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紀曉風: 一度感恩戴德港人稱卓爾 幾番前途崎嶇殖民憶夫人




她,曾在保守的帝國中,成為近300年來第一位的女首相;

她,曾在經濟困難中,以爭議手法挽救了古老的帝國;

她,在最意氣風發之時,企圖守住古老帝國的小小殖民地,最終卻徒勞無功。

她,就是屹立英國政壇逾30年的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

戴卓爾夫人身處英國,但開啟香港前途談判序幕;她決定把香港交還中國,影響數百萬港人一生。她曾經信誓旦旦,指涉及香港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及《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在97年後繼續有效,令恐共港人以為有不變的希望。踏入回歸後十六年,鐵娘子仙遊之時,三位經歷過戴卓爾夫人和香港結緣的時代見證者,為這位替港人命運簽下重要一章的政治領袖,作出最後的評價。

被英國首相卡梅倫形容是英國自二戰後最出色的女首相,戴卓爾夫人的死訊卻顯得格外低調。傳出其死訊的是網上政治網誌,消息由其生前發言人核實,喪禮亦不會舉行國葬。戴卓爾夫人離世,對港人亦分外有特別意義。因為,關於香港前途的談判,是由她到訪北京而正式揭開序幕。

戴卓爾夫人在1979年上台,此前因為一系列國內緊縮經濟政策,以及強硬處理愛爾蘭共和軍絕食事件,令她民望暴跌。但阿根廷軍在19824月進軍馬爾維納斯群島(即英國口中的福克蘭群島),身為首相的戴卓爾夫人即時要求英軍應戰。戰事持續兩個月,英軍奪回福島。戰事燃起英國人的愛國熱情,戴卓爾夫人民望即時急升。

戰事結束後三個月,她到訪北京,是第一位在職英國首相訪問「新中國」。乘着打勝仗的威勢,外界估計,她在北京和中國領導人談香港前途問題時,會取得甜頭。事實上,在訪華前後,戴卓爾夫人指三條涉及香港地位的條約,在九七年後繼續有效。

當時只是大學一年級生的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直言,戴卓爾夫人的說法,的確帶給當時一部分港人希望,以為英國有可能延續其管治,「事實上當時有民調顯示,過半受訪港人,希望英國能繼續管治香港」。

但從現時已公開資料顯示,中方對收回香港態度堅決。早在戴卓爾夫人上台的同一年,時任港督麥理浩已訪華,當時鄧小平已表明決意收回香港。到戴卓爾夫人訪華時,她先和時任總理趙紫陽會面,指沒有英國,香港繁榮不再,但趙紫陽明確指出主權和繁榮之間,主權先行。她翌日再和鄧小平見面,戴卓爾夫人提出「條約有效論」,指三條涉及香港地位、於清朝訂立的條約,繼續有效。但鄧小平即場指出北京不承認三條「不平等條約」,也表明主權問題沒有妥協空間,更表示一兩年後中方會自行宣布收回香港計劃。

鄧小平的強硬態度,令一心希望保住香港的戴卓爾夫人意想不到,這也許可以解釋到,她為何步出人民大會堂時摔了一跤。這一跌,也令香港股市大跌。戴卓爾夫人其後就轉赴香港,安撫港人。當時剛成為立法局議員的周梁淑怡憶述,戴卓爾夫人向兩局議員表示,中英雙方都有共識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周太又認為,戴卓爾夫人已盡力而為,「英國畢竟是個法治國家,不能當那三條條約不是東西,不能無視99(九十九年新界租約)那個年限;加上中國決心好強,鄧小平態度強硬,她亦有其局限」。

周太指出,當時確有一部分港人擔心回歸中國,「香港是華人多數,心裏面都認同香港是中國人地方,回歸中國是好自然。但另一方面我們被英國管治多年,已有行之有效制度。所以是擔憂多於文化差異。」中英雙方首次交鋒不歡而散,但雙方依然繼續就香港前途問題一直談判,由8210月一直到836月,但會談陷入膠着狀態。

英方代表團團長、駐華大使柯利達後來擔心時間愈推愈後,令英方失去香港前途的主動,於是建議戴卓爾夫人作出重大讓步,放棄堅持三條條約的有效性。曾有名言「You can turn if you want to, but the lady is not for turning」的鐵娘子,最終接受政治現實,致函北京表示只要中英雙方談判結果為港人接受,她會向國會建議把香港主權交回中方。

