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候任特首梁振英還未上任已四處放火,從當選翌日高調拜訪中聯辦,到一刀切喝停私家醫院接收雙非孕婦,再到委任非香港永久居民陳冉為候任特首辦項目主任,連串做法有違常規常理,但並未引起輿論、市民的持續關注,渾然不覺一國兩制、法治精神、行政倫理等已被擺上烤架,溫水煮蛙的「英治」時代早已開啟。
雖然有部份泛民議員、部份網民,關注西環治港,關注梁振英未經行政和法律程序喝停雙非嬰,關注梁振英延攬非永久居民加入政府的法律、行政問題,但建制派顯然視若未睹,多數市民顯然不以為意,甚至對梁振英喝停雙非嬰的「果斷」表示讚賞。
法治與民粹,雖非天然對立,但政客要拉抬民望時,民粹之路顯然比堅守法治之路易行。或許,將來會有更多的市民讚賞梁振英的港人港地政策,渾然不覺市場原則已被出賣;或許,將來會有更多的市民樂呵呵地接受北京為挺梁而送給香港的禮物,渾然不覺他們的選票已被買起;或許,將來會有更多的傳媒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保梁局」或「保唐局」,渾然不覺已將第四權的責任踩在腳下;或許,將來會有更多的政界人物接受西環對香港立法會選舉的「方向性睇法」,渾然不覺已把一國兩制踩在腳下。這不正是梁振英和西環所期望的效果嗎?
對梁振英上任之前踐踏市場、行政、法律原則的行為,政界、傳媒、市民雖有反對的聲音,但基本態度是觀望,實際上是縱容。雖然有媒體人士倡言以「不合作運動」對抗「英治」,但應者寥寥。這或者不是理想的鬥爭手法,但社會的冷漠令人不期然想起德國神學家馬丁.內莫勒( Martin Niemoller)所說:「當納粹逮捕共產黨員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當納粹逮捕社會民主人士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人士。當納粹逮捕工會主義者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主義者。當納粹逮捕我時,已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不難想像,梁振英就職後,溫水煮蛙的火會越來越猛。一個負責的政黨,一位負責的政治人物,一家負責的媒體,都不應因顧忌民粹反應或
9月立法會選舉的選票,坐視香港核心價值被蠶食,坐視一國兩制加速終結,坐視梁振英把重慶模式搬到香港。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針對民怨最重的治安不靖、道德崩潰、貧富不均等問題,任用自己的親信打黑唱紅,大舉借債加速經濟發展及建設政績工程,在兩三年時間內樹起個人聲望,但原有的問題並未解決,只是被掩蓋或轉移了視線。
對梁振英漠視行政、法律程序的政策決定、任人唯親唯私,立法會有責任追究;對陳冉一類的共青團、共產黨不計薪酬加入港府,傳媒有責任追蹤其生活開支、追蹤其在西環或北京的脈絡。香港有香港的社會問題,但香港也有香港的核心價值,不能移植脫離民主、法治程序的重慶模式,不能容忍踐踏行政、法治程序的民粹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