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今天這政治悶局,把市民都「悶出鳥來」。在中共的虎視眈眈下,一群商賈為既得利益而助紂為虐,一班宦官、奴才被「閹割」後唯命是從,連一向被視為「反對派」的議員也四分五裂,各有懷抱,被中共聰明地分化了還懵懵然繼續在明爭暗鬥。在這種氛圍下的特區,市民又可以做甚麼?
年年遊行示威,次數有增無減。維園至中環、金鐘至西環,行得人又累、喊得喉嚨作痛,心情是沉得深不見底。事後中共依然霸道、宦臣依然照推惡法、市民依舊水深火熱。一個極無奈又不得不參與的困局,還待何日見青天?
筆者相信市民第一件必須正視的問題是:中共已成功種票種人種官,這股惡勢力已迅速膨脹。假使我們甘做「順民」,屈服於財雄勢大的建制派下,不聞不問;甚或加入建制,與狼共舞,撈點油水,並非不是一種可選擇的「苟且偷安」取態,亦可以與時下一眾「醒目」仔女一樣,瞞心昧己地為虎作倀。但是,當夜闌人靜,捫心自問時,人性和良知自然地湧現,又會否羞愧得無地自容?而披着羊皮的虎狼狐狗之輩,終有露出猙獰面目的一天,屆時噬臍莫及矣!
眾所周知,中共治國六十二年多,殘殺的中國人民多於所有世界大戰喪生人數的總和,中國人權狀況已惡化至自己的人民在自己的國土要避入別國大使館來保命的荒謬絕倫境地,即使經濟怎樣「起飛」、部份市民怎樣「富起來」,這樣的國家,又怎能怪責有高達六成半的中國人吶喊「來生不做中國人」!我們能不警醒,起來行動嗎?
特區這塊中國領域內唯一尚有少許人權自由的土地,市民也還可以跑出來表達對社會現況的不滿。可悲的是,市民到今天還看不到明朗前景。最近的立法會「拉布戰」不但凸顯了議會內建制勢力的恐怖,更讓市民感到泛民分裂的無奈。可恨的是民主黨諸公一方面認同「拉布」是議會抗爭的手法,另一方面卻以「他們不是同路人」為由,不參與這次「拉布戰」,把「對人不對事」的偏執謬誤發揮得淋漓盡致,還高高興興與「剪布」者握手,是圓滑的「禮貌」作風驅使?還是潛意識地贊同「剪布」,深慶「拉布戰」終結?這種處事待人作風,還敢信誓旦旦自稱「反對黨」?
所以,我們必須正視的第二個議題是:對立法會這批所謂「泛民」議員,必須重新評價,下一輪的投票,必須眼睛雪亮,把一眾「奴才」、「投共」和「職業」議員摒出議會,讓敢言敢為、真正為民請命的朋友進入議會,特區也許還有一線希望。
特區政局固然險情處處,但市民不要忘記我們的「七一精神」,再看看捷克、埃及、中東、緬甸,甚至中國烏坎,人民的團結始終是有力量的。「五二七」的遊行剛完成,我們期待着「六四」和「七一」的來臨,大家選擇在沉默中爆發,還是在沉默中死亡?
