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多少人出席六四集會,是民主派中的本土派和大中華派分庭抗禮的指標。
去年六四燭光集會參加人數創歷史新高。今年人數或會減少。以錄取媒體名言製圖的博客朗思連續製作五幅圖呼籲支持民主的本土派不要參加支聯會主辦的六四燭光 集會,提出「支聯會諸君,別了,我們在這裏分手」,網上有不少連年參加六四集會的網友響應。作家陶傑在周一的商台節目中說,今年中共最頭痛的,是「有一班 意識港獨的香港人根本唔認自己做中國人,……佢哋認為八九六四係中國人自己的事。……如果唔覺得係『同胞』,大家冇血緣之近,就會選擇唔去六四晚會囉。由 中共眼中來看,如果今年六四燭光會由去年15萬人(應為18萬),變成1萬5千人,你都咪話唔驚?咁可以證明香港獨立意識極之濃厚。兩害相權,如果我係中 共,我會想多啲人去六四紀念會。」
支聯會今年以「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平反六四,永不放棄」作為紀念活動的主題。強調「『愛國』的定義不是由當權者判斷。人民願意推動民主,維護自由人權,是『愛國愛民』的最佳體現。」
對於六四,海內外都已經有明確的評價,在大陸民間其實也已從網絡中有基本認識,不存在平反問題。講平反六四,主要是要求中共官方對六四重新評價,因此是對中共提出的要求。有人認為,提出平反六四本身,就意味承認貪腐殘民的中共政權。
實際上,近年中共官方對民間議論六四的關防也鬆了。今年1月17日趙紫陽逝世8周年,有逾百民眾前往趙紫陽故居拜祭,記者和民眾在現場基本未受阻攔,顯示 官方對這議題較以往寬鬆。八九民運因胡耀邦去世而起,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去世24周年,中共官方《解放日報》和《人民日報》下屬的《環球時報》等媒體 紛紛發表了紀念和頌揚胡耀邦的文章。而往年中共對這一天比較忌諱。這一不尋常舉動,引發外界對習李新班子釋放「平反六四」的揣度。
去年六四燭光集會參加人數創歷史新高。今年人數或會減少。以錄取媒體名言製圖的博客朗思連續製作五幅圖呼籲支持民主的本土派不要參加支聯會主辦的六四燭光 集會,提出「支聯會諸君,別了,我們在這裏分手」,網上有不少連年參加六四集會的網友響應。作家陶傑在周一的商台節目中說,今年中共最頭痛的,是「有一班 意識港獨的香港人根本唔認自己做中國人,……佢哋認為八九六四係中國人自己的事。……如果唔覺得係『同胞』,大家冇血緣之近,就會選擇唔去六四晚會囉。由 中共眼中來看,如果今年六四燭光會由去年15萬人(應為18萬),變成1萬5千人,你都咪話唔驚?咁可以證明香港獨立意識極之濃厚。兩害相權,如果我係中 共,我會想多啲人去六四紀念會。」
支聯會今年以「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平反六四,永不放棄」作為紀念活動的主題。強調「『愛國』的定義不是由當權者判斷。人民願意推動民主,維護自由人權,是『愛國愛民』的最佳體現。」
對於六四,海內外都已經有明確的評價,在大陸民間其實也已從網絡中有基本認識,不存在平反問題。講平反六四,主要是要求中共官方對六四重新評價,因此是對中共提出的要求。有人認為,提出平反六四本身,就意味承認貪腐殘民的中共政權。
實際上,近年中共官方對民間議論六四的關防也鬆了。今年1月17日趙紫陽逝世8周年,有逾百民眾前往趙紫陽故居拜祭,記者和民眾在現場基本未受阻攔,顯示 官方對這議題較以往寬鬆。八九民運因胡耀邦去世而起,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去世24周年,中共官方《解放日報》和《人民日報》下屬的《環球時報》等媒體 紛紛發表了紀念和頌揚胡耀邦的文章。而往年中共對這一天比較忌諱。這一不尋常舉動,引發外界對習李新班子釋放「平反六四」的揣度。
