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

紀曉風: 反國教科力量潰散 罷課勢似胎死腹中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由上月鬧至頂峰,至少9萬家長走上街頭反對開科;然而隨着保釣、立法會選舉相繼逼近,輿論慢慢減少對國教科的注視。更嚴峻是時間不等人,不足兩星期便開學,屆時全港小學都可以開辦國教科,向莘莘學子開始洗腦教育。

原本反對團體一度祭出「罷課」大旗,一旦事成勢必令教育局進退兩難,大增談判撤回籌碼。但老紀得知家長對罷課相當有保留,既希望教師帶頭,又確定自己子女即使罷課也要回校上課,務求減少對家長影響。家長立場堅定,更是多數,令教協及學生組織學民思潮也要緊隨。上月底9萬家長上街高呼「撤回」,成為最強反對能量,如今卻擔心運動影響子女留在家中,罷課極大機會拉倒。反對國教科前路,隨時出現「成也家長,敗也家長」的窘局。

還有兩個星期多便開學,不同學校都已登出招聘廣告,聘請國教科老師或教學助理。本身是田家炳中學校長的中學校長會主席阮邦耀,昨天出席電台節目,談到中學校長會的立場。他指校長會已去信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不贊成把國教科獨立成科,亦認為國民教育是透過親身體會情感流露,毋須鎖定在課堂內教授。

他又指中學校長會提倡,當局設立國民教育敏感課題的公開教材庫,由公眾訂出敏感的課題,包括六四和李旺陽事件等,同時建議教師如何教授,讓他們可以安心向學生講解這些課題,學生亦可作自我批判,以保證課堂質素。

可是談到罷課問題,阮邦耀說中學校長會不贊成罷課,認為未有迫切性,又認為需要精簡教學指引,應以德育教學作為主線。成立於1964年的中學校長會,會員近400人,幾乎全港所有官津中學名校的校長都是會員,會方立場幾乎代表全港學校行政層立場。其實,早有教育團體對罷課相當冷淡,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早前指現時的學校教育已滲有國民教育,他不覺得國教科有洗腦成分,認為罷課須提出理據,還以「學校不應捲入政治爭議中」,反對罷課之意,呼之欲出。

國教科勢必在9月殺入全港小學,難得729反國民教育大遊行後累積一定輿論支持,加上臨近選舉,國教科議題成為不少論壇的重點。從運動發展來說,一場大規模群眾活動如罷課出現,勢必把這場反國教科運動推向高峰。然而一度醞釀的罷課行動,如今看來只聞樓梯響。

協調教師、家長及學生的團體「反國民教育大聯盟」昨晚開會討論開學後行動,教協及反對國教科的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都派員出席,初步擬定9月初會有行動,具體 行動詳情到周四才有正式公布。代表教協出席會議的教協教育研究部主任張銳輝認為,罷課必須得到公眾認同,否則不會是反對國教科最好方法。他指仍然諮詢家長、學生,以及教師對罷課的態度:「現在開始老師陸續返校開會,很多課程問題都是現時才決定。」

由於開辦科目的學校可獲政府資助50多萬元增加資源,而不少學校已刊登廣告聘請任教國教科的老師或教學助理,眼看國教科勢在必行,但張銳輝就向老紀表示即使開學,國教科上馬,不代表學校已開始洗腦教育:「學校現時有德育及公民科,無話你請咗(國教科)老師就不能教德育及公民科教材。」他指教協現仍然協調各方,罷課只能說是「不排除的方法」。

作為全港最大的教師工會,教協不可能不知罷課的威力。1972年政府降低文憑教師入職起薪點,甚至企圖把教師排除於公務員薪酬體制。當時教協剛成立,而且也是六七暴動後僅五年,社會彌漫對工會敵視以及對群眾運動的戒心,但當時教協依然成功組織罷課,並成功迫令政府讓步。不過,時至今天,罷課只聞樓梯響,箇中原因實是家長對罷課並不支持。

事實上,有辦學團體以家長利益為由不贊成罷課。香港佛教聯合會是最先表明不會響應罷課的辦學團體之一。佛聯會學務總主任李少鶴曾表示,香港不少父母屬雙職,須長時間工作,若子女留在家中不上學,對家長影響很大。在facebook「國民教育關注組」的專頁上,有家長就指反對國教科是「持久戰」,認為罷課效用有限:「按目前形勢,政府是不會退讓。要退729已足夠。」留言家長坦言擔心學校以行政手段影響同學,「比方要求學校記錄哪些學生參加了罷課及反映在成績表的出席率,這足以影響學生操行分。」

老紀向關注組發起人陳惜姿請教,她坦言在未有罷課細節前,難言支持,「係罷課?定罷教?罷一天?定罷一節?」她指關注組未有那麼強組織力,要求家長讓子女罷課,「好像好早以前有人說去圖書館,但現時知根本不可行,學生亦未必明白點解他自己不上這課。」陳惜姿亦承認,即使罷課亦應要同學回校,「返學總好過唔返學……會不會是良心老師罷教更好?」她亦強調下月3 日開課日不是撤回死線,認為學校仍有時間做開展期,不一定今年要開科。

教師未表態,家長和學校擺明有保留,但原來學生都未必支持。學民思潮 召集人黃之鋒坦言,罷課要獲得公眾認同,「試過有工會搞罷工,搞完連個工會都解散」,他又舉回八九民運期間,香港不同大學發起罷課運動,「八九年一樣要返學,無人話過罷課等如不返學」明顯地他對罷課立場,亦受家長要求影響。從運動本質看,群眾運動是最終能令政府屈服的一着,罷課是其中一個選擇,然而現時罷 課與否的重心,好像由「應否罷課」轉移到「會否對家長有影響」,結果令如日方中的力量漸漸冷卻,會否最終令國教科成功暗渡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