成名憶起這段歷史,認為英方某程度食言:「83年時談判不順利,港元大跌、超市搶購潮(老紀按:當年連廁紙也被搶購),英國政府才公開承認以治權換主權不切實際,距離戴卓爾夫人訪華近一年時間,但事實上她應明白中國決意收回香港。」

八十年代曾任《文匯報》駐英記者,又曾採訪前途談判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戴卓爾夫人當年的「三個條約有效論」是殖民地官僚的期望控制手段。他質疑麥理浩79年訪華時已確知中國要收回香港的決心,到81年更修改英國國籍法,限制港人赴英權利。他認為,英國展現到的,都是談判技巧而已。

不過,他慨嘆,英國由「條約有效論」到「主權換治權」,策略先硬後軟,按形勢轉變策略爭取最大利益,「雖然最終失去香港,不是最多最好的結果,但英方依然在香港爭取到很多利益,例如新機場財務安排。反觀中方,卻沒有因為給予英方眾多利益,而獲得香港人認同、好評」。劉銳紹又認為,前途問題談判時,中英雙方都因為自身利益,拒絕港人參與,又同意拖慢香港民主進程,雙方都對港人不公。



金針集 : 林煥光證推國教屬中央政治任務

有些事,不認不認還須認,因為縱使曾被多番否認,但當時間沖淡了警覺性,一個Freudian slip(佛洛伊德式說漏嘴)的出現,隨時足以翻起事實的真象,以至揭出被粉飾的真相。

筆者所說的,是去年在全城被熱議的國民教育課程,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昨日一番疑似「說漏嘴」的講話,不單揭示推行國民教育科實是來自北京的意思,並同時反映上至特首梁振英,下至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不停掛在嘴邊的「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之說,根本只是用來矇騙港人的語言偽術。至於已明存實亡的一國兩制,更恐怕是再次被公然踐踏。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昨日在理工大學一個有關教育的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如是說:「The SAR government's recent setback in the battle for national education would probably be found much more seriously in Beijing than in Hong Kong. To most of us, it is just one of those controversial local issues that weaken the administration fail to push the header. To Beijing, it probably represents a major political setback in the party effort to reining a spoil and lost child.」(為免有人轉移視線,指說話被斷章取義引用,筆者遂把整段英文發言原文紀錄,同時作簡單翻譯:「特區政府在國教一役遭挫折,北京較香港視之為更嚴重的事情。對很多香港人來說,這只是特區政府未能成功推行一項具爭議的政策,對北京來說,是代表一個重大的政治挫折,認為香港是被寵壞和迷失的小孩。」)

林煥光說漏了嘴的話帶出了三大重點,包括:第一,特區政府實視推行國民教育科是一場戰役(battle);其次,是原來梁班子推行國教科失敗,在北京的看法,是代表重大的政治挫折;最後,就是北京以此評價香港(市民),原來是「被寵壞和迷失的小孩」。

首先,任何政策絕不可能毫無爭議,故行之有效的行政及管治方式是着重公眾參與,透過諮詢及協調等過程,以取得一個獲多方認同的平衡點。惟原來在國教科之中,政府卻視之為「戰役」。須知道,戰役中有的是敵對交戰雙方。以此理解,當時政府實是深知推行國教科是個「與民為敵」的決定。

至於原來北京對特區政府這次施政失敗,是視之為一次重大的政治挫折,筆者在此必須先指出,根據《基本法》第13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礎上,自行制定有關教育的發展和改進的政策,包括教育體制和管理、教學語言、經費分配、考試制度、學位制度和承認學歷等政策。」該條文的最大意義,正是明文肯定特區政府在教育事務及相關政策上,享有絕對的自主權,是在「一國兩制」之下不應亦不能被內地干預的內部事務。

而如果林煥光所言屬實,便是反映北京在香港推行國教科一事上有「踩過界」干預之嫌。須知道,特區政府因反對聲音太大而收回政策早有前科,前朝有擴建堆填區,梁班子下有架構重組等,卻未見有人「放風」指北京對有關議題有任何意見,卻何以獨獨是在國教科中心生挫敗感?

