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3月25日星期一

金針集 : 「禁奶令」震散法治




如果說,半年前南丫島海難除了奪去數十條寶貴生命,行政長官隨同中聯辦副主任巡訪醫院一幕更宣告兩制不再,那麼,「禁奶令」所展示的,除了是日用品爭奪戰,更是執政已經九個月的特區政府,在兩地矛盾下進退失據,只知「長官意志」,還要前線人員配合他們的「長官意志」,盡顯對法治的無視和無知。

筆者和同文紀曉風連日來多番提到,根據《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所有符合「(a)供或看似是供年齡未滿36個月的人食用;及(b)是或看似是粉狀的奶或類似奶的物質,用以滿足年齡未滿36個月的人的全部或部分營養需要」兩項條件,都屬於「配方粉」,每人每24小時限帶1800公克離境。

此一定義廣泛,所有「供或看似是供」36個月以下的人食用,「是或看似是」粉狀,並且屬「奶或類似奶」的物質,都受限制。惟從執法和檢控角度而言,修訂規例所列明的就是「配方粉」的定義之依據。海關人員執法時根據的定義就只是該修訂規例的定義,不會亦毋須因行政長官或任何司局長的看法而改變。

不過,食衞局卻在該局網站「常見問題」的專頁中,除解釋配方粉為「供3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食用的配方奶粉、豆奶粉及普通奶粉(例如供一歲以上的人食用的脫脂奶粉)」,還「僭建」了如此一句:「不過,該定義並不涵蓋經沖調後沒有呈現類似奶的物質的粉末,例如橙粉或由米、麥等穀物所配製的粉末。」

更甚的是,食衞局局長高永文上周五「焗住」就12宗「錯誤」檢控事件「代表」香港「認衰」,還「同場加映」宣布設立24小時的熱線供前線的執法人員查詢。換句話說,什麼是「配方粉」、什麼不是「配方粉」,前線執法人員已不能再按照法律條文去執法,而是須按照食衞局藉熱線變相作出的「指導」去執法。

首先,食衞局並非負責法律的部門。當海關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有疑問,理應向律政署諮詢,還是向食衞局諮詢?再說,海關並非食衞局轄下部門。海關的執法事務向保安局負責、貿易事務則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另稅收及金融事宜則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負責),但保安、商經兩局卻一直隱形,儼如串演「關仁隱士」。

其次(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是說好了香港是法治社會嗎?為什麼食衞局可在該局網站「僭建」配方粉的定義?為什麼行政長官和食衞局局長可以凌駕於法例,「指控」前線人員「誤解」、「錯誤」,甚至要「汲取教訓」?究竟香港執法是以法為本,還是「領導」說了算?「長官意志」凌駕法律?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究竟又去了哪裏?

因攜帶奶米粉(rice-based milk cereal)過關而被捕的南京黃小姐向nowTV新聞台所說的一番話,可謂對港人的當頭棒喝:

「諮詢過你們的海關人員,他說米粉沒有問題嘛,哪為什麼說我這個是有問題的呢?如果確實沒有我這個產品在冊子裏頭,又不能判斷、不能確定的話,我覺得,應該向你的領導去諮詢一下吧。」

 這位「南京黃小姐」的一句「向你的領導去諮詢一下吧」,正好點出三個真相:(一)兩地價值觀存在的鴻溝實在太大;(二)內地人一方面信賴香港產品,卻又不理解香港產品之所以可信的背後因由;以及(三)此一屆特區政府所抱持的思維所迎合的正好是內地「民眾」的期望,而非港人一直堅守的價值。

走筆至此,必須重申,筆者對「禁奶令」提出質疑,絕非要和香港父母和嬰兒作對。比起奶粉短缺,法治對香港下一代能否好好生活、好好發展更形重要。沒有法治,下一代一輩子都會「無啖好食」。若然港人因一時的民粹,而不好好管制特區政府的「槍械」,縱容特區政府攬權,這把槍不久將來就會用來對付港人,小心!

立法會審議「禁奶令」的小組委員會今天將開會,屆時必須調查追究「禁奶之亂」之責,並要政府從速提交替代方案。否則,正如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喬曉陽昨天談及「反對派」時所言,正是「任何政治包容都有底線」,而港人對特區政府和對邊境「被搞亂」(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對「佔領中環」的形容)的包容,同樣都有底線。

紀曉風: 民政局取代教育局搞國教 拍板鼓吹忠心愛國「新八德」

 

當「愛國愛港」已成為普選下的特首條件時,香港中、小學生及青少年要接受愛國教育,看來只是時間問題。分別,只在於更硬生生的承受「進步無私團結的執政集團」,還是軟綿綿地接受「中華民族就偉大復興」。

本月初,國民教育中心被揭發去信全港學校,要求校長聯署支持中心,即時惹來外間揣測國教科死灰復燃。上周,教育局以月薪二萬多元招聘行政人員,專責推行國民教育,更令廣大家長和莘莘學子懷疑,政府隨時暗渡陳倉重推國教。

言猶在耳,原來公民教育委員會早在本月中已通過,在本年底推出新電視節目,宣揚「忠、孝、誠、信、禮、義、廉、恥」這「新八德」。此舉表面上是「國情教育」電視節目,實際上卻恐怕是以另類手法再推銷國民教育。

「八德」有近千年歷史,晚清民初被孫中山等革命派用作保存傳統旗號,中共建政後一直對「八德」嗤之以鼻,但近年經重新包裝,變成推廣忠心愛國、愛民族的工具。

教育局硬推國教科不果,國民教育的推廣重責,大有機會重返民政事務局手中。局長曾德成更透過由人大、政協、建制派地區人士把持的公民教育委員會,軟銷國民教育。問題是,由學者到文化人,再到未成年學生,無人相信重提連中共都不相信的「新八德」精神,會令本港新一代更愛國。

