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政府說不》(No)這齣得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拍的雖然是八十年代智利變天的情況,情節、內容卻偏偏跟香港當前的政治氣候相當呼應,卻偏偏很切合香港的時代脈搏,實在很值得所有志切推動民主向前走特別是準備參與「佔領中環」行動的市民、學生、政界人士好好觀賞。

今天香港的處境跟八八年的智利相當類似。北京當權者承諾了讓港人在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但京官的想法跟皮諾切特集團差不多,他想要的是一場可控制的選舉,想要的是一個聽話的特首,選舉過程則不過是合理化的過程,藉以掩飾北京操控的黑手。此所以北京以及那在香港的代理人梁振英不但不肯盡早為特首普選作準備,並且不斷提出些新的障礙及難題,例如要特首候選人符合「愛國愛港」之類難以界定的標準,例如把提名過程變成篩選過程等。顯而易見,港人正面對智利人民當年的困境,正處於民主來臨前的巨大陣痛,近在眼前的普選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
然而,就像智利反對派及人民一樣,我們不能因為當權者的詭計及高壓而放棄,不能因為北京及建制派擁有大量資源及優勢而退縮,我們必須相信人民的力量及選擇,必須讓人民參與爭取的過程,更必須讓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參與。事實上,單單是批評或譴責當權者,當權派的失誤已不足以喚起市民的熱情與決心,爭取民主的行動需要更具創意,更突破及有新鮮感。幾位學者、社運人士提出的「佔領中環」行動體現的正正是這份創意與新意。試想想過去幾十年的民主運動都沒有這類大規模公民抗命行動,都未試過放手發動群眾參與抗爭,今次「佔中」實在別樹一格,並讓北京及建制派陣腳大亂。
當然,北京及建制派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手握權力及國家機器,大有可能像皮諾切特那樣以各種手段威脅抹黑滋擾發動及參與「佔中」行動的人,藉以削弱"say no"的力量,藉以嚇退想參與的市民,近期北京官員及傳媒密集批評「佔中」行動,特區政府警察部門「低調」拘捕「佔中」義工都可清楚看到當權者的黑手正慢慢伸出來,想扼殺行動及逼退參與的群眾。
為免北京當權者奸計得逞,為了爭取期待已久的當家作主權利,我們不能也不應被當權者的文攻武嚇逼退,我們並需要更廣泛展開「佔中」行動的宣傳及輿論準備,好讓更多市民了解「佔中」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好爭取更多市民投入「佔中」行列。只要有足夠多的市民對不合理、不民主的方案"say no",二○一七特首普選便不會是塗脂抹粉的鬧劇,而是人民意志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