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1月9日星期一

林行止: 造地何如獅子山 成功鋸箭劏房客




一、「年近歲晚」,傳統上本地新聞不多,那從打開廿四小時的電視頻道,不少已成明白黃花的新聞仍「照讀如儀」可見;不過,在這些「舊聞」中,有一項「事關重要」,不會過時,應予一談。

香港「近 年大幅減少填海」製造土地,據說是當局向環保份子讓步的結果;筆者的看法是,環保意識當然在攷量之中,不過它被用為粉刷門面的色彩而已,實際上是特區政府 俯順地產商的要求,不填海造地,土地供應的速度追不上需求,土地有價樓宇天價的物業市道遂不會逆轉,既得利益階層的厚利因而有保證。

政府力保物業市道欣欣向榮的環境,當然有其道理,那便是已屬普通常識的藉高地價收入以實庫房進而令低稅率及簡單稅制得以保持。為達此目的,政府不但不積極進行甚至放棄填海,亦不在未開發的三成土地上動腦筋。行政長官參選人梁振英批評當局不開發現成土地,是「缺乏全局觀及長遠規劃」,並非無的放矢;然而,梁氏本人的「全局觀及長遠規劃」又如何?他似應進一步說明。

到了去周三, 經過長期規劃研究後,發展局提出大規模填海造地計劃。特區政府估計到二三九年距離「五十年不變」期滿只有八年香港人口將達八百九十餘萬,在無法壓抑 人口增長的前提下,當局不得不籌思增闢住宅用地。根據政府的估計,應付上述人口增幅的居住問題,香港需要額外約一千五百公頃土地,而這些土地可從填海獲 得。發展局因此提出二十五個「可攷慮的填海造地選址」,作公眾諮詢,希望在本年中達成共識,選出「約十個可行選址」以進行填海。特區政府現在的施政似乎都 假民意之名而行,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固要取得港人共識,如今填海亦要靠民意選址。特區政府優薪厚祿的專業決策官員是幹什麼的!?

雖然發展局作 出了不少並不十分清晰的說明,比如「五個選址所涉土地面積,由一百至一千五百公頃(長洲南)不等(且別說什麼「五個人工島共填海最少逾三千五百公頃」), 筆者的理解是其中一個選址可「造地」一千五百公頃,已符合二三九年需要「額外土地」的要求,既如此,為什麼不集中力量推介、說服公眾同意開發這個「選 址」,豈非一了百了,省了港府和市民多少時間和精力。難道當局有意填出比「額外」需求更多的土地以壓抑樓價?

負責填海的土 木工程拓展署將採取以「人工島」、「連島」、「人工海岸綫」及「天然非受保護海岸綫」等方式「造地」,這種種方法,在外行人看來很複雜且高難度,但拓展署 肯定已掌握了所需的技術;不過,填海造地的經濟成本似頗昂貴,以十多年前東涌及赤鱲角機場填海造地成本共達二千多億港元看,如今填海造地,加上這十多年來 的通貨膨脹,新填地成本當更可觀!從另一角度看,在十個選址進行即使不會重複而是分期進行填海工程不但會造成生態環境大變、交通紊亂,在目前的就業情況下,還得引入大量外勞,為社會製造更多「額外」困難。愈來愈近二四七年,因而衍生很多必須 處理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已加重了政府的行政負擔及政治攷慮,再加上填海造地帶來的困難和困擾,政府應付得來嗎?如果手忙腳亂,又有什麼消極後果?

大規模填海或 製造人工島,當然有助提高GDP增長,但就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似乎開發「未開發的三成土地」更為實際可行;在筆者看來,政府利用新界農地特別是開發獅子 山,似更符合環保意識、成本效益以及把城市規劃完善化,同時將人口移徙衍生的問題減至最低(要把人口遷至新填地〔新市鎮〕,配套工作甚多,投資既巨且非易 事)。由於機場早搬遷,啟德舊址的發展計劃已定期進行,舊機場肯定不會重新啟用,因此應好好利用已不對航線構成威脅的獅子山及放寬九龍城、九龍塘及相關地 區的物業高度限制,那豈不是更有經濟效益?!筆者對香港地質並不了解,惟從獅子山的英文名Lion RockHill)看,其堅如岩其高僅如小丘(最高一千六百二十四呎〔四百九十五公尺〕、太平山一千八百一十一呎〔五百五十二公尺〕),似是不錯的建築 地盤;而汲取開發太平山的經驗,獅子山的開拓可以有更佳更周全的規劃(包括不破壞瞻望九龍的獅子雄姿並保留望夫石〔Amah Rock〕原型),交通網更完善、不同高度的物業均有「開揚景觀」(太平山的發展規劃遠勝英屬直布羅陀,獅子山的規劃應比太平山優勝)……,加以可把九龍 與新界打成一片,奠下二四七年後九龍與北鄰深圳融成一體的基礎,真是前途無限,發展局何以在多種「造地」規劃中不加上開發獅子山?

二、特 區政府的物業政策,秉承前朝遺意,似乎可用「鋸箭法」概括之。過去那些有礙觀瞻的木屋和寮屋,「漫山遍野」,成為港人之痛、特區污點,為了打造國際都會的 外觀,政府遂興建各種公屋,同時把那些破壞香港形象的「違章建築」徹底清除;如今山邊木屋寮屋早成陳迹,可是政府屋宇容不下大部分無瓦遮頭的港人,他們惟 有成為面積數十呎的劏房租客!木屋寮屋居民「上樓」,香港人的居住問題看似紓解了,但實際困難似乎比前更多,這等於說箭鏃被政府鋸掉,但箭頭深入肌里且其 對身體的傷害不斷惡化。

鋸掉箭鏃之後,政府本來對劏房現象欲理不理(市區重建遠遠趕不上需求),但劏房接二連三發生大火燒死住客的悲劇引起國際注目,有損政府苦心經營的國際都會形象,當局才發善心,決定推出「填海造地」計劃;但此事如何進行,才開始「諮詢民意」(特區政府真是非常民主!), 意味動工之日未有期而於新填地建設新城鎮之日遙遙無期(也許說在遙遠的將來才恰可)。換句話說,在未來一段不短的日子,等待「上樓」及等待改善居住環境的劏房租戶,還得繼續在這個繁榮旺盛紙醉金迷的國際都會中過其社會低層的悲慘生活!沒想到讀番書飲洋水的特區大官於有意無意間把國故《厚黑學》於人不知鬼不覺間活學活用地把之融入政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