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

黃偉國: 香港觀察 - 深藍港英旗代表了甚麼?




922日,特區政府就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舉行最後一場諮詢會,由於涉及敏感的收地問題,結果爆發衝突。

持港英旗揮舞的抗議者宣洩對現實的不滿
幾千名反對計劃的居民到會場抗議,他們高舉上書「撤」的大字旗幟,要求政府撤回計劃,期間多次與支持者肢體碰撞,呼喊要講台上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下台」,有人向他投擲水樽。有「香港自治運動」成員更高舉前港英政府的深藍旗幟,向現政府示威。

抗議激烈,其原因是甚麼?

不遷不拆

反對計劃者的要求是「不遷不拆」,希望保持現有的鄉郊綠色生活,質疑所謂的新界東北計劃並非為港人福祉,而是將東北地區變成「 內地富豪後花園」,為內地富人規劃建造豪宅,還會設立免簽證區,方便內地富人入境就近購物娛樂。

陳茂波雖然堅稱絕不搞「雙非富豪城」、「內地富豪後花園」,但抗議者不「收貨」,更指東北發展實際上是向內地「割地」,提升到「賣港求榮」的層次。

抗議者並非沒有根據,因為行政長官梁振英予人的印象就是加速中港融合,這思路貫徹他整套施政方針。而過往政府就東北發展計劃的放風中,也確有種種蛛絲馬跡。反而是後來政府高層的否認,令人覺得是在敷衍塞責和拖延瞞騙。

本土意識

2009年內地《南方都市報》的一篇報道,當中就清楚引述規劃署副署長梁焯輝稱,古洞北和粉嶺北鄰近深圳,署方作禁區規劃研究時,曾諮詢深圳內地居民意見。梁焯輝明言,諮詢時曾有深圳市政府官員表示,希望可更便捷到香港看電影、飲茶,但不想每次都要去到尖沙咀和中環,如果未來在新界北新市鎮設有大型商場,附設戲院及食肆等,應有市場。

內地人佔盡香港資源引發港人不滿
類似梁焯輝等香港官員的言論,怎不會引起港人的反感?事實上,香港近年已是本土意識興起,不少港人不滿內地強勢壓境,從反高鐵、反內地人來港自駕遊、名店D&G只歡迎內地客風波、反國民教育、反內地水貨客擾民,貫穿的都是一股對原有生活方式會被內地侵蝕的憂慮。

這種社會氣氛下,梁焯輝傳達的訊息相當清晰,就是政策制訂前有先諮詢內地官員;而內地官員也明言,希望將香港東北建設成方便內地人來港購物消閒的地區,這一切,皆令「內地富豪後花園」的懷疑揮之不去。

不錯,在本港的傳統左派和內地官員眼中,反融合和持本土意識的港 人,既享受自由行的經濟甜頭,又反對融合,即使不是漢奸也是不知好歹。但對不少港人來說,近年自由行等融合措施雖然帶來經濟好處,但亦炒高了樓價和奶粉價,一些內地客在公眾場所的喧鬧和不衛生,也轟傳網絡。

有港人認為,內地人只有兩種,窮的不排隊和隨地吐痰,希望佔盡本港房屋、醫療和福利資源;有錢人則是勢利囂張的貪官和暴發戶。這有點與清末中國人看白種人有點相似,就是認為對方是一群炮利船堅的野蠻人,忌憚對方勢大,但又認為對方道德卑下,敬鬼神而遠之。

宣洩不滿

東北發展計劃涉及收地賠償,本來就很棘手,再加上本土意識興起的背景,更成為全港熱論的議題,令抗議運動除了權益外更帶上道義的色彩。

而久違了的深藍色港英旗, 近日也一次一次的出現在抗議活動中,包括七一遊行、反水貨活動、反東北發展計劃等。據悉,近期港英旗幟在一些紀念品店裏銷量增加。傳統左派和內地官員對此不言而喻是觸動了最敏感的一條神經。已退休多年的前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就忍不住說,見港英旗令他痛心。

務實的港人豈不明白港英時代早過去15年了,沒可能回頭?持港英旗揮舞的抗議者,只是希望宣洩對現實的不滿,有擔心寧靜的生活受干擾和資源遭分薄;也有擔心來自中央的干預越來越多,香港加速失去相對於內地的特點,包括法治、廉潔、言論自由,如此而已。


黃偉國 香港資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