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丁宏量: 戴卓爾夫人有破壞,無建設?




曾經有記者問戴卓爾夫人她從政生涯中最大的成就是甚麼?她說:「新工黨」。她憑一己之力完全改變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一整代人的意識形態。她一手打破了影響英國數十年的「戰後共識」,不單帶領英國走出七十年代後期「歐洲病夫」的困局,更令她的對手工黨不得不擁抱她所凝聚的一套管治哲學。然而,今日英國所面對的內外困局在某程度上其實是戴卓爾夫人執政十一年所帶來的後患。

打破「戰後共識」

在經歷過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及二次大戰後,英國人選擇了由艾德禮領導的工黨去重建百廢待舉的英國。在工黨治下,英國人逐漸對政府在市場上的角色形成一種所謂的「戰後共識」:政府應該透過將主要工業國有化及補貼去確保就業;政府亦有責任照顧國民從搖籃到墳墓的各種需要。在往後數十年,無論是工黨還是保守黨上台均無人膽敢挑戰「全民就業」及「福利國家」這兩條「戰後共識」的支柱。

然而,「戰後共識」為英國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及貿易赤字,一度要靠IMF出手拯救以避免英鎊大幅貶值。在這樣的背景下,戴卓爾夫人在1979年帶領保守黨勝出大選上台執政後立即削減福利開支及停止補貼企業以控制政府開支及通脹。但這一系列政策並未立即令經濟帶來起色,卻迅即造成大量職位流失,令失業率攀上戰後新高。由於打破了「戰後共識」,戴卓爾夫人及保守黨的民望在她執政初期大受打擊,在民調中甚至一度被自民黨所超越。

正當朝野各方均以為戴卓爾夫人將步保守黨前任首相希思的後麈,屈服於「戰後共識」,被迫轉呔之際,戴卓爾夫人力排眾議,在黨大會上發表著名的This ladys not for turning演說。在她的堅持下,英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再加上成功出兵在阿根廷手上奪回福克蘭群島,令她成功連任,正式宣佈「戰後共識」成為歷史。

戴卓爾主義種下禍根

面對「戰後共識」終被打破,躊躇滿志的戴卓爾夫人開始進一步全面改革英國。為了掃除改革的障礙,戴卓爾夫人先向一直視她為眼中釘的工會開刀,立法規定工會必須先經會員投票確認後才能進行罷工(相信她從未有想過阻止工會「介入」工運),以削弱工會權力。另一方面,戴卓爾夫人將在英國經濟中盤根錯節的各國有企業私有化,希望不單減輕政府負擔,更能提高企業效能,推動經濟。

雖然戴卓爾夫人的政策的確一度改善了英國經濟,為往後十多年的繁榮打下基礎。但與此同時,她的政策卻也為英國在金融海嘯後的困境埋下伏線。開放金融市場令英國金融業日益蓬勃,結果是英國經濟過分依賴金融業,再加上缺乏政府監管,令政府在金融海嘯後背負龐大的救市開支。

另外,伴隨私有化計劃而來的是製造業不斷撤離英國,造成產業空洞化,令後金融海嘯的經濟復蘇舉步為艱。而英國工業的式微更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由於改革後新增的金融及服務業職位集中在倫敦以及南部地區,大量位於英格蘭北部、蘇格蘭及威爾斯,以往依靠製造或煤礦業的社區長期陷入嚴重衰退,當地人難以在本地就業。結果不單是南北地區的貧富懸殊,更令位處邊陲的蘇格蘭及威爾斯人對倫敦政府漸見反感,助長分離勢力的發展,直接導致蘇獨運動的興起。

「有破壞,無建設」

有英國評論員說「你對戴卓爾夫人,不是愛死她,就是恨死她」。戴卓爾夫人離世後英國各方反應廻異。一方面,有大批因私有化政策而失業多年的前礦工表示要為她的死開香檳慶祝。另一方面,現任首相卡梅倫在悼詞中表示,戴卓爾夫人不單只帶領了英國,她更拯救了英國。

