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6月1日星期五

鍾庭耀﹕候任特首民調的差異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529日發表新聞公布,指出候任特首梁振英的民望大幅下跌。翌日報道中,不少傳媒提到有關調查結果與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明顯不同,部分傳媒更加尋找專家解讀。

筆者一貫的做法,是盡量不去評論其他調查機構的調查,避免角色衝突。當然,要在香港找尋一個可以評論民調方法而沒有角色衝突的學者專家,實在談何容易。進步社會的做法,是透過業界公認的守則或評議組織,由業內人士審議或評論有關問題。

香港沒有這些專業組織和守則,不利民調的專業發展。香港可以如何啟動有關發展?世界民意研究學會即將在香港舉行的周年大會,或許有所啟示。有關會議將於61416日在香港大學舉行,是世界民研學會第一次打破60多年來的傳統,離開歐洲和北美,移師到「第三地區」舉行年會,是民研領域的國際盛事。迄今為止,已經超過200名國際學者專家報名參加,發表論文超過150份。規模之大,近年少見。學會已經開始接受本地報名,名額大概50名,由港大民研究計劃全權主理。

根據世界民研學會的專業操守,學會成員有責任保護公眾免受魚目混珠的「研究」所誤導或利用,最佳方法莫過於在調查報告中羅列所有調查方法和資料,供用者評審。在「陽光政策」下,近期關於兩大民調的差異,應該不難理解。

1)中大調查的日期是52124日,樣本數目836人,而港大調查的日期是51824日,樣本數目為1001人。

2)中大調查的相關題目為「梁振英已經當選為新一屆行政長官,你有幾支持佢做特首呢?係唔支持、普通,定係支持呢?」及「我懐想問你對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鮋一鱓評價。以0分為最低分至100分為最高分,50分為合格,你會畀梁振英整體表現幾多分呢?」而港大調查的問題則為「假設明天選舉特首,而你又有權投票,你會唔會選梁振英做特首?」及「而家想請你用0-100分評價你對候任特首梁振英既支持程度,0分代表絕對唔支持,100分代表絕對支持,50分代表一半半,你會畀幾多分候任特首梁振英呢?」

3)中大上次調查的日期是42325日,而港大上次調查的日期是5310日,再上次調查的日期是41723日,與中大上次調查的日期相若。

兩個調查的分別,除了是問卷用詞不同之外,最重要的,是調查的頻率和區間也不相同。從港大的調查得知,如果比較梁振英在41723日期間,至到5310日期間,再到51824日期間的民望變化,可謂大幅度先升後回。如果只看第一和第三點,變化就不見了。兩項調查的比較,除了可能是「蘋果與橙」之外,還包括了區間數目的問題,算是一條簡單常識題吧。

上述分析,完全沒有涉及個人喜好和主觀評論。不是因為沒有優劣好壞,而是因為筆者不宜參與有關價值判斷。他朝一日,如果真的需要進行有關判斷的話,最好都是交由業界成立的專業組織進行審議,比較合適。在此之前,就讓各路英雄各說各話好了。

作者是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