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3月28日星期四

湯家驊:星 星 之 火




他 坦 然 地 說 : 「 我 想 也 想 不 到 香 港 人 的 反 應 會 這 麼 的 熱 烈 ! 」 戴 耀 廷 自 己 也 承 認 他 在 二 ○ 一 ○ 年 第 一 次 提 出 「 佔 領 中 環 」 時 , 社 會 是 毫 無 反 應 的 。 也 許 分 別 在 於 , 今 天 民 主 派 等 不 了 , 年 輕 人 等 不 了 , 連 學 者 也 等 不 了 。 大 家 無 言 以 對 , 互 相 對 望 , 都 在 問 : 可 以 做 甚 麼 ? 一 個 簡 單 的 意 見 , 轉 眼 間 便 化 為 全 城 熱 話 。

他 沒 轉 彎 抹 角 , 直 接 承 認 不 用 佔 領 中 環 是 「 佔 領 中 環 」 的 目 的 。 學 者 即 是 學 者 , 學 者 是 理 想 主 義 者 , 是 理 論 專 家 ; 學 者 看 不 見 矛 盾 , 也 看 不 見 困 難 。 我 問 : 「 如 果 佔 領 中 環 的 目 的 是 不 用 佔 領 中 環 , 但 假 如 同 輩 壓 力 致 令 所 有 尋 求 政 改 共 識 的 人 也 走 去 佔 領 中 環 , 那 麼 會 不 會 自 我 實 現 了 最 怕 見 到 的 厄 運 ? 」 他 沒 有 答 案 。 他 只 希 望 這 不 會 發 生 。 我 實 在 沒 膽 量 去 潑 冷 水 , 但 整 個 計 劃 最 弔 詭 的 地 方 是 運 動 越 成 功 , 運 動 背 後 的 目 的 便 越 無 法 達 到 , 最 終 只 有 佔 領 了 中 環 的 事 實 !

有 人 警 告 若 佔 領 了 中 環 , 累 積 了 近 三 十 年 的 民 主 運 動 可 能 於 一 旦 。 答 案 是 , 走 到 了 這 一 步 , 我 們 熟 悉 的 民 主 運 動 也 已 失 去 了 存 在 價 值 , 也 是 放 手 的 時 候 了 。 有 人 擔 心 行 動 會 被 騎 劫 , 某 程 度 而 言 , 擔 心 也 沒 用 , 因 為 我 相 信 被 騎 劫 是 無 可 避 免 的 。 這 麼 多 人 聚 在 一 起 , 一 個 人 的 小 動 作 , 很 可 能 已 輕 易 地 挑 起 為 大 規 模 的 動 亂 。 就 是 大 部 分 人 沉 得 住 氣 , 誰 敢 說 在 不 斷 的 挑 釁 和 刺 激 下 , 所 有 人 都 可 以 在 全 程 時 間 保 持 冷 靜 ? 這 是 不 可 能 的 。 也 許 這 正 是 香 港 的 宿 命 , 我 們 只 好 咬 牙 面 對 現 實 。

星 星 之 火 可 以 燎 原 , 但 燎 原 後 要 經 過 多 少 場 春 雨 才 可 令 寸 草 再 生 ? 要 經 過 多 少 寒 暑 , 才 可 令 這 偌 大 的 傷 口 得 以 修 補 ? 但 正 如 戴 耀 廷 說 「 佔 領 中 環 」 已 爭 取 了 自 己 的 生 命 力 , 任 何 人 也 已 控 制 不 了 。 我 們 只 好 隨 這 漩 渦 轉 下 去 。 因 為 我 們 已 沒 有 選 擇 的 餘 地 !