推動「新八德」並未引起傳媒廣泛注意,而「愛國報章」《文匯報》在本月13日,以450字報道事件,暗渡陳倉的味道,濃得化不開。

報道指,公民教育委員會在今年底11月開始,推出新一輯的國情教育電視節目,推廣「新八德」精神,即「忠、孝、誠、信、禮、義、廉、恥」。

八德最早源自宋代,當時的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及至晚清,「八德」成為革命黨和維新派完善政治論述工具,孫中山提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把「忠」提升到最前位置,更先於「孝」,提倡國家和民族利益,應高於家族利益之上。

中共建政後,對儒家學說一直不重視,直至上世紀末,才開始研究當代「新八德」思想,就是「忠、孝、誠、信、禮、義、廉、恥」。

對於新八德教育,文化評論人陳雲認為,以往「八德」是源於國府年代推出的新生活運動,充滿儒家思想,但他指八德是傳統,不能因時制宜,「改咗唔得」。他笑言,「新八德」字義上有重複,例如「誠」、「信」是同類,揶揄內地連「中文字都未識」。

他又指,當局企圖硬銷「新八德」,成效一定差,「除非是新政府,新天新地,又得到人民信任,好像那些年的國民政府般,但內地現時貪腐嚴重,即使不是硬銷,香港青年也不會認同。」陳雲認為,新八德強調「忠」,把「忠」取代「孝」而意即儒家思想中的「忠君」,但同時只強調「忠」,而不強調仁義,不提孟子的「民貴君輕」,形同把儒家思想當作政治工具。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質疑,國教科風波未及一年,公民教育委員會就急急推出新宣傳,是以軟手法推銷國民教育,「但公民教育委員會的國情教育,其實從來都是一味唱好,從無批判看國情」。他又指,以往在常識科或其他科目,都有教授「八德」,但內容較深,一般中學生都未能完全掌握。他認為,八德說法和愛國關係不深,難以理解學生會因了解八德而愛國,認為這類電視節目成效不大。

在所任教學校負責公民教育的教協理事張銳輝認為,公民教育基本上教導同學認識公民社會內權利和義務,以及普世價值,例如民主、人權及法治等。他認為,「新八德」精神和公民教育關係,極其量也只是認識中國傳統價值,「認識都是無可厚非,但那只佔公民教育很小部分,而且其他科目如中文科、中史科也有兼顧,相反普世價值教育就無其他學科教授。」張銳輝批評,公民教育委員會的決定令公民教育「狹隘化」,變相宣揚內地教育觀點。不過,他認為,更大的問題在於「虛偽」,「價值最重的是反映社會現實,你搞個特惠生果金都咁多條件,又點宣揚『孝』呢?」
老紀就以上質疑,請教過兩位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身為全國人大港區代表的陳勇認為,公民教育寬度廣,可包容不同思想,包括儒家精神,以至基督教博愛思想。他認為,「忠」不一定代表忠君愛國,也可以是夫婦之間的忠誠、對家庭忠愛,以至對工作盡忠,「近期咁多倫常慘案,提倡家庭倫理可以提升社會寬容。」另一位委員、民建聯觀塘區議員林亨利,指大部分年輕人都很受落「新八德」精神,「我們沒有做過統計,但唔受的其實只是一小撮人」。自稱經常和年輕人接觸的他,又指以「新八德」精神推展國民教育,並非軟性推行,「如果咁講,好似講到以往人家推的是硬性。」

由學界、教育界以至文化界,對新「八德」精神爭議甚多,為何公民教育委員會仍然通過計劃?事實上,公民教育委員會實是建制派的陣地、橋頭堡。三大理由顯示,委員會甚有可能身負「政治任務」。

首先,委員會直屬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是本港著名傳統左派人士,被視為比梁振英還要「紅」。他曾任愛國報章《大公報》的總編輯,而他統領的民政事務局,負責聯繫各社區、宗教組織、青少年組織,儼如「香港統戰部」。

其次,委員會委員由行政長官委任,但局長實際操有提名權。更何況,不論是行政長官梁振英,還是被安排主理委員會人事任命的中央政策組顧問高靜芝,俱樂意安插建制派成員入委員會。現時委員會內絕大部分成員都具有濃厚建制背景【表】,27位非官方委員中,18人有明顯的建制角色,不是人大政協委員,就是民建聯的區議員,又或是和中聯辦關係密切組織如香港青年聯會、新界青年聯會的領導人物。其中,教聯會主席黃均瑜去年底在經常為國教科護航、副主席呂如意更是被指營辦「洗腦」活動的國民教育中心總監。去年3月,政府委任包括洪詠慈、李碧儀、麥耀光及韋國洪等四名新人加入委員會,但其中三人有明顯的建制背景。

而更重要的是,推廣國民教育根本是公民教育委員會四大工作之一,早在2004年,在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倡議下,委員會已設有國民教育專責小組,《心繫家國》等國歌短片,便是源自小組的構思。可見,推銷國民教育,其實一直以來都屬民政事務局的工作範疇,去年教育局硬推國教科失敗,重推國民教育重責,隨時已返回曾德成身上。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經歷國教科風波,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能力有幾多,「官場人盡皆知」。他相信,梁班子不會再對吳克儉有信心,而且民政事務局一向坐擁較多資源,運動彈性亦大。此外,蔡子強亦認為,現時教育界對國民教育戒心較大,猶如金睛火眼「實」教育局每一步。當教育界反對力量甚大時,由民政事務局以電視節目等形式宣揚國教,面對的壓力自然較少。所以,基於這兩大理由,他相信推動國民教育的重責,已轉回民政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