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信報社評:貨幣直接兌換 中日戰略共贏




中國外滙交易中心宣布,人民幣兌日圓於本周五(六月一日)起,可直接兌換交易,不僅有助降低兩國貨幣的交易成本,減少金融機構的結算風險,也標誌了中國改進滙率形成機制,銳意走出與美元掛鈎的金融體制,為人民幣國際化邁出新一步。

過去,人民幣兌日圓滙率的中間價,是根據人民幣兌美元滙率中間價及美元兌日圓滙率套算而形成,今後則按照直接交易的「莊家銀行」報價來制訂。明顯看到,人民幣兌日圓直接交易,可減少對美元的依賴程度,也可以弱化貨幣交換受到美元滙價變化的影響。

然而,從外滙交易中心的資料看到,逾九成外滙交易均以人民幣兌美元為主,其他貨幣交易疏落,流動性不高。在這種條件下,即使人民幣兌日圓直接交易,預料初期交易量不會有重大變化,因而價格的形成也未必最有效率。可以說,在目前階段,戰略的意義更為重大。

自金融危機後,中國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迅速,短短兩年間,香港離岸市場規模,從不足一千億元人民幣,發展迄今約六千億。與此同時,中國更有把人民幣離岸市場「分流」在新加坡和倫敦「多線」發展的戰略安排。

基 於香港、倫敦和新加坡都積極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東京作為金融中心城市,顯然不會拱手放棄爭取競爭優勢之機。去年十二月,日相野田佳彥訪華,中日同意加強 金融合作,到本周五正式落實人民幣兌日圓直接交易,這項決定,無疑也包含了日方有意推動東京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的戰略考慮。財相安住淳昨天更不諱言,此舉 可加強東京金融市場的活力。

對中國來說,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是金融危機後國際金融體系醞釀改革,加上中國經濟必須盡快轉換發展模式所引發。

為 了消除人民幣國際化依賴「升值」來支撐,四月中,中國擴大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浮動區間,如今再增加人民幣直接兌換的「貨幣對」,與國際主要貨幣的日圓直接交 易,對增強人民幣的「海外需求」,走向國際化的確具有實質作用和戰略意義。可以看到,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改革,當前走出了重要兩步。

去年,中日貿易額約三千五百億美元,絕大部分均以美元結算。如今實現貨幣直接兌換,可以減少外貿企業的滙兌成本和風險,然而更深層的意義,在於中日兩國在貨幣合作上,開啟了一個發展突破口。

中 日兩國經濟規模逾十一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約百分之十八,也為東亞區兩大經濟體,人民幣和日圓都致力以東亞地區作為貨幣區域化的目標。但在當前美元主導的 國際金融體系下,無論人民幣或日圓都難以單獨在區內與美元爭一日之短長,要替代美元更不切實際。若兩國貨幣競爭,充其量只能取得東亞區內美元「獨霸」囊括 後的微小餘額,形成「合則兩利、鬥則兩害」的理性合作誘因。

如今人民幣和日圓直接兌換和交易,相信可就日後的貨幣合作,包括滙率安排、穩定兩國貨幣滙價、金融市場建設及流動性支持等各方面,建立起進一步合作的基礎。可以說,兩國貨幣直接兌換,走向合作之路,符合中日兩國金融發展戰略的利益,各取所需,營造「雙贏」。

日圓成為美元外,人民幣直接兌換與交易的第二種主要國際貨幣,顯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向前再走出一步。從貨幣合作角度觀察,人民幣與日圓作出突破性的直接交易、直接進行滙率定價安排,不僅為日後兩國貨幣與金融合作開創契機,也對東亞區域貨幣合作邁出了基礎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