誠然,戴卓爾夫人的確將英國帶離「戰後共識」所造成的困局。不過她的政策亦同時導致金融海嘯及其後的困境。前自民黨黨魁阿什頓在BBC的訪問中表示,毫無疑問,戴卓爾夫人是一個成功的「破壞者」,摧毀了拖著英國後腿的「戰後共識」,但她卻是個失敗的「建設者」,未能成功為英國建立一套可持續的制度去取代「戰後共識」。這或許是對戴卓爾夫人較為中肯的評價。


丁宏量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括歐美各國政治,選舉及議會研究等等。

何雪瑩: 罷工、警權、外判、私有化 — 你不能不知道的戴卓爾夫人

工黨領袖文立彬為鐵娘子寫的悼文,道出英國左派對戴卓爾夫人有多五味雜陳。依然,名義上打著左派旗號的文立彬說,工黨對其大部分政策絕不認同,但今天風華正茂的英國三大黨黨魁,卻是不分左中右不理是否情願,都在戴卓爾夫人的陰影下成長。

對戴卓爾夫人的最深印象,始終停留在人民大會堂門外的一跤的香港人說懷念她的優雅身影,橫跨寬廣的歐亞大陸,我們未必了解她在老家做過的事。港人跟文立彬 一樣稱道鐵娘子堅定不撓的意志,但一名政治家的願景才真正決定他的高度。BBC言簡意賅:當戴卓爾夫人在1990年辭任首相時,11年半前她上任前夕的英 國面貌,對國人已是恍如隔世。

Big Bang

如果你還未忘記數年前雷曼和引發一連串金融海嘯, 你不能不知道戴卓爾夫人。
80年代大西洋兩岸兩個時代的大國,意識形態好比相濡以沫,列根和戴卓爾夫人攜身為新自由主義拉開布幔。80年代倫敦的世界最大金融市場地位被取代,更有 繼續被「邊緣化」之危;戴卓爾夫人認為是由於英國金融過度監管,手起刀落,19861027日從此以Big Bang之名載入史冊。

除了倫敦交易所棄用大叫、打手勢等傳統交易模式,以全電腦化取代等技術一夜改變,英國放寬一系列金融監管政策。30年化的大蕭條後美國訂立 Glass-Steagall Act,區分投資銀行和一般為小市民提供存款服務的商業銀行,防止商業銀行進行高風險炒賣。

戴卓爾的改革令大量美國資金流向倫敦這個投機天堂,對高風險投資張開雙臂。有英國經濟學家指,Big Bang正是英國投資銀行業務之始。美國人帶來投資銀行外,亦帶來「能者居之」(meritocracy)的企業文化,這本身打破英國名校和上流社會的裙 帶關係,卻產生極大的負作用:企業重視交易多於客人,短期利益代替長期合作,醉心每天從交易大撈一筆而非客人長遠利益。

金融業今日惹人詬病的巨額花紅,以公帑bail out參與投機破產的投資銀行,這些禍根正是當時種下。

公共事業私有化

如果你痛恨領匯這種不顧社會需要的公共事業,或者實行有加無減機制的港鐵,你不能不知道戴卓爾夫人。

二戰後英國百廢待舉,面對生靈塗炭,社會基建推倒重來,大量市民家園被炸成焦土,發生一次意識形態轉向:1945年工黨政府上場,建立一個「由搖籃到墳墓」(from cradle to grave)的福利政府。

戴卓爾決心扭轉大政府局面,將大量公共事業私有化:勞斯來斯、英航等私有化尚算正常,後來延伸至公共事業如電油、電力、鐵路甚至食水。保守黨政府一度打算 連郵政和公共醫療(National Health Service)亦打算出售,後來因反對聲音太大,保守黨擔心會在大選全軍覆沒才因此作罷。70年代末保守黨提出出售賺錢的國家事業原意是減少負債,後來 公共事業亦一併出售,對民生有直接影響。

工會一蹶不振

如果你同情碼頭工人一直被判頭和HIT剝削,你不能不知道戴卓爾夫人。

外判制度正是戴卓爾主張的新自由主義的重點,除了將工作外判更將責任外判。英國是傳統工業社會,工會力量強大,8485年一場煤礦工人罷工在戴卓爾夫人的強硬姿態下不但失敗,整個英國工會運動受創,從此一蹶不振。

