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

信報社評:日本經濟牌制韓 東亞合作現裂痕



日本政府昨天宣布,準備讓因獨島(日稱竹島)主權之爭召回國內的駐南韓大使重返南韓。與此同時,野田政府擬打「經濟牌」,以金融手段反擊南韓總統李明博登上獨島的「挑釁」,此舉不僅令目前島嶼主權之爭塗上一層「經濟戰」硝煙之味,更使東亞區域經濟合作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李明博本月初登上獨島後,日本反應激烈,除了召回駐南韓大使、取消財務大臣原定赴南韓開會之行、推遲本月底舉行的日韓部長級會議外,在前天內閣會議上,野田 政府更擬對南韓施以經濟還擊,計劃不延長十月底到期的日韓貨幣互換協議,也不再購買南韓國債,隱隱然把島嶼主權之爭的交鋒擴至經濟領域。

按照日韓去年十月達成的協議,兩國通過貨幣互換,加強金融安全合作,兩國可以互借美元,貨幣互換規模達七百億美元。一旦日方不再延期,後果便意味若爆發新金融經濟危機,南韓國內出現資本外逃,韓圜將可能受到衝擊,再遭當年亞洲金融風暴般的蹂躪。

可以說,島嶼主權爭端,衝突的交鋒範疇伸延至經濟領域,是一個危機升級的強烈信號。

上周,香港保釣船到釣魚島宣示中國主權,成員登島後遭日方拘捕,國內多處爆發反日示威,提出罷買日貨,以貿易、關稅、旅遊等經濟手段,向日本施加壓力的公眾 輿情,呼聲可聞。如果日本率先以經濟手段反擊南韓,勢必把區內島嶼主權之爭推向一個從經濟領域擴延出去,最終逼向武力衝突的臨界點。

日本若將經濟恫嚇付諸行動,也明顯改變目前島嶼主權爭端的博弈秩序。照發展形勢看,即使日方不再延長日韓貨幣互換協議、不買南韓國債,對南韓眼前經濟的實質性破壞力有限,但此舉卻為正在推進中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構成新障礙。

很明顯,在全球經濟區域合作的大趨勢下,歐洲和北美的經濟一體化程度已經很高,但東亞區域共同發展合作卻進展緩慢。

從二○○四年十一月第六次中日韓首腦會議通過《中日韓合作進展報告》,到今年五月三國領袖同意本年內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期間經歷了近八年。六月份在 東京舉行第一次磋商會議,前天在青島召開了第二次會議,會議在島嶼主權糾紛陰影下進行,看情形,正式啟動談判所需的準備,迄今仍未達成一致共識。

即使最終達成啟動談判的共識框架,若然大家未能消除敵意,同床異夢,在自貿協定上各自向對方提出更多嚴苛要求,大刀闊斧削減對方可以獲得優惠的項目,談判勢必事倍而功半。

目前,中日韓GDP總量達到十五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百分之二十,佔東亞GDP九成,規模超越歐盟,但三國之間的貿易量只佔三國對外貿易總量不足兩成。因此,建立中日韓FTA,實現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的自由流動,對各方都有利。

很明顯,近年中國崛起,由日本主導東亞發展的「雁行模式」已成過去,但區域共同發展,由於區內缺乏公認的主導國,並有領導權之爭,致內部合作凝聚力一直不足。如今日本擬對南韓施以經濟還牙,撬動雙邊關係的穩定性,衝擊到雙方合作的戰略選擇。

可以說,中日韓三國之間的互信,在島嶼主權之爭和海洋權益矛盾激化下不斷減少;在美國積極介入,美日及美韓軍事合作強化下,猜疑則愈來愈深,使本來已凝聚力 不足的區域結構,如今顯得更為脆弱,合作出現新裂痕。若日本「玩火」,耍出拒絕日韓貨幣互換協議續期等手段,則東亞經濟合作發展,恐怕最終更有倒退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