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金針集 : 突破碼頭工潮困局 還看李卓人霍建寧



 
貨櫃碼頭工潮已踏入第16天,但仍未有解決迹象。

資方代表(即碼頭外判商)的表現相當奇怪,繼日前以「肚餓」食午飯為由,單方面中斷談判會議後,昨天表現更離奇。在會議中途,工人代表往洗手間及吸煙期間,外判商竟「不辭而別」。與會工人代表坦言,資方沒有展示充分誠意。

事到如今,如果繼續倚賴幾個外判商「懶懶閒」式「談判」(俗稱「hea談」),罷工只會沒完沒了。國際貨櫃碼頭(HIT)董事總經理嚴磊輝早前透露,罷工令碼頭每日損失500萬元,可見罷工解決無期,對該公司財務必會帶來壓力。

金錢損失之外,更有商譽問題。截至周三,貨櫃碼頭罷工基金最新累積數字已增至445萬元,反映大眾市民對罷工同情及支持。市民支持既來自對勞動階層的碼頭工人認同,亦同時覺得資方態度咄咄逼人。HIT自罷工發生後,一直示人以強,寸步不讓。嚴磊輝又每每失言、態度強硬,莫說工人,就是公眾對他已極度厭惡。本報創辦人林行止日前在其文章《盜臣遠勝聚斂之臣 增透明度以安人心》中,更儼如不點名的批評:「貪婪的臣子(現在當然是行政總裁總經理之屬)魚肉僱員(子民),除了中飽自肥,許能為主子帶來一點額外經濟利益,卻會敗壞主子的名聲、讓他留下惡名(為僱員、人民咒罵以至遺臭商業史),那比他們『盜取』主子的財富更差……」

為今之計,既為減低財政損失,更重要是挽回企業形象,HIT應派出更高級管理人員,取代外判商直接介入談判。畢竟,外界都明白貨櫃碼頭事務上,HIT的母公司和記港口信託才是真正「Big Boss」,HIT只是管理者而已。和記港口信託主席是霍建寧,這位「打工皇帝」的公眾形象較佳(起碼沒有嚴磊輝那麼差劣),而且他在和黃碼頭業務上角色及身份亦遠高於嚴磊輝,如能親自主導談判,必令公眾更有信心。

至於加薪安排,筆者曾略加運算,發現所涉款項實完全可接受範圍。根據職工盟多天來提供數字,現時罷工工友約450人,分別佔機手總數七成,以及八成的裝卸員工,兩個部門合共外判工共有600人。再把其他涉及碼頭運作的工人算進去,就大約等於1000人。

HIT提供數字,指這些工人平均工資約20000元,若加薪15%,即一名工人月薪增加3000元。以1000名工人計,每月額外支出約300萬元,一年計為3600萬元。3600萬元,可能只是嚴總經理的兩至三年薪金,更相比HIT母公司和記港口信託去年總盈利35.8億元,佔額只是1%

更何況,談判中更可引入管理學上「Grandfathering Clause」(祖父條款),意即現時外判工以談判後較優厚條件續聘,後來者則以另一套薪酬方法計算,可減低額外薪金支出對公司整體財務影響。

資方如有談判人選及方法,筆者相信勞方也有談判接受的可能。雖然職工盟屬下的工會,一直希望每更工錢增加100元,折合月薪約增加22%,但這水平,筆者相信必有下調空間。最基本理由是支持工人的一般市民,都沒有逾兩成加薪水平,為免失去輿論支持、大眾同情,加薪水平絕對可議。

與和記港口信託談判,對職工盟亦有利。回想2007年紮鐵工潮,不獲紮鐵商會承認談判地位的職工盟,雖然主導罷工,但無法直接談判,結果「成功爭取」的光環,最終竟然落在工聯會屬會(即建造業總工會)上。更重要的是,由建造業總工會談判出來的方案,只是日薪增加10元,並且規範了工作時間和確立工餘外小休時間,完全是付出和收成不符的「慘勝」。為免重蹈覆轍,職工盟的碼頭業職工會,亦有願意談判的動機。

勞工處經常強調勞資關係「互惠雙贏」,但現時由外判商為對象,勞工處居中調停的談判,即使不是拉牛上樹,也是牛頭不搭馬嘴。站在改善工人待遇、改好公司形象、改變勞資僵局的立場,雙方確須有直正「敗中求勝」的談判。所以,筆者嚴正呼籲,李卓人與霍建寧盡快牽頭展開談判,一方面為「工運歷史」奠定新的界石,另一方面為「良心僱主」立下好的榜樣。

