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

陶傑: 局長,你敢嗎?



「孔子學院」在西方拚命開,中國人自稱以孔子為宗。孔子講過一句話最重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中國人造三聚氰胺奶粉,賣給別人,以毒奶粉致富的,絕不會叫自己的兒子孫子去吃自己製的奶粉。

香港的「國民教育」也一樣:特府的班子高官,局長副局長、政治助理,向香港屯門、天水圍、觀塘的小孩推銷「國民教育」,自己的子女,全是英國寄宿學校、教會中學、國際學校。

以前所謂「港英」時代,港督、布政司、三軍司令、滙豐大班子女送進英童學校,按道理,特府班子的一眾高官,在金紫荊廣場看五星旗的時候,嘴巴一嘟嘟的唱國歌,他們的子女,應該全部是培僑、香島、漢華之勞工子弟學校才對。

但是這幫王八蛋才不。三聚氰胺一點一點地滲進去,他們製作的貨品,他們想盡辦法令自己的子女遠離。政府總部的低級保安、清潔阿嬸,特別是新移民,子女才會送培僑香島,在低下階層,愚蠢的中國人多的是,貧窮而沒有辦法把子女送英國的更多。

中國的權貴和暴發戶,嘴巴越「愛國」,骨子裏越愛英國,愛美國。英美的名牌中學,英美許多名校貪錢,瓜瓜、果果、菜菜的濫收中國暴發戶的下一代,近年爆發了黃禍。特區政府為他們的主子服務,把英國白人精英教育產業請進來。財政司長的預算案大言不慚:「我們會繼續推動國際學校體系的發展,隨着四所在全新土地發展的國際學校相繼落成,我們會繼續協助國際學校擴建,並與國際學校保持適當聯繫。」

這些「國際學校」,為減輕英國寄宿學校的黃禍而建,為中港權貴子女的幸福而建,但不是為香港平民的下一代而建。所謂與國際學校「保持適當聯繫」,你敢叫白人的學校引進「毛澤東書法欣賞」,叫國際學校加入「國民小先鋒」嗎?吳克儉局長,你敢個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