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林沛理: 體驗消費與記憶資本



消費者願以金錢換取難忘體驗,因為深刻的經歷能夠滋養生命內涵,成為「記憶資本」。

美國名記者門肯(H. L. Mencken)的名言:「只有人類會費盡心機為彼此製造痛苦。」(Men are the only animals that devote themselves to making one another unhappy.)其實,芸芸眾生,也只有人類會花錢去虐待自己。香港的兩大主題公園——海洋公園與迪士尼樂園——層出不窮的機動遊戲、冒險之旅和感官體驗,要滿足的就是消費者的自虐本性。

關鍵在於「體驗」二字。越來越多研究顯示,人為體驗而活。今日心理學家的共識是:有意義的生命經驗(life experiences)遠比物質的擁有(material possessions)更令人自覺幸福。他們發現,一個人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活在當下的一刻;或是憶苦思甜,心存感激的一刻。

所以,到南非狩獵、往新西蘭玩「笨豬跳」(bunji jump)、坐直升機去澳門,這些所謂「體驗式消費」(experiential consumption)帶給消費者的滿足感往往大於只是付款買心頭好的「消極消費」(passive consumption)。只有親身的體驗,才可以給予我們一種無可替代的「活著的感覺」(a feeling of being alive)。

同樣重要的是,難忘的體驗是一種能夠滋生深沉愉悅和滿足感的「記憶資本」(memory capital):擁有過一家豪宅和擁有過一段感情,哪一種是可以「裝在水晶瓶內,雙手捧著看」的珍貴回憶?

生命的經驗可貴,因為一方面我們為它建構意義,另一方面它又賦予我們生命的某種意義。深刻、有意義的生命經歷可遇不可求,有時來到你的面前,你也沒有勇氣讓它進入你的生命。Cheap thrills(廉價的刺激)就不同,只要你的膽子不太小,刺激要多少就有多少:不管是帶你極速俯衝的過山車(雲霄飛車),還是讓你翱翔天際或者把你搖到半空的機動遊戲,主題公園的服務承諾,就是要讓你得到琳瑯滿目、用錢買得到的難忘體驗。

不要問這類體驗的真實程度(authenticity),將生命體驗變成可消費的產品和服務,本來就是晚期資本主義的特色。近二、三十年來在歐美大行其道的歷險治療(adventure therapy,或曰歷奇治療),是另一顯例。

心理治療師、訓練師和教育工作者發現,最能改變病人、員工和學生的行為和態度,甚至價值觀和信念的,不是跟他們說教和講道理,也不是誘之以利或者動之以情;而是將他們置於一個充滿挑戰、考驗他們膽量、信心和意志的艱難處境。人在被趕出他的「安全地帶」(comfort zone)之後,才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和所思所想,作深刻、透徹,甚至沉痛的反省。

歷險之旅變成自我發現和自我改造之旅,開啟這個風潮的,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出現的「外展教育」(Outward BoundOB)OB本來是一個訓練年輕海員面對沉船、流落荒島和沒有糧食等處境仍然能夠應付自如的課程。這個課程是歷險治療的原型,其後它越來越普及,因為在一個日趨富裕、好逸惡勞的社會,有需要接受嚴苛訓練、培養堅定意志和冒險精神的,又豈止是要與驚濤駭浪作戰的年輕水手?於是,OB變成一個訓練男子漢和優秀員工的通用課程。在一個日趨孩子化(infantile)和女性化(feminine)的社會,難怪這類訓練大有市場。

OB和冒險治療所提供的,其實是一種高度人工化的「臨界經驗」。這是有別於患重病、失戀、失業或者遇到嚴重交通意外一類真實的、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臨界經驗」。「臨界經驗」可以是一種令人徹底改變的經驗(transformational experience)。哲學家尼采說「再大的考驗,只要沒有置我於死地,都會令我變得更堅強(what does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