時間返回去年3月底,梁振英以689史上最低票數再挾史上最低民望當選新一屆特首,同文紀曉風事後撰文,披露梁振英獲中央支持而上台,實因他答允在任行肩負四大政治任務,包括推行國民教育、整頓香港電台、就23條立法,以及在政制改革中為普選特首設下高門檻。梁振英事後多次公開否認其事,然而事到如今,明眼人固然心中有數,而林煥光之說話,只怕是再次印證推行國民教育是「政治任務之一」。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是一個「政治任務」,北京才因此認為是一個「政治挫折」吧!

至於去年的728日,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第一場大型反國教遊行舉行前夕,回應有關政策時,曾稱「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並呼籲外界給予多些空間學校管理層,讓他們可以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同年98日,梁振英在宣布「變相撤回國教科」的記者會上,再次複述「教育歸教育」,同時稱「在撤回和不撤回之間有很大的空間」,以至堅決拒絕撤回政策。惟現時看來,原來整個政策從來都是源自北京的政治決定,萬眾一心為教育的教師因此被「蒙在鼓裏」,以為教育真的只歸教育,卻其實政策早被歸類作政治為先。

去年7月當國民教育爭議鬧得熱烘烘下,吳克儉忽然離港漏夜秘密訪京,進行兩日一夜訪問,期間被國家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會面一小時。他事後解釋,該行乃禮節性訪京,但外界一直相信他是被北京「照肺」,或最少是被「面授機宜」。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今年2月出版新書《爸爸媽媽上戰場》(該書原來呼應了政府的立場),踢爆在反國教運動期間,曾收到「中聯辦代表」邀約談判,本來兩大事件「死無對證」,林煥光現時這一番話,恐怕就成了最有力的鐵證矣。



云爾錄 : 學者:文憑試出題者「沒有文學根底」

第二屆中學文憑試主科昨日開考,當中中文科作文試題引起廣泛討論,不少考生都擔心自己會離題。然而,他們又有否想過試題本身都出問題?老紀就找來文化人陳雲點評試題,他指出三條作文題目,其中兩條都出問題。

今屆的中文作文試卷設有三條題目,讓考生選擇。其中第二題就是考生在網上最熱烈討論的題目,題目是:「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要求考生對此句的體會,以「成長」為題寫一篇文章。就題目而言,陳雲直言題目「唔得」,因為兩句「並不平衡」。

他解釋,句子的前半句是講述「被填滿的瓶子」,是西化句,後半句可為「化作火焰燃燒」。如果要對句的話,就應是「化作燃燒的火炬或蠟燭」,因前半句的「瓶子」是靜態,而不是動態的「火焰」。陳雲批評,「這不只是病句這麼簡單,而是沒有文學根底的人寫的試題」。

而第三題的題目是講述一位母親因為自己家的窗子不乾淨,誤以為是鄰居晾曬的衣服「污漬斑斑」。而在情景中,女兒聽到母親說鄰居洗衣服洗得不乾淨,「一言不發,走到窗前仔細打量,隨即抹掉窗上的灰塵,說道:『這不就乾淨嗎』」?陳雲指出,這一題雖然可以成立,「但例子是違反中國文化」,他表示,中文是要傳遞中國文化,但是這個試題則是「不孝」,因為「女兒不應該教訓母親,如果那是婆婆或祖母就可以」,他又指即使母親是糊塗,身為女兒都不可以「自作聰明」,說到母親好像「無知一樣」。

張建宗到工運第13天始說要爭分奪秒

貨櫃碼頭工運已經踏入第13天,但是勞資雙方仍未就工人薪酬問題進行任何一次的談判。昨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自己與勞工處正努力斡旋,希望可以盡快舉行和解會議,又指當局會爭分奪秒,希望大家給予時間及空間。可是,貨櫃碼頭工運都已經來到第13天了,工人都已經等了接近兩個星期,難道時間還不充足嗎?局長到工運來到十多天才說要「爭分奪秒」,亦未免來得太遲。

來得太遲總好過永遠不來,但工會就踢爆自44日清明節之後,勞工處都一直未有聯絡過工會或職工盟,如此「爭分奪秒」,難怪工人們都表示談判「仍然遙遙無期」。但是,政府、資方的冷漠並沒有澆熄罷工工人的決心及市民的關心,罷工基金截止昨天上午,總共籌得346萬元的捐款及來自多方的贊助,工會亦將再度發放罷工津貼,誓必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