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

梁美儀﹕民望真的如浮雲?



4年前,前任特首曾蔭權在立法會特首答問大會中,被議員質問其民望「插水」下跌,是否反映政府施政不得人心?曾蔭權回應時作了經典的回應:「對於民望的上落,從私人的虛榮心來看,我覺得這只是浮雲,根本不值得我自己個人的擔憂。」事實是,曾蔭權只是「死撐」而已,他何嘗沒有扭盡六壬,找方法提高民望。真正視民望如浮雲,甚至如糞土的,應是現任特首梁振英。

港大最新的特首民望調查顯示,反對梁振英出任特首的受訪市民較支持的多,民望毫無起色,但他似乎已不太在乎。

個多月前,傳媒揭發梁位於山頂的豪宅有僭建物後,起初他還蠻緊張的數度向外發表聲明和親身會見傳媒作解釋,但當家中的僭建被愈揭愈多,甚至有傳媒質疑他將僭建責任諉過於前任業主是講大話後,他便沒有再全面交代事件的始末或事實。任憑傳媒、議會和輿論怎樣連番抨擊,冷嘲熱諷,總之他依然故我,每次總會厚覑臉皮說,事件已進入選舉呈請及司法覆核等法律程序,不宜評論。

初時還以為是偶一為之,但再看近日的利益申報事件,即使外間質疑他違反選舉時的承諾,迄今仍透過一間英屬處女島註冊的公司,持有戴德梁行一間外國分公司的股份。哪管傳媒鍥而不捨逼供,梁振英迄今仍堅拒交代這間分公司的具體業務、公司名稱等等,他緊跟回應口徑,重複答道:「會將股份交到一個信託去管理。」一於你有你鬧,我有我「企硬」,不再耍民望花招。

這位當年靠爭取民眾支持,提高民望上位的特首,上任僅一個多月,看來銳意不要再做如前任特首曾蔭權的民望傀儡,不再被民意牽覑鼻子走,開誠布公一話早已拋諸腦後。然而,這樣的「強勢領導」,香港還能吃得消嗎?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陳景祥: 梁政府信得過嗎?

評董建華政府,一字記之:弱。弱者,弱勢,領導力和執行力都不足,但不少人都得承認,董先生是有心人,卻有心無力,最後黯然提前下台。

評曾蔭權政府,則記之曰:hea。以「打好呢份工」為宗旨,道盡曾政府的管治宗旨,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無驚無險又到兩三點,是打工仔的「哲學」,可惜晚節不保,因貪點小便宜而弄得灰得土臉,狼狽離任。

然而,這兩位前任特首行事總有一套準則,你可以不同意他們的政見或政策,但不會懷疑他們的心術,到了梁振英上台,卻給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印象。今年三二五特首選舉一役,梁振英得西環「義助」上位,令全城籠罩着西環治港的陰影,不少人對高度自治產生疑慮,並滋生出一種不信任感,認為梁本人及其班子受西環扯線、只會向北方輸誠而不會做有利港人的事。由於有了這種觀感上的偏差,即使梁振英強勢叫停私家醫院不得接收內地孕婦來港分娩,又頒布了幾項給予長者及弱勢群體的津貼,然而港人對梁班子的信任始終無法建立;他最近披露仍然持有戴德梁行股份一事,令情況進一步惡化。

梁振英在特首競選期間信誓旦旦,宣稱他會把戴德梁行股份由信託持有,對從政的人來說,這是極普遍且「行之有效」處理領導人私人財產的方式,董先生九七年上場時很快就做好,毫不含糊,有先例可援,梁振英要做,應該一點困難都沒有。

成立信託,目的不外幾種——保護資產、方便資產的管理和承繼,把資產擁有權和管理權分割,消弭公眾對政治人物會因持有某些資產而引致利益衝突的顧慮。結果,在利益申報紀錄中,梁振英沒有設立信託,仍然直接持有戴德梁行一間外國分公司的權益(透過一家英屬處女島公司Wintrack Worldwide)。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是一家什麼公司?業務是什麼?不履行競選時的承諾,引起公眾質疑,梁振英早應料到有此結果,為何仍不願放棄這批股份,是否有什麼特別苦衷?政治人物慣用處理私人財產的方法他不用,可以避免引起公眾懷疑的解釋,他不願提供,試問公眾對梁的信心會增加嗎?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政無信必頹;政治評論員近期連番斥破梁振英及其閣員的巧言令色、欲蓋彌章的語言偽術,點破的問題不光是遣詞用字缺乏誠意或故意在咬文嚼字中逃避責任這般簡單,而是政府高層在強辭奪理的「公開聲明」中,已經令港人無法看清高官的真正意圖,無法再對他們寄予任何信任,如果梁政府不盡早扭轉這種印象,我相信民眾對政府的觀感和施政只會愈來愈感厭惡,社會和諧也將愈行愈遠!

梁振英在競選特首時除了高呼「求變」,也站在道德高地批評房地產政策,要杜絕劏房、要加快公屋申請人上樓時間、要「解決」外地人來港炒樓、要協助年輕人置業……等等,連番承諾,現實卻是梁班子自我否定了「港人港地」,在未解決好供應前就開放五千名白表人士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價的居屋單位,刺激了居屋及私宅市場交投,屋苑價屢創高位,這到底是否梁振英房策的原意?他原來的房策理念到底是行不通,還是已經改絃易轍?

太多的不明白加上日增的不信任,試問又怎能對政府建立信心?

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深不可測」,要改變談何容易,梁振英對準了港人求變的情緒,卻拿不出改變的對策和智慧,結果說的一套漂亮,至今則仍然看不出他有打開香港困局的良方;梁振英接受香港電台專訪時說「不會拉低私人樓價遷就購買力」,表面上是求平衡,不會推倒樓價,然而在他的房屋政綱中強調要增加供應,供應多 了,樓價會不會下跌?而假如樓價不回落,現在無力上車的人又怎能上車?按理房策不容易既增供應、樓價又不回落,既可討好業主,又令人人都可買得起樓;「對立統一」,是另類語言偽術,不會拉低私人樓價遷就購買力,背後行的會是什麼樣的房策?梁政府應該好好地清楚解釋。

政者,正也。為政者其身不正,「偽術」層出不窮,試問又怎能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