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9月11日星期二

盧峯: 土共和中聯辦才是真正敵人



立法會選舉結果着實令支持民主的市民感到失望及無奈。熱情的參與,最後階段的努力衝刺換來的是教人心碎的成績。多位泛民主派重量級議員落馬,直選議席數目減少,親中政團及建制派勢力大增。這些都讓人感到不舒服、不安。但除了失望以至不忿外,今次選舉還讓大家看到一個無情的事實,那就是中聯辦及親中政團操控選情的力量越來越大,越來越成熟,若果泛民主派及民間力量不團結一致,不為將來的選戰作更好的合作及準備,下一屆立法會選舉以至二○一七年的特首選舉勢將陷於捱打局面。

撇開議席上的勝負不論,單看票數及得票比例就可以看到回歸以來親中政團及建制派的得票率及總票數持續上升。九八年第一屆立法會選舉,親中及建制派候選人的得票率不足四成,泛民主派候選人的得票率則高達六成二。到二○○四年選舉(即反廿三條立法五十萬人上街後的一年),泛民主派候選人的得票率也不過僅僅六成,親中及建制派在重重打擊下仍比九八年的情況有改善。到今年,在反國民教育科爭議升溫,整體投票率大幅上升下,泛民主派的得票率不但保不住六成,反而下跌至只有五成六左右,而由西環一手操辦的親中建制派得票則接近四成四,比九八年足足上升了六個百分點有多。換言之,親中政團的票源及票數在過去十五年明顯有增長,這令他們在爭奪議席及配票上更有實力,更難應付。

除了票源票數增加外,親中政團及中聯辦的配票能力也越來越成熟。就以港島區為例,親中及建制派四張名單的得票都在三萬票左右,上下差距不超過五千票,這個安排令他們能盡用手上的票源,成功以十二萬多票取得四個議席。相比之下,泛民主派總票數雖較多,分配卻極不平均,平白浪費了大量選票。只是,要成功令支持者按計劃平均投票予不同名單絕不是容易的事,當中涉及大量聯絡、組織及動員工作,更需要在選舉當日出動大量人力物力協調配票,像這樣一部精密有效的「選舉機器」實在令親中政團如虎添翼。

顯而易見,親中政團及建制派的選舉實力不管從質到量都在上升,即使泛民主派政團及支持者團結一致,全力應戰也不容易維持優勢。更何況今次選舉中泛民政團各自為政,還有個別政團肆意攻擊其他泛民政黨,令整個陣營更難協調,令支持者無所適從,最終造成票數高但多人落敗的困局。為了避免重蹈今次選舉的覆轍,為了應付親中陣營日益龐大及精良的選舉機器,泛民主派政團及所有以推動真普選為目標的政團都有必要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親中政團及中聯辦才是真正對手,才是最大敵人,而抗爭的焦點也應該放在他們身上。若果再搞內鬥或再肆意攻擊其他泛民主派政團,得益的只會是中聯辦及親中政團。

此外,泛民政團也有必要提升對選舉制度的了解,改善選舉策略。比例代表制實行多年,它的特點是要平均配票以提升取勝機會,爭取最多議席。既然遊戲規則是這樣,泛民主派政團就應當加強溝通協調,盡可能互相配合,盡可能互相照應,以爭取用盡每一張泛民支持者的票。事實上今次超級區議會泛民主派能取得三席,跟幾個候選人之間相互協調及不互相搶票有相當關係。泛民主派當然不可能像親中政團那樣有「西環之手」配票,但只要他們不各自為政,盡力合作及協調,票數懸殊以至浪費的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鄭經翰: 操控自如的立法會選舉

立法會選舉結束,戰情激烈,在「國民教育」風波大大刺激公民意識下,今屆地區直選投票率創出歷史新高,達53%,投票人數一百八十三萬人,而第一次推出的所謂「超級議席」投票率亦達51.9%,投票人數一百六十七萬人。

雖然投票支持泛民主派或反對派的投票率仍然高達56%,所謂六比四的黃金比率基本上沒有改變,但今次選舉泛民和反對派都屬輸家,大贏家肯定的中聯辦負責操控和指揮的建制派和保皇黨,而配票最成功的是民建聯。新界西兩個知名度和民望甚低的候選人陳恒鑌和梁志祥、新界東新人葛珮帆和出任區議員質素亦成疑的鍾樹根,都可以足夠票數當選,第一次參選毫無政績可言的蔣麗芸甚至高票當選。

