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再度出任日本首相,昨天也定出了新內閣人選。面對中日關係倒退風險升溫、國內經濟萎靡不振,安倍的「突破危機」內閣能否化危為安,緩解東亞 緊張局勢、扭轉經濟頹局,目前未能論斷,但從他今回「二度進宮」,
其政治與經濟政策主張充滿了濃烈的、也令東亞國家不安的「冒險行動」色彩。
新內閣中,前首相麻生太郎為財務大臣。麻生在日本「伊弉冉景氣」周期(二○○二年初至○八年底)結束後掌政,生不逢辰,當時他推出破紀錄巨大支出計劃,以應對金融危機衝擊,避免經濟衰退一劫,惜美夢成空。
如今安倍也圖以貨幣天量量寬,並制訂加碼新預算案來刺激經濟;委任自民黨內心腹甘利明任經濟再生兼財政擔當大臣。照形勢觀察,不排除安倍內閣執政初期先致力改善經濟,到明年七月再贏得參議院選舉後,才推動修憲和行使集體自衞權等政策主張。
近日,日圓兌美元已加速下挫;日本央行亦加大了貨幣量寬力度,以逾一百萬億日圓規模購債。然而,過去同樣政策手段已證明成效不彰,且其負面效應一直難以消
除,包括零利率扭曲收入分配,令利息收入減少的行為體更節約消費;超低利率導致的便宜資金成本,亦令本應被淘汰的企業得以苟延殘喘,為經濟結構改革製造更 大障礙。
很明顯,安倍決意再大舉擴大政策規模,無疑是孤注一擲的冒險行為;日圓持續貶值,勢必燃起國際間貨幣戰的風險。
除採取經濟冒險行動外,在外交上,以強化日美同盟為核心。外相岸田文雄雖無外交經驗,但在安倍二○○七年首任內閣中,任沖繩和北方四島擔當大臣,熟悉沖繩事務,無疑有助處理普天間美軍基地的遷移問題,令日美軍事合作更得心應手。
在日美同盟戰略下,安倍口頭表示重視改善中日關係,但在釣魚島主權爭端上卻強調「無談判空間」,顯露出政客謀詐的兩面本色。由於美日同盟不斷深化,如今再無法簡單把中日關係視作雙邊發展,而是包含了中美日三方的戰略互動。
目前,日本通過強硬對華,把釣魚島主權爭端推向戰爭風險邊緣,露出把日美軍事聯盟綑綁起來之心。在這種美日防衞結構下,安倍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無疑可增加消
弭美方阻力的有利條件。日前,美國國會通過二○一三年財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不僅擬向台灣出售F-16C/D戰機,法案也談及釣魚島,雖然重申美國對釣 魚島主權誰屬不設立場,卻白紙黑字承認日本對釣魚島擁有「行政管轄權」,令日本增加「實質性控制」釣魚島的聲稱法理基礎。
如此形勢下,中國 海洋局恐怕會繼續派遣巡邏機進入釣魚島空域,以撕破日本「實質性」控島的「事實」,日方派戰機升空驅逐,使兩國軍事衝突風險有增無減。在新內閣中,防衞相
由對華強硬的「鷹派」小野寺五典擔任,可見安倍始終無法擺脫「日美聯手」,以制衡中國崛起的意識,使戰略互惠關係淪為空談。
可以說,安倍設 法擺脫衰退,不惜採取激進的貨幣政策,啟動日圓貶值強化出口,冀返回「伊弉冉景氣」般的日子。但很明顯,對上這一輪橫跨七十個月的景氣,一則是外圍經濟快
速發展,與此同時,美國經常收支出現巨額赤字,大量日本資金湧入美國,導致日圓貶值。如今此一時彼一時,歐美自顧不暇,催逼日圓貶值能否如願以償,實在留 有問號。
如今安倍重掌權力,在日本萎靡不振下,採取政治與經濟的政策冒險行為,不僅令東亞地緣政治潛伏動盪隱憂;也令中日外交變局更形波譎雲詭,雙邊關係不易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