戴耀廷: 北京對真普選的四重「沒信心」

最近北京政府放風2017年特首普選要設預選機制,確保普選產生的特首是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目的是不希望普選產生的特首是一名對抗中央的人,以防中央在「一國兩制」下的主權尊嚴受損,以及中央與特區政府之間的變得複雜難控。這想法其實反映了北京政府對真普選在香港實行存有四重的「沒信心」。

第一重的「沒信心」,當然是對泛民主派沒信心。

北京怕的是一旦實行真普選,泛民主派的人會當選特首,而他必定會抗拒中央的。事實上,不少泛民中人都是在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時,第一批走出來支持中國恢復對香港實行主權的人,反觀現在不少的建制派中人當時還在想盡辦法要英國人延續管治權。

不少泛民中人對國家的感情都是非常深的,也是出於「愛之深、責之切」,才會在「六四問題」上與北京存下心結;但當年六四的訴求,正正是現在習李新政所不斷強調的打擊貪腐。是以大家其實不存在不可化解的矛盾。

況且,即使由泛民中人出任特首,體制上他由中央政府任命,即使心裏不願,還得履行身為特區首長的憲制責任,向中央政府負責;即使他的支持者要求他向中央領導人表達一些抗拒中央的意見,他反要想盡辦法頂住支持者的要求,令他與中央可以維持工作上的關係。相信由泛民中較溫和及理性的領袖出任特首,北京所顧慮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第二重的「沒信心」,是對建制派沒信心。

北京怕一旦實行真普選,一定是泛民候選人必勝,建制派候選人必敗。 不過,香港的建制派、尤其是商界實在是北京這個母親寵壞的孩子,「母親」長期以來給予「孩子」制度上的照顧,弄到他們到了「成年」,竟連照顧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也沒有;北京若不狠下心腸一次,逼他們「自立」,那麼他們一世也只能是在母蔭下生活的「裙腳仔」。

其實,以商界擁有的龐大資源和人脈網絡,在真普選的制度下,他們要找代言人根本易如反掌,只是過去多年在制度的保護下,錯失在「政治市」以「低價入市」的大好時機。雖然現在肯定要「高價入市」,但總比「不入市」為聰明。

北京實在應對香港商界有更大的信心,只要放手鼓勵讓他們離開「母親」的庇蔭出去闖一闖,他們必可以在香港的「政治市」打開一片天的。

第三重的「沒信心」,是對港人沒信心。

北京怕一旦實行真普選,香港的選民必會投票予泛民候選人,故建制派候選人必敗。誠然,香港選民投票有所謂「六四黃金比例」——六成選民支持泛民,四成支持建 制派;但這個數字只是計算合乎選民資格、並已登記為選民、將會投票的港人;至於那些還未登記為選民或過去鮮有投票的登記選民的取態會是怎樣,實在是未知之數。以2017年普選特首這件香港百年盛事,必有更多港人登記為選民,並會前往投票,而這一批中間選民對選舉結果將會產生關鍵性的作用。

其實,北京若夥拍建制派公開承諾香港可有真普選,特首候選人不會有任何篩選,讓港人自由選擇,甚至提出最開放的選舉方法,泛民主派過去多年爭取民主普選的道德高地將會頓失。

雖 然泛民主派還可以高舉勝利旗幟,指稱終於成功為港人爭取到真普選,但從其他國家的選舉經驗看,若一派在某事上得利,中間選民在「鐘擺效應」下,在下一輪的投票決定反而會投向另一派——若泛民主派在爭取普選制度上得勝,那麼在接着的特首普選上,中間選民很大可能會投票予建制派候選人而非泛民候選人。

第四重的「沒信心」,是對自己沒信心。

北京過去多年努力進行經濟改革,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為何一直未能取得港人認同和信任?要取得港人信任,根本毋須用上各式操控工具,例如以預選來篩選特首候選人,這對一向熱愛自由自主的港人來說,將會產生更大反感。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相信自己,相信中國現在的成就必會在港人心中產生共鳴,而習李新政正是要繼續帶領國家完成「中國夢」,在過去、現在和將來所作的一切努力,最終必會獲得港人認同。中國母親只要願意讓已成長的香港孩子自主,世上又有多少不愛母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