泛民暗中較勁

中聯辦支持的兩個契仔契女梁美芬、謝偉俊都順利連任,反而所謂「梁粉」陣營,只有工程界的盧偉國、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的謝偉銓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馬逢國,梁振英在立法會未能成功建立強大的梁家軍,今後要看中聯辦和傳統左派面色做人。

過去兩屆立法會選舉,中聯辦統領建制派的配票行動已經令人刮目相看,今屆的配票工程更是神乎奇技,令人嘖嘖稱奇。他們彷彿完全掌握所有自己陣營的選民登記數字,也清楚知道每個時段的投票人數,因而操控自如,每個獲得「祝福」的建制派候選人要有幾多票便得幾多票,又焉有不勝之理?

但如此一來,本港的選舉已經變質,再非公平、公正、公開。有一隻龐大的無形之手決定一切,港人未來爭取民主的道路,肯定更加艱難。有人說過,中國共產黨不一定反對選舉,但一定要預知選舉結果。如果2017年的特首選舉和2020年立法會選舉也可預知賽果,相信中央亦會容許一人一票選出特首和所有立法會議員。

今次泛民落敗,得票多而議席少,有人歸咎是策略失誤,配票不成功。這個說法其實錯誤。

第一,今屆泛民已經沒有統一戰線,因為五區公投和政改方案的分歧,早已四分五裂,不僅所謂激進民主派和溫和民主派誓不兩立,連人民力量和社民連,以及民主黨和公民黨也公開對罵或暗中較勁,總之就不會衷誠合作,試問又如何有效配票?

第二,泛民和反對派的選民,都是有自由意志的人,不是國家機器可以操控的質素低劣和年紀老邁的選民,所謂配票,只能由他們自己決定,根本不會受政黨左右。老實說,即使是同一個政黨,也不見得懂得什麼叫做配票和棄保效應,例如民主黨在新界西一敗塗地,完全是因為選前自視過高,以為陳樹英可以接收何俊仁的選票, 因而用兩張名單參選,但即使選前判斷錯誤,投票當日也可以棄陳樹英而保李永達,連這點簡單的選舉戰術也不懂和做不到,落敗可謂咎由自取,理所當然。

超級議席方面,所謂白票效應完全沒有作用。事實上,在最後階段,連倡議者黃毓民也承認那只是政治表態,而非正確的選舉策略。泛民取得三席,固然反映黃金比率,但亦證明選民成熟,懂得以大局為重,所以支持五區公投的涂謹申最高票當選,而馮檢基亦因為我倡議的「曱甴效應」,得票高於何俊仁當選。

機會主義者必沒好下場

最令人心大快的是事前以為必勝及高票當選的民建聯候選人劉江華落敗。原因很簡單,他是幾位建制派候選人當中最乞人憎的候選人,所以根據lesser evil原則投票的人,一定不會給票劉江華,落敗亦是中聯辦和傳統左派對他施以教訓的結果。一來他並非根正苗紅,變節投誠者,最終亦會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現時中聯辦已經可以操控大局,這些民主叛徒便是被捨棄的時候。故事教訓我們,機會主義者一定沒有好下場,劉江華落敗,可謂活該。

不過,我們亦有理由懷疑這是一個政治交易。以中共統戰之到家,民主黨接受「招降」,立下瓦解五區公投的大功,今次中聯辦力保民主黨兩子當選,可算是投桃報李。至於聲稱甘冒「滅黨」而棄選九龍西的馮檢基,其實也有讓位予梁美芬之嫌,得回一個超級議席,也屬化算交易。

換個講法,何俊仁轉戰超級區議會選舉,亦可說是變相騰出新界西一個議席給民建聯的梁志祥或陳恒鑌,只是萬萬沒有料到,李永達、陳樹英夫婦竟會雙雙墮馬罷了。另一方面,馮檢基轉戰超選,客觀效果上亦可騰出一個空位給梁美芬,否則泛民大有機會在九龍西一舉奪得四席。假如事實真的如此,那麼,泛民支持者就只會扼腕嘆息。

令人慶幸的是,在地區直選議席方面,泛民或反對派仍能取得關鍵的十八席,只要團結一致,而事實上也不能不團結一致,特區政府要通過惡法如「二十三條」,或者改變《議事規則》如限制拉布和操控2017年普選特首的提名,都不容易通過,香港的民主仍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