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5月15日星期三

盧峯: 處長無膊頭 特首無腰骨




稍稍看一下南丫島海難家屬的公開信都不難感受到他們的怒意與憤憤不平。家屬在信中狠批海事處處長廖漢波先生享受高官待遇卻為市民埋下致命陷阱,到海難發生後又推搪卸責。家屬說:「如此處長既沒肩膊擔當責任亦無腰骨敢於承認,我,驚訝於如此泯滅良知之人竟是一處之長!」用上無腰骨、沒肩膊以至泯滅良知等重話,家屬的怒意可說透紙而出,也非常罕見。

然而,家屬感到無比憤怒不是沒有原因的,也不是一時意氣,而是一次又一次失望促成的,是公義不彰、有冤無路訴的結果。

去年十月一日南丫島海難震驚中外,奪去了三十九條性命,令一個又一個大好家庭破碎,再也難復原貌。失去至親的海難家屬要擺脫海難的陰影,要從傷痛中復元並不容易,心靈的傷口只怕永遠也難以癒合。能讓家屬稍稍安慰的是政府公正、妥善的調查海難因由,確定事故的政治、行政及法律責任,懲處所有疏忽、失職、失責、犯錯的人,還死難者一個公道。

盼了又盼,等了又等,政府委任的海難調查委員會終於發表調查報告,找到了不少造成多人死亡的原因,包括南丫四號座椅容易鬆脫困住乘客,船隻沒有按法例配備兒童救生衣,作為安全裝置的「水密門」不存在,船員人數不足……等。從這些原因可以看到,海難之所以造成大量乘客死亡,跟海事處人員在檢查船隻時敷衍了事,馬虎失責有莫大關係。海事處人員在出席調查聆訊時前言不對後語,證供粗陋失責更讓家屬及公眾感到當中涉及大量隱瞞及諉過他人的做法。而既然調查報告明白無誤的點出了海事處及政府對海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屬以至公眾自然希望處方及政府最高層承擔責任,承認錯誤,公開就事件致歉,並全面調查海事處管理上、處理上的漏弊。

誰知道自從調查報告在四月三十日公佈以來,不管是作為特首的梁振英或負責交通運輸的局長張炳良都不肯為海難承擔責任,都不願就慘劇正式向家屬道歉。在上星期的特首答問大會上,梁振英一再被議員要求他為政府部門監察不力道歉,要求他說一聲「對不起」,但梁振英依然拒絕,只是打官腔說政府高度重視海難,又會積極跟進之類。長期身處海事處管理層,對種種行政、監察失誤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海事處處長廖漢波同樣麻木不仁,報告發表以來都在左閃右避,既不願面對批評,也不肯承擔責任,難怪家屬在信中批評他「無肩膊、無腰骨」。

更令人不安的是,當家屬及市民都期待政府高層對海事處的工作來個全盤檢討及整頓時,特區政府卻決定只由海事處進行內部調查,由該處的一位副處長負責。

先不說「自己人查自己人」可能出現的偏袒與不公正,單單看到海事處各級人員在事故調查中的推諉與混帳表現已令人信心全失。再加上該處的文件紀錄一塌糊塗,職員作供時又往往為了保護自己或同事而胡說八道,由海事處作內部調查根本不會有甚麼好結果,甚至可能變成一場掩飾過錯與責任的鬧劇。

應該看到,海難事故調查及檢討是為了糾正缺失,改善海事處的管理與監察,提升海上安全。現在政府任由海事處「自己查自己」,令檢討形同兒戲,令市民繼續面對海難的風險。這怎不令市民及海難家屬憤憤不平,怒火中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