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

果欄﹕歌頌乳房?



文 阿果


這個星期,世界在轉,男女在變。

黎棟國在應對記者提問時失言,勸年輕女性「少飲酒免被姦」,群眾嘩然,傳媒追打;國際影星安祖蓮娜祖莉主動撰文披露,早前接受兩邊乳房切除手術,以防患上乳癌,報章紛紛讚揚她是「新時代女性」、「母親典範」,「決定勇敢,值得鼓勵」。鞭撻權威的父權主義,力捧明星的女性主義……香港媒體、市民大眾、婦女組織,許久沒有如此同心同德過。

由於老師避重就輕,課程悶而不談,香港人要學男女之別,許多時候,都只能靠閱讀(八卦雜誌)和觀察(TVB劇集)。對於性別議題,香港人的觀念,從來停留於「香港社會日漸進步,男女地位日趨平等」,結果談到性別,香港人往往多講心領神會,少搞沉思批判——中年婦人迷信醫學美容,是因為她們「愛靚唔愛命」,死命討好伴侶;商場女廁出現人龍,是因為女人執著姿整,好說是非……然而,這個年頭,兩性議題日益繁複,市民大眾、大眾媒體要反應夠快,解答疑難,唯有靠兩套行之有效的「理論標準」。

黎棟國 橋下徹 遙遙呼應

第一,道德論。它堅持天地有正氣,做人處事要順從常識,合符傳統,為大局覑想;男的要打拼天下,指點江山,女的要聽教聽話,溫柔忍耐。雙方做好本分,現代社會方可平穩進步,人類文明方可繼續存活。

黎棟國顯然是道德論的信徒。他相信,要避免受襲,天下女生都應該身穿樽領上衣,宵嚴戒酒,嚴守貞節。這種說法,又與大阪市市長橋下徹最近的「慰安婦有必要存在」言論,遙遙呼應。在他們心目中,女性是次等公民,她們存在,為的是配合男性。毋須看西方媒體眼色,牛頭角順嫂都能夠分辨,這是victim blaming。結果,媒體大義凜然,邀請婦女組織發言,窮追官員不捨,為廣大女性討回公道。對於這次媒體取態,順嫂拍爛手掌。

媒體市場論 語不驚人死不休

然而,許多人又突然遺忘,大眾媒體一向都是道德論的始作俑者——雜誌封面報道「男人恥辱」陳山聰「軟飯成空」、「入贅失敗」後的苦;博客勸告社運女生參與遊行集會,當戒用斜揹袋,改穿鬆身上衣,以免引人犯罪;報章逐一點評各大娛樂圈BB,看誰乖巧溫柔,聽話可愛,是男人的夢中女神……這個年頭,緊守傳統,替社會造男造女的,經常都是大眾媒體。

道德論堅守崗位,維護傳統,但始終過於沉悶、流於常識。講性別要講得引人注目,大眾媒體靠的是第二種「道理標準」﹕市場論。它貼近現實社會,徹底擁抱市場,看重受眾口味;它不介意性別議題是否有實質意義,但只要大眾愛看,它定必投眾所好,落力鑽研,不奇不問。愈驚人的奇觀,愈無厘頭的問題,愈有市場價值——於是何韻詩被問「既喜歡女生,會否考慮變性,藉此結婚」;於是一眾娛圈玉女不斷被追問「是否處女」、「何時失身」;於是娛樂版記者反覆預測下一個(在熒幕)被強姦的花旦是誰……「語不驚人死不休」,是市場論者的頭號信條。

港媒詮釋:安祖蓮娜棄女性特徵?

這個星期,安祖蓮娜祖莉在《紐約時報》撰文,披露自己為了預防乳癌,早前接受兩邊乳房切除手術。她既是國際影星,其自白又與全體女性健康有關,大眾媒體關注留心,是理所當然。然而,翻開媒體報道,又發現這篇名為My Medical Choice的文章落入香港傳媒手中,竟然變成了單一版本﹕安祖蓮娜敢作敢為,為了當好母親,遂犧牲外表,擱下女性美的象徵,切去雙乳,成全健康。報章讚安祖蓮娜「取健康棄外表」,有新時代女性的特立獨行態度,值得仿效;最追捧父權社會的《東張西望》訪問娛圈中(女藝人)對事情看法,主持結語說,安祖蓮娜是女性心目中的英雄。因應市場需要,媒體突然化身女性主義者,我看不慣。

更重要是,翻看網上原文,我發現這一次媒體的詮釋過了火位——安祖蓮娜並沒有「切除雙乳」,反而是動手術抽出可致癌的乳腺組織,然後再進行重建。也就是說,她並沒有放棄媒體眼中的「女性特徵」,眾人口中的「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在此事上,並不存在。甚至乎連安祖蓮娜在文中也說﹕I feel empowered that I made a strong choice that in no way diminishes my femininity——女性特質,對於安祖蓮娜而言,仍是首要考慮。不過在香港媒體的報道中,這元素卻被集體忽略,結果造成「身為藝人也敢放棄美貌,換取自身健康」這個吸引讀者的美麗誤會。

安祖蓮娜決定做這手術,確實勇敢;她為讓更多女性早日處理乳癌這個計時炸彈而先行自爆(秘密),也是公眾人物的典範。然而,本地傳媒捉錯用神,佯裝女權分子,將她推舉為新女性代表,也未免過分誇張。一邊指摘派對女星穿得密實,一邊為安祖蓮娜(疑似)切去乳房而歡呼,香港媒體,繼續隨(市場)風搖擺,左右逢源。

捧得愈高 為了摔得愈狠

媒體是雙面獸,左手執覑道德天書,右手擁抱市場理論,兩手交叉運用,結果有時將女性捧上天(每年的三八與母親節),有時將她們狠狠摔在地上(一年剩下來的三百多天)。甚至你我明瞭,有時捧得愈高,不過為了摔得愈狠——傳媒之所以愛將娛圈乖乖女封為玉女,為的不過是他日撕破其真面目時更有戲劇效果。

還好安祖蓮娜不是香港女星,否則我們肯定會看見娛記終日追問她「日後裸露會否有壓力」,又或者問畢彼特「手感是否有變」。天方夜譚?連「你會否考慮變性從而與心儀女生結婚」也問得出的香港媒體,有什麼做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