1974年煤礦工人罷工把希斯領導的保守黨政府拉下台,戴卓爾面對罷工重臨決心不讓歷史重演。她在回憶錄說「我很清楚強硬左派,他們不擇手段,不惜代價將 英國變成馬克思主義社會」。她發表的著名演說,將罷工工人稱為「國家內部敵人」(the enemy within),比當時偷襲福克蘭群島的阿根廷這個「外敵」更難對付,更威脅英國本土自由。

當時保守黨政府下令關閉數十個虧損的礦場,政府囤積大量煤以作應付。當時的罷工並不如今天碼頭工人和平,不時爆發衝突甚至攻擊拒絕罷工的工人,並未贏得社 會多數支持,警察亦毫不手軟以武力上陣。去年底工人正式向英國警監會投訴,當年一場最大型、最暴力衝突是南約克郡警方設下的陷阱(博客薩基筆下的希斯堡慘劇,要負上責任者亦是南約克群警隊)。

政府不肯妥協,罷工曠日持久,一些家庭面臨巨大財政困難,工人沒有收入只好重回工作崗位,直至1985年二月尾的寒冬,逾半數工人開始工作。長達1年的對峙奪去6名工人、4名年青人和一位司機性命,11000人被捕,8000人被控。
風光一時的全國礦工工會(National Union of Mineworkers)的政治勢力從此一舖清袋,連帶其他工會亦無法抬頭。今天英國工人面對低薪長時間工作的困境,卻苦無工會支持,當年工潮陰霾並無因隨著工黨上場消散。

警權過大

如果你痛恨香港警方對付示威者和遊行人士使用不合理武力,極權過大,你不能不知道戴卓爾夫人。

希斯堡慘劇最近獲翻案,公開當年警察如何隱瞞暴力真相。始作俑者也離不開她。她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打擊工會、印刷工人示威等引發示威衝突,需要大量警力鎮 壓。一場於諾定咸的罷工爆發,戴卓爾政府向警隊下達命令,容許警方不擇手段破壞罷工,包括使用暴力,甚至派出MI5情報人員滲透工人。當年英國警隊有 「Mrs Thatcher’s Boots Boys」之稱,維持公眾秩序之餘,也維持政府的管治秩序和合法性。

於英國殖民地成長的我們,也許30年前每天追隨著中英談判,當時500萬香港人就這麼淪為旁觀者,任由鐵娘子跟老鄧角力,決定我們的命運。香港人懷念鐵娘 子可能懷念英國自麥理浩以降的善治,然而鐵娘子在英國執政11年,為英國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難以明白英國人對她為何又愛又恨。
有論者說,在國家債台高築的今天,將戴卓爾夫人喪禮外判,價低者得,才是對她的最高致意。

今天造訪倫敦,昔日衰落的碼頭London Docklands80年代末戴卓爾夫人領導的金融放任政策下,今天已搖身一變成Canary Wharf:玻璃幕牆的大廈落成,金融機構得益於租金優惠進駐,堂皇的摩天大樓之間是渺無人煙的荒廢空間,是入住率低、門禁森嚴,毫無生氣的河畔豪宅。戴 卓爾夫人的政治影響隨處可見,在Canary Wharf,也在受新自由主義影響至鉅的香港。

後記,寫於文章刊出日下午:誠然戴卓爾夫人接手的英國政府架床疊屋,經濟不景,英國在她治下緩慢復甦。可是其實增長沒有我們想像那麼一帆風順,並非印象中如此明顯;後來而且失業率升至雙位數字,貧富差距擴大。這種成效看來有限的救經濟,為英國帶來巨大社會成本,埋單計數賺還蝕,說不準。
戴卓爾夫人改革的背景跟香港大不同,我也無意說她是香港問題的元兇。文中將香港相提並論,只是想指出新自由主義的本質,不論國界,其實如出一轍。如果我們痛恨香港某些社會問題,稱許戴卓爾夫人前應該三思。謝謝各位指點。

延伸閱讀:
警方如何為罷工者設下陷阱:
http://bit.ly/UqUvpZ
Big Band對倫敦金融業是好是壞?:
http://bit.ly/s6Yzqh
戴卓爾夫人拯救英國經濟,失業率和貧富差距卻創新高,埋單計數是否值得:
http://ind.pn/YHuE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