顧鴻飛:梁振英的獨裁傾向
因為一篇報道,特首辦正式發表聲明,指摘《蘋果日報》「影響人心」,羅范椒芬對此事的解釋竟然是「好明顯指摘緊梁先生」。且不論《蘋果》有沒有報道公眾關心的消息的自由,單就這句話看來,便明白羅范椒芬的意思,原來「指摘梁先生」是不允許的,會「影響人心」。
梁振英是不可指摘的,這是甚麼話!梁振英是上帝嗎?是偉大領袖?區區一個候任特區首長,不過是六百多個選委經中聯辦操作才選出來的,根本得不到全港六百多萬市民的授權。他坐上這個位置,應該謙恭自守,「夾起尾巴做人」,以真誠為市民服務的心態,以一點點的政績來取得市民的信任。市民對他的要求,他應該耐心聽取;市民對他的批評,他應該虛心接受;市民認可了他的工作,他應該慶幸;市民不認可,他應該深刻反省,甚至鞠躬下台。
現在他還沒有正式上任,就已經老虎屁股摸不得,立法會不乖乖通過他的政府改組計劃,他已經嘖有煩言,傳媒報道他不喜歡曝光的消息,他更要指摘。他已經獨裁者上身,以為香港這麼一個小地方,六百萬個艱難搵食的小市民,隨時可以讓他為所欲為。
通常獨裁者都有一些共性:一是以為自己英明神武,群眾都是流氓,需要他指點迷津;二是容不得不同聲音,誰敢擋道必去之而後快;三是急於建功立業,推行他的政策不遺餘力、不擇手段;四是性格強橫,敢為天下先,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梁振英與羅范椒芬性格有相似之處,兩人一拍即合。在競選期間,已經一副大有為的戰鬥格,及至勝選,更有改天換地捨我其誰的豪情,所以雖未上場已經到處開闢戰場,主動出擊,姿態撩人。
香港不是大陸、時代不是文革、梁振英不是毛澤東、羅范椒芬更不是江青,他們在這裏不能一手遮天,想要怎麼幹都可以。香港有立法會,雖然還不能說有充份的代表性,但始終是民意的集中反應;香港還有自由傳媒,秉承普世價值的傳統,仗義執言責無旁貸,梁、羅二人想顛覆香港的傳統價值,還得先過香港人這一關。
通常利益令智昏的人辦蠢事,特首辦出這麼一份聲明,以為可以嚇倒傳媒工作者,他們不知道,民眾有時偏偏是與自以為神勇的政客對着幹的,你越是強勢,我越是不賣賬;壓迫越甚,反抗越大,你不做這種蠢事,我們或許還「懶懶閒」,你挑戰市民的良知,等於鼓勵我們對你更挑剔。
梁振英未上台,獨裁的陰影已經籠罩過來了,仗着有中央撐腰,中聯辦做後盾,梁振英授意,羅范椒芬出手,這樣的特首辦聲明陸續有來。香港人最好的辦法是「當佢冇到」,甚至變本加厲,更把他們看緊一點,橫挑鼻子豎挑眼,對他甚麼都看不慣,甚麼都指摘一番。
要知道,政府既是民眾的僕人,僕人就要看主人的臉色行事,要是主人要對僕人畢恭畢敬,聽教聽話,那成甚麼世界!用溫家寶的話說:「是人民養活你們,你們看着辦!」香港納稅人養着特區政府首長和他的班子,我們便要說三道四,你受不了就回家種花養魚,不要進這個熱廚房!
梁美儀﹕五馬分屍實死局?
候任特首梁振英為爭取在七一前通過政府架構重組,日前承諾在「經過實踐、積累經驗後」,會就政治委任制作中期檢討,並提議對官員設獎懲制度。只是一個先實踐、後檢討的承諾,是否就足以讓大家安心收貨?
特首曾蔭權在2007年成功連任後,主推擴大政治問責制度,新設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兩層政治架構,豈料是否能持外國國籍、薪酬過高等問題,令這班問責新丁在爭議聲中上場。為息民憤,曾蔭權承諾就副局長及政治助理薪酬及表現作中期檢討。兩年多來,社會普遍認為副局及政助表現未如理想,但「過了海便是神仙」,
2010年政府公布中期檢討結果時,力挺各副局長和政助表現「整體上符合要求,能有效地支援相關司局長履行職責」,最後建議他們全體凍薪,便當向公眾作了交代。夠荒謬了吧!
市民大眾吃過這些所謂檢討的悶棍,是否仍然會天真地相信先實踐後檢討這些走精面的說辭?
既然梁振英不斷說要開誠布公,向市民公開透明地解釋他的施政理念及政策,他又何苦要三番四次撰文或公開發言,反對立法會各個事務委員會更詳細討論改組建議,更質疑這是「拉布」的一種?這做法與他聲稱的開誠布公施政作風,完全背道而馳。
不少官場中人自身也對架構改組安排心存疑慮,例如將來新設的文化局長,按建議應直屬於新設的副政務司長,哪局長將來又是否要向上司的上司,即政務司長負責?當政務司長與副司長意見相左時,局長應聽命於誰?有官員謔笑,若新架構下各職位權責不清,5司14局隨時淪為「五馬分屍實死局」。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