,我們就不會想置身其中了。

作者杜大偉(David Dodwell)是公共政策研究公司Strategic Access總裁。他曾任《金融時報》駐港特派員,是The Hong Kong Advantage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