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教院風波」已過去了5年,相關人士各有發展,留任的留任,離開的離開,風波早已沉寂,教院上下已重新上路,為正名而努力。不過,這場干擾學術自由的風波其實從來沒平息過,尤其近兩年更愈演愈烈,受影響的不止是教院,而是整個學術界。
教院風波於學術自由的重要性在於,它是第一件在香港司法史上留有註腳的事件。作為一種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學術自由以明文法律保障是必要的。《基本法》第137條載「各類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性並享有學術自由」,在憲法層面上保障了香港享有學術自由;夏正文法官於2009年回應政府因教院風波而尋求司法覆核的判辭,則在香港司法史上首次記下對學術自由的演繹:官員與學者交換意見,甚至激辯,只要過程中沒有明示或暗示威脅學者所任職的院校或學者本人,都不算是干預學術自由,因為官員也享有言論自由,雖然他也承認這做法對學者可能會造成寒蟬效應,令學者感覺受壓。夏法官的判辭肯定了學術自由,並在司法上保障學術自由不受任何外力所干預,尤其是將來或會出現的23條立法的陰霾之下。
除了司法上的保障外,學界同心捍衛學術自由,也是極為重要的,但令人氣餒的是,現時大專界要維持團結變得愈來愈困難。現時大專院校的工作環境已大不如前。隨覑教授終身制的沒落,合約制的大量湧現,加上各式各樣以管理主義為本的評核方法、院校間強烈的競爭等,校園內充滿了不少不安定的因素;加上對本土和應用性研究被忽視,使學者難以安心地按學術良知來各抒己見、各展所長。為了保住教席,特別是以合約聘任的年輕學者,無可避免要專注應付院校對研究和出版的要求,或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向當權者、向利益低頭。
其次,在沉重的工作壓力下,學者輕忽了「薪火相傳」的重要性。以教院為例,「教院風波」在這5年來都甚少被提及,新來的同事和同學,對過去的驚濤駭浪全不知情。這種歷史的割裂,猶如六四事件一樣,沒過問、沒相傳,然後就不知情,最後就會遺忘。然而鍾庭耀、成名等學者被針對、批評的事件再次印證:歷史不該被遺忘,因為教訓不被牢記,過錯會再重蹈──學術自由是會再次被剝削、被侵犯、被踐踏的。
擊退踐踏人權的來犯
學術自由強調自由地研究、探求真理和理解事物,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動力、重要基石。學術自由不單是學者的事,像其他有關信仰、言論和思想自由等權利一樣,學術自由是普世性的人權之一,也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與社會上各個群體息息相關。但不幸的是,社會大眾普遍不覺得學術自由跟他們有關連。當學術自由受到打擊,就如隔岸觀火一樣,沒察覺失去學術自由,信仰、言論和思想自由也缺乏了堅實的基礎支持。故此,我們需要透過教育,特別是人權教育來提升公民重視和捍衛諸種人權的政治文化,齊心捍衛公民的人權。
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曾經說過,如果保持沉默,不為公義發聲,最後所有的反對聲音都會被消滅,任何人都自身難救。一旦學術自由失守,社會各界很快會被牽連。立法會在3月12日完成了特別會議,總共有36個團體及個人就學術自由議題發表意見,可見學術自由仍是受公眾關注的。但願透過公民社會的同心協力,我們能擊退各種踐踏人權的來犯。
作者梁恩榮是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鄧秀貞是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