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24日星期三

紀曉風: 港人願助雅安憂官方錯配 泛民立會設限保捐款到位





2005年南亞發生海嘯,全港在極短時間內即籌得7億元,這一個人均100元的善款數字,令香港贏得全球最慷慨城市的美譽,但在過去數天,香港人卻好像已經「善心不再」,叫人十分疑惑。

梁振英日前提出,向賑災基金注資1億元以援助四川雅安災民,卻罕有地遇上民意激烈反對,多個泛民政黨更表明,除非政府先交代過去的撥款,或保證捐款只撥給非政府機構申請,否則將反對撥款。

市民拒絕再「盲捐」,有人說是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的後遺症。事實是,任誰翻查報道,都太容易發現不少問題,例如:有港人捐助的學校,被揭發剛落成一年竟即被清拆以興建豪宅;又有重建的學校,石屎牆竟夾雜發泡膠;還有重點修建的國道拖延經年;再加上不時傳出內地官員把賑災捐款中飽私囊,等等。凡此,令港人咸感遲疑,良有以也。

至於梁振英跟林鄭月娥聲言有監管制度保證善款運用,老紀翻查更發現,單是過去五年,便有近7億元的賑災基金撥款,是屬「不能監管」之列。

立法會財委會今天早上將召開會議,討論撥款1億元注資至賑災基金,以援助四川雅安地震的災民。區區1億元的捐助,對庫房水浸的香港政府來說,猶如九牛一毛,更何況港人一直以慷慨樂助聞名,而在無情天災下,惻隱之心更是人皆有之,故商議撥款本來只是義不容辭更不容「遲」的程序。但事到如今,撥款申請卻可能隨時遭到滑鐵盧,以至如即使最終獲得通過,也極大可能是因為建制派全力護航有以致之。

事實上,多個泛民政黨已表態拒絕對撥款輕易放行,其中工黨已表明反對;民主黨昨晚就建議,政府向非政府組織撥出1000萬元,由他們向災區提供支援,政府如拒絕建議,該黨將投反對票;公民黨就指會提出動議,要求有關震災撥款只供在香港註冊的救援機構申請,否則會反對撥款;人民力量更聲言,不排除以「拉布」阻止撥款。簡言之,泛民政黨雖然原則上支持撥款,但實際上都質疑善款用不得其所。

翻查近年政府向賑災基金注資的撥款申請,幾乎獲立法會議員跨黨派大力支持【表】,098月,政府為支援台灣風災災民,提出向賑災基金注資5000萬元,當時議員唯一的「反對聲音」,是認為政府大手筆援助內地,有先例可循,但援助台胞時金額卻大減,有「厚此薄彼」之嫌。另在2010年夏天,甘肅省泥石流令多個城鎮受災,政府同樣向立法會申請向賑災基金注資5000萬元,再撥予甘肅省政府支援災民,多個政黨均支持外,有議員更認為5000萬未必足夠,「提醒」政府如有需要,應盡快再向立法會申請加碼。

何以才不過數年時間,對賑災撥款態度竟出現180度轉變,泛民的取態實跟民意轉向大有關係!

根據now新聞台的互動民調,至昨晚有七成二人表示反對政府撥款一億賑災,16%指有疑慮,支持的只得12%;另《南華早報》也在網上進行相關民調,結果更非常一面倒,多達九成二人反對立法會通過撥款,7%受訪者雖同意但就認為要有附加條件,認為應無條件通過的僅得1%

其實,港人的善心實不用懷疑,英國慈善援助基金會(Charities Aid Foundation)去年底就公布「2012年世界行善指數報告」,香港人的行善指數在全球146個國家及地區中排第19位,雖然較前一年度下跌8位,但仍穩佔東南亞地區中的首位。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港人從過去踴躍捐款,卻忽然變成今次不單拒絕解囊,甚至勸人一同拒捐?背後原因,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恐怕已在無意間提供了答案。

林鄭月娥昨日被問到市民對今次捐款到四川有不同意見時,表示香港一向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內地發生天災,香港經常也會動員提供協助,以往亦有先例。實情可能是,因為有了「先例可循」,便成了港人對捐款卻步的最大緣由。

須知道,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港人對賑災及支援災區重建不遺餘力,官方民間就分別投入逾百億元,然而善款並沒有被好好運用,最經典的例子之一是,在災後由港府及教聯會各出資200萬元重建的綿陽紫荊民族中學,在使用僅一年後,竟以所在地要改建作豪華商場及住宅為由而被拆卸。此外,有部分重建學校及醫院質量亦不達標,例如蘆山初級中學,近日在地震中再次受損,牆身竟被發現夾雜發泡膠,儼如是另類的豆腐渣工程,而屬援建重點工程的省道303映秀至臥龍段,工程因規劃失誤,不斷受暴雨及泥石流破壞,令道路拖延至今仍未完工。

有理由相信,這些「先例」令港人擔心捐助不單未能幫助災民,更隨時被內地地方官員中飽私囊,又或被內地缺乏監管的機構自肥。

而為釋除公眾的疑慮,梁振英及林鄭月娥昨先後開腔,指政府一直都有向立法會交代賑災撥款如何使用,政府更發聲明交代綿陽紫荊民族中學的「善後工作」,就是當地已把收取了的200萬元回撥港府。

然而,有關說法恐怕只能反映,港府的監管一直都是力有不逮。必須指出,綿陽紫荊民族中學的個案實是由於被香港傳媒揭發,港府在受壓下才向四川當局要求解釋,否則事情早就不了了之,也令所謂的監管形同虛設。更何況,大家幾曾從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賑災撥款使用報告中,披露香港官員查找出內地重建項目有多少問題和不足?

