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左派覺得,做人「有型」的表現,就是罵戴卓爾夫人。
抨擊戴卓爾夫人,是一種時尚。他們指今日華爾街市場的貪婪,皆因戴夫人當日之「私有化」;而且,戴卓爾夫人執政時,作風一言堂,獨斷獨行,一點也不「民主」。
這兩條罪名,對於思想淺薄的人,聽來很有道理,其實都是垃圾。戴卓爾夫人打擊工會,自由市場政綱,從不隱瞞,再次大選,講得明明白白,她沒有用軍隊政變上台,沒有用白色恐怖維持統治。她贏得共三次大選,每次都是大勝。
這個女人上台,因為一九七七年的嚴冬,工會罷工,垃圾堆積。經濟癱瘓。首相卡拉漢,是個平庸的領袖,全國人心思變,這時戴卓爾夫人出來了,民選上了台。
抨擊戴卓爾夫人的人忘記了:她是民主選舉產生的首相,她從不諱言:國家病了,她要用重藥來醫治。她認為:「英國病」症狀之一,是凡事都要「共識」。戴卓爾夫人最厭惡「共識」這個詞,她說過:「我不反對共識,只要是在我的主張之下的共識(As long as it is
a consensus behind my convictions)。」
戴卓爾夫人「專橫」,沒有錯,選民既然選了我,我的政綱主見、我的性格,你我都清楚。選票給我「獨裁」的權力:打擊工會、福克蘭之戰、不理會愛爾蘭共和軍囚犯在獄中絕食至死,戴卓爾夫人的「強硬」,領取了光明正大的民主執照。
如果戴夫人那一套是錯,那麼一九九六年,保守黨下台了,工黨執政,工黨的貝理雅,完全可以推翻戴夫人那套極端的自由市場經濟,恢復國有企業,讓工會復活,但是貝理雅沒有──他以戴卓爾夫人的傳人自居,進一步讓銀行借貸泡沫化,而貝理雅十年,英國選民還在享受着所謂「戴卓爾主義」留下來的花紅。
但是泡沫消費,絕不是戴卓爾夫人的政見,她反對濫借貸買房子,反對信用卡,反對先花用未來的財富,她是老一輩人,她主張儲蓄和務實。貝理雅的一代,包括英國的左翼知識份子曲解戴卓爾夫人的思想,自己在泡沫裏撈吃得飽飽,直至二○○八年,美夢破滅,今天,這伙王八蛋覺得自己沒半點責任,都是戴卓爾夫人把他們教壞的。
世上豈有這樣的道理?不懂得二十年來社會歷史的人,才跟在後面罵這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