六四屠殺的主導者大都已去世,在世者也因老去而不再有左右政權的能量,在此情況下,當前中共領導人,並不介意民間或半官方議論六四,只是名義上還不好公開平反而已。
但是,若說平反六四會帶來中共政改,則恐怕這個因果關係已經幻滅。因為中國由「紅二代」接班,現更由鄧小平的孫子鄧卓棣任廣西平果副縣長,顯示「紅三代」 也會接班了,中國似已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世襲體制」,和北韓的金三代其實無大差別。BBC拍攝北韓紀錄片,稱北韓是「一個由死人統治的國家」。中國政治上 其實也差不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變相世襲、權貴、貪腐三位一體的統治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平不平反六四,都不會帶來政改,更不要說會帶來民主了。
對香港來說,二十多年來六四集會期盼的改變是:平反六四──中國政改──中國民主──香港民主,這個希望的軌迹已不能成立。
至於支聯會提出的「愛國愛民」,想重奪「愛國」話語權,用意良好,可惜脫離了香港現實。「國」實際上已經被「黨」綁架了,在香港講愛國均藏有愛黨的含意。 至於「民」,則香港人接觸到的自由行之民,不是炫富就是刁鑽,也絕不可愛。正因為香港人特別年輕一代,已不可能「愛國愛民」,於是才有本土民主派的興起。
作為對二十多年前一樁暴行的譴責,參加六四紀念活動還是有意義的。以「永不放棄」來表示香港人的持續關注,也是應有之義。但提出以平反六四來「建設民主中 國」,並要以此來爭取香港民主,則並不實際。與香港人目前關注的中港矛盾、蝗災也基本無關。六四集會,不會有龍獅旗,而這旗幟所代表的年輕人大概也要「在 這裏分手」了。過去講薪火相傳是平反六四、爭取中國民主。今天香港需要薪火相傳的,是聚焦於持續不屈不撓地爭取香港民主。未必是獨立意識,而是體現民主不 能靠賜予。本土派即使六四不參與,7.1仍要上街,未來的佔中也一定不缺席。
但是,若說平反六四會帶來中共政改,則恐怕這個因果關係已經幻滅。因為中國由「紅二代」接班,現更由鄧小平的孫子鄧卓棣任廣西平果副縣長,顯示「紅三代」 也會接班了,中國似已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世襲體制」,和北韓的金三代其實無大差別。BBC拍攝北韓紀錄片,稱北韓是「一個由死人統治的國家」。中國政治上 其實也差不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變相世襲、權貴、貪腐三位一體的統治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平不平反六四,都不會帶來政改,更不要說會帶來民主了。
對香港來說,二十多年來六四集會期盼的改變是:平反六四──中國政改──中國民主──香港民主,這個希望的軌迹已不能成立。
至於支聯會提出的「愛國愛民」,想重奪「愛國」話語權,用意良好,可惜脫離了香港現實。「國」實際上已經被「黨」綁架了,在香港講愛國均藏有愛黨的含意。 至於「民」,則香港人接觸到的自由行之民,不是炫富就是刁鑽,也絕不可愛。正因為香港人特別年輕一代,已不可能「愛國愛民」,於是才有本土民主派的興起。
作為對二十多年前一樁暴行的譴責,參加六四紀念活動還是有意義的。以「永不放棄」來表示香港人的持續關注,也是應有之義。但提出以平反六四來「建設民主中 國」,並要以此來爭取香港民主,則並不實際。與香港人目前關注的中港矛盾、蝗災也基本無關。六四集會,不會有龍獅旗,而這旗幟所代表的年輕人大概也要「在 這裏分手」了。過去講薪火相傳是平反六四、爭取中國民主。今天香港需要薪火相傳的,是聚焦於持續不屈不撓地爭取香港民主。未必是獨立意識,而是體現民主不 能靠賜予。本土派即使六四不參與,7.1仍要上街,未來的佔中也一定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