不認不認還須認,監管畢竟「難為情」。林鄭月娥昨日就坦言,捐款賑災不能向四川省政府提出特別要求以及如何運用,變相承認了這個問題的確存在。

老紀翻查賑災基金近年的撥款,發現在08年初,因貴州及湖南等地雪災,基金曾申請了2.5億元撥款,其中2.1億元隨即電滙予貴州、湖南及廣東省韶關三個省市政府;同年四川地震,3.5億元撥款中,有3億元直接撥予中央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老紀昨在網上搜尋「中央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卻一無所獲,得到的結果,已是今次因應地震而成立的「新抗震救災總指揮部」。

問題來了,當年的指揮部是否已被解散?而當時的3億元又如何運用?就算內地提供了說法,是否可信,大家心中有數。及至2010年,政府又申請1.5億元撥款,當中1.2億元即直接撥給旱情最嚴重的廣西、貴州及雲南省政府去,同年甘肅省泥石流災害,申請的5000萬元,賑災方式亦同樣以直撥地方政府進行。屈指一算,這些善款便多達6.8億元。

以上例子似乎都反映出,賑災基金把大筆資助轉交受災地方政府,實是一貫做法,但現時林鄭已表明不能向地方政府提出特別要求,那又何以能確定善款會被適當地運用?

本來,在大型天災後,由地方政府統籌救災資源,可謂最有效率的方法,奈何內地官場貪污問題幾成結構性問題,以至最有成效的做法竟會令人覺得是最有問題的做法。而根據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就指四川災情非常嚴重,必須加快審批撥款,但如果撥款並非交予當地政府,而是提供給不同的非政府機構申請,這些機構多進行「二線救援」,即主力作善後工作,現時賑災基金仍有約5000萬元儲備,要應付這些機構的申請實綽綽有餘(05年南亞海嘯,當年基金只撥出了2200萬矣)。

《聖經》中的《馬太福音》第2412節如是說:「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如是觀之,港人今次拒捐,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不過,老紀深信,只要有保證和監管的機構作呼籲,港人仍是樂意慷慨解囊的。

金針集 : 「家是香港」彈舊調 「公民參與」竟不提


政府開展名為「家是香港」運動,運動昨天揭幕。具體操作是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領導一專責委員會,再統轄包括「活力香港」、「潮流香港」、「關愛香港」及「清新香港」四個工作小組,再調配包括10個政策局、6個政府部門,以及約170個民間組織,舉辦不同活動。目的十分簡單,就是增加社會凝聚力、推動關愛互助團結精神,為香港注入「正能量」。

這類凝聚香港運動,自殖民地時代已見,始自70年代的「香港節」。到80年代初的「清潔香港運動」,雖是以清潔為主題,但內裏也滲出以香港為家的思維,例如1992年時的清潔口號便「香港是我家 清潔齊參加」。

昨天「家是香港」活動尾聲,林鄭月娥又和一眾官員高歌一曲《獅子山下》。

2002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引用《獅子山下》作為當年財政預算案結語,特區政府不時有意無意高舉「獅子山下精神」,如同呼籲市民「無懼」眼前困局和艱難,不問緣由責任,彼此和衷共濟便可跨過難關。

這種精神絕對可取,但問題是3020年前的社會,經濟和社會仍在發展階段,「捱一捱」確可還有出頭天。但2013年的今天,香港已是成熟型經濟社會,不論社會結構、氛圍已有翻天覆地變化,再用同一思維「凝聚大眾」,效果會如何?

就是執導《獅子山下》的前廣播處長張敏儀,在去年受訪時也指:「不可能叫大家一直捱、一直努力,現在社會狀態不同,向上發展空間減少,除了一般人的團結努力,同時要有昔日平等的出發點,一個公平競爭環境……現在的年輕人遇到很多樽頸位,是否仍在公平競爭做起點?若然不是便要提出問題,是否制度、社會風氣或政府的問題?現在不是團結努力便足夠,故不要搵『獅子山下精神』作為藉口。」

最簡單的演繹,即使是「家」,也由以往傳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變得更加平等、更加透明,就是父母也不再是一言堂,也要顧及子女感受和意見。而香港社會,亦由以往殖民地時代的「諮詢式民主」(consultative democracy)轉移到「公民參與」(civic engagement)的層面。

20077月中,如同「政府智囊」的智經研究中心,發表委託香港大學進行的公民社會研究,名為《從諮詢到公民參與——優化香港政府決策及管治之道》,內裏強調傳統公眾諮詢已失效,有必要加強「公民參與」。

報告當時提出八項建議,加強公民參與,例如借調政務主任到公民團體工作,又反過來邀請公民社會人士到各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另外又建議政府培育「政策企劃人」及「政策中介人」,以拉近政府與公民社會的想法及期望。

雖然意見可行性也被部分學者質疑,但大抵上報告肯定政府應進一步「廣開言路」,以至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其後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也反覆大談「公眾參與」。

回望過去,當五年前政府已開始想思考如何加強「公眾參與」,而今天的「家在香港」運動只包括全城清潔運動,甚至連香港隊例行球賽也東拼西湊納入旗下,市民看到的這個「家」,恐怕只是一而再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