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即將開展的政制發展討論,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和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分別有「有幾多就袋幾多落袋先」和「求大同、存大異、向前走」的說法,以他們的身分和知情程度,有理由相信中央對實施雙普選的民主進程,仍然採取拖字訣。證諸溫和民主派就2012年政改方案與中央談判的慘痛教訓,相信「有幾多就袋幾多落袋先」很難再有號召力。其實,政改問題不複雜,未來8年,只要中央兌現承諾,讓香港落實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問題就解決了,若中央以種種理由拖延,背棄承諾,則香港將會繼續內耗,社會和諧不可得,各方面發展也難以開展。
兩年前與中央談政改 溫和民主派慘痛教訓
兩年前,溫和民主派(包括民主黨和普選聯)頂覑內外壓力,與中央談判2012年立法會選舉辦法,是本諸一個主觀良好願望出發,表明民主派願意放下分歧與中央合作,共同努力走出改革第一步,為日後終極談判打下基礎。從事態發展看來,中央並未有類如溫和民主派的高瞻遠矚,僅視為策略運用,有藉談判欲瓦解民主派之嫌。談判取得的共識,例如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要多拖兩屆;至於所謂政改後立即成立新平台討論下一輪改革,則如泥牛入海,無影無蹤。情使溫和民主派宛如豬八戒照鏡,兩面不是人。
民主黨因為顧全大局,與中央談判,付出沉重代價。派內,被激進力量狙擊,派外,兩年來選舉所見,左派對民主黨的打擊不遺餘力,特別是今年立法會選舉,民主黨的能量顯著萎縮,這是承受內外夾擊的結果。兩年前,民主黨與中央談判政改的結果,為立法會引入5席等同普選的「超級議席」,增加了議會的民主成分,極具積極意義,民主黨面對問題,為推進民主敢於談判的勇氣,值得肯定。反過來看本應恢宏大度的中央,就談判共識的處理,與中央應有身段存在落差,也損害了與民主派的互信基礎。
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的選舉辦法,是梁振英政府要處理的問題,曾鈺成和郝鐵川提出「袋鰦先」和「向前走」,是否放風,暗示市民對2016年立法會選舉和2017年特首選舉的安排,不宜抱太大希望,且看事態發展。這兩個提法與討論2012年立法會選舉辦法時,如出一轍,當年溫和民主派願意與中央談判,主要是不想政制發展停滯不前,但是,這兩個提法實踐下來,有人認為中央藉此拖延民主進程,有人更認為此乃欺騙港人的煙幕,以此來拖垮港人爭取民主的意志。
「袋鰦先」和「向前走」實際是循序漸進的另一種表述,不過,這兩個提法,都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要袋幾多才夠?要向前走多遠才夠?理論上,袋幾多和走多遠可以無止境。既然曾鈺成和郝鐵川提出,他們有責任就這些問題提供答案。
2017年特首普選,按正常情,應該沒有循序漸進問題,只有是否假普選,門檻有多高,怎樣篩選參選人而已。至於立法會選舉,2020年全部議席普選之前,還有2016年的選舉,中央若兌現承諾,8年後立法會議席全部普選產生,就只有2016年的選舉安排作調節。功能組別議席一直是民主進程的絆腳石,2020年立法會議席會否全部普選,看2016年的功能組別議席作怎樣程度的調節,大概可以見到端倪。所以,2016年功能組別議席的安排,是香港政制發展的關鍵。
兩年前的政制談判,溫和民主派有「被騙」的感覺,現實上,本港近年的政治氛圍,激進勢力抬頭,溫和力量萎縮,民主派各個黨派為了生存,都不會重蹈民主黨兩年前的覆轍,相信「袋鰦先」和「向前走」已經失去號召力,若仍有一定市場,也變得極其狹窄。不過,即使如此,民主派仍應尋求推進民主。我們認為,政改由中央決定,民主派的談判對手仍然應該是中央,民主派應該召開武林大會,就特首與立法會普選達成統一立場,然後推舉代表與中央談判,爭取落實真普選。
社會不和諧內耗加劇 加速香港沉淪沒落
兩年前溫和民主派與中央談判政改一役,雙方互信不但未因而強化,反而更添猜疑,這是中央處理不當的結果,對於政制問題的解決,絕無好處。中央或許研判仍然會有民主黨派為免政制停滯不前,將如兩年前一樣與中央談判,達成政改方案,不過,以民主黨的遭遇,中央這個盤算極大可能落空。因為中央的拖字訣愈益明顯,許多人已經失去耐性,寧願政改方案不通過,也不願再被耍弄。若出現民主派不妥協的局面,意味覑許多市民會動員起來,要求中央實踐承諾,實現特首和立法會真普選,屆時香港社會不可能和諧,內耗勢必加劇,政府施政倍添困難,各方面發展更難推動。持續下去,香港會加速沉淪和沒落,我們認為這是政制不民主結果,中央的保守取態要負上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