云爾錄 : 民調「九成九市民」支持2017普選


關於引號(「」)的應用,根據現代漢 語,除了用來表明內裏的詞語屬概括性,也可用來表明當中的詞語有特別意思,例如這標題。而當民建聯本周初公布一個「引導性」民調,訪問了約千名市民,但當 中近七成屬50歲以上的受訪者,然後「騎劫」成「七成市民反對『佔領中環』」,老紀決定「東施效顰」,利用面書專頁來「民調一番」。

先旨聲明,有關民調未必經得起學術考驗,更沒有科學性可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出現重複投票。老紀昨在面書專頁上,向網民詢問:「大家是否贊成香港在 2017年有真正的普選,以避免『佔領中環』發生?」結果在截稿前,民調在可接觸的逾3.25萬人中,被逾6600人看過,最後獲1030人投票表態,回 應率為15.49%,以下為投票結果:1021人贊成在2017年有真普選;2人反對;另7人沒意見,姑勿論他們是希望有普選,還是不想佔領中環出現,總 而言之,香港原來是有「九成九市民」支持2017有真普選。而為令民調更有代表性,民調將繼續開放,歡迎大家繼續到老紀的面書專頁作表態。

譚耀宗亂解「普選」因不懂英文?

馬丁李柱銘早前談普選方案,一石激起千重浪,但他昨日既已收回說法,老紀也不欲多言,反而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日談何謂「普選」時,竟稱《基本法》未有定義普選,又指沒有定明普選是「普及而平等」,認為《基本法》中的普選只是「普及選舉」的意思。

查 《基本法》中沒有定義的事何其多,例如「香港」、「選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等,而其實何謂「普選」,恐怕只要不是目不識丁,應該不用別人解釋 也明白其含意了。當然,如果懂英文,再翻查《基本法》的Article 45,其意思更是一清二楚,所用字眼實是「universal suffrage」,即普遍的、全世界的、通用的選舉權及投票權。至於譚耀宗所以為的「普及」,英文只是popular罷了,兩者之別,一見瞭然。

電視節目「不」欣賞調查亞視「大豐收」

港 台公布「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全年首20位最高欣賞指數節目中,港台製作佔16個,是過去十年之冠,似乎反映其他免費及收費電視台的節目質素有失去欣 賞價值之情況。而獲最高欣賞指數的首三個節目,均是港台製作,分別是《火速救兵II》、《鏗鏘集》及《沒有牆的世界III》,而首十個節目排名中,只得排 第六的《星期日/二檔案》是來自非港台(無綫)。

最好的節目免費電視台幾乎無緣,但論差的排名亞視就成了「大贏家」。在80個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中,第7180位裏,亞視製作「囊括」其中九個。
如此看來,自然能解釋為何要求收回亞視免費牌照的聲音愈來愈高。而順帶一提,亞視的「ATV焦點」,通訊事務管理局去年接獲4.2萬多宗投訴,肯定是前無古人,更不願後有來者吧?

只准「官商運粉」不准平民送奶

林以諾牧師名為專訪實似宣傳咱們的特首的片段陸續有來,昨日一集,就提出可協助轉口奶粉到內地,期望可解決中港矛盾問題。查協助轉口奶粉到內地的提議,根本 毫無新意。當日政府提出要立下「限奶令」之時,老紀就訪問過經濟學者,早提出香港應擁抱商機,不應透過立法來「閉關鎖港」,奈何當時官員為順應民粹而當 「耳邊風」。

然而,咱們的特首現時提出有關建議,卻有既不合情也不合理之嫌。須知道,他多番強調為何要立下「限奶 令」,實是因為要先滿足本地需要,而出口奶粉就需要向當局申請出口證,如果政府批出轉口奶粉證,唯一前提,正是嬰幼兒奶粉現時在本地的供應已經不再緊張, 否則當局便有「官商勾結」之嫌,亦即「幫助」奶粉商出口,卻不容許水貨這些民間活動。相反,如果奶粉問題已經解決,按咱們的特首之前的說法,將會取消「限 奶令」,到時水貨活動重現,又焉需要當局協助轉口奶粉?有關說法,說到底,似乎又是在展露其語言「偽」術吧。不過,林以諾牧師並非專業傳媒工作者,自然不 懂如何分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