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林天悟:這些年,我們一起領教梁班子的偽術



上周五(10日)下午,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會見傳媒,為經營「劏房」事件作進一步解釋。筆者當時身處街上,跟十多名市民站在電訊公司門前看直播。陳局 長談及「兩次所講的都是真話」,承認購入大角嘴物業時,知悉單位已有分租住客;但據他「理解」,單位經營的是「板間房」,住客共用廚房和浴室,跟現時社會 所說的「劏房」不同,並對自己「可能」表達不清,引起「連番誤會」,表示「非常遺憾」。

陳茂波隨即宣布會「請假一周」,陪女兒到美國「開學」,同時趁機會探望患病的老人家,聲稱「天下父母心,希望大家理解」。

劏房非「劏」 籠屋非「籠」

每當陳茂波說到重點,即以上兩段有引號的字詞時,電視機前的市民便爭相起哄,七嘴八舌指陳茂波「肯定講大話,明顯捉字蝨」,市民理解到「板間房」即是「劏 房」,那只是不同年代的叫法而已。一位貌似基層的伯伯氣憤地說:「陳茂波仲有間屋有床位出租,其中一張每個月九十九蚊,另一張就三百蚊,佢唔係『劏房局 長』,更加唔係『板間房局長』,可能係『籠屋局長』!」

那位心水清的伯伯,着眼於床位租金是九十九和三百元,縱使可能只有僅夠躺下的空間, 但對低收入人士來說已是超筍盤。根據《明報》本月4日刊登的報道,陳茂波太太許步明旗下的景捷公司,於1994年連租約購入大角嘴海興大樓單位時,內裏分 成三間房,其中一間列明「上格床」和「下格床」,每格床均有獨立租約,令人質疑那是有鐵網圍着床位的「籠屋」;購入該單位時,陳茂波仍是公司董事。

不過,陳局長下回大可以臉帶委屈、真心否認並非經營「籠屋」,因為本港法例只有「床位公寓」,而沒有所謂「籠屋」,陳局長肯定覺得兩者絕對不同吧!根據《床 位寓所條例》,一個單位內有十二個或以上租戶,共用廚房和廁所,才算是「床位公寓」。牌照事務處資料顯示,截至上月底為止,本港仍有十四間持牌「床位公 寓」。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多次表示,「籠屋是對人類尊嚴的一種侮辱」,認為香港政府應有足夠資源解決,但現實是仍有數千人棲身其中。

對於不懂條例的市民來說,一間「籠屋」也是「籠屋」,陳茂波更曾經跟傳媒分享投資舊樓心得,他實在應該交代單位內是否有形同「籠屋」的床位存在。

高官不誠 市民不信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曾呼籲陳茂波珍惜最後機會向公眾解釋,但陳非但未能挽回公眾信心,反而令人看穿特首梁振英班子原來懂得一套「梁氏偽術」——言談表情都 似真心,但弦外之音卻處處愚弄市民,未來五年港人有很多機會繼續領教;若認真聆聽學習,解讀語言的技巧將突飛猛進,但政府與民間的不信任度將陷入空前危機 (其他例子還有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挺「國民教育」時的發言,以及新任行會成員張震遠解讀「七一」上街的市民,是「求變」心態等等,本文 不贅)。

記者最能感受到「梁氏偽術」的精髓,由特首選舉期間「冇講明A,其實係B」的狡辯技巧,到僭建醜聞的前言不對後語,借身邊人以「真心相信」到「潛意識以為」為抗辯解說,然後又推說事件正在調查中而不作評論,務求拖延到底。這種賴皮的態度令行家極度反感。

梁振英表面稱會捍衞新聞自由,但實質是處處迴避傳媒,甚至想操控傳媒的報道方向。香港記者協會調查所得,梁班子上任首三十七天,最少二十七次透過政府新聞處 發放消息,或只安排聯合採訪(行內稱做pool,即有傳媒代表到場拍攝,然後統一發布,沒有記者提問),好處是只講自己想講的話,卻形同踐踏記者的採訪權 利。

梁振英聲稱為慶祝結婚周年而放假五天,這種藉口明顯不會得到市民認同。他返港當天,獨立媒體遭不法分子闖入破壞,嚴重危害新聞自由,身為特區首長沒有半句譴責,政府是何等重視傳媒,可見一斑。

傳媒已看穿梁振英只選擇對己有利的角度回應事件,他認為傳媒沒有廣泛報道陳茂波夫婦聲明的後半內容,指「表明除自用物業外,會絕迹物業和投資市場,以及盡快出售有關公司股份」;梁振英更說「大家值得兼聽,前前後後各方面講的說話都看看」。

許多行家對這種說法表示「極度遺憾」,因為翻看報道,無論是電子媒體或翻出陳茂波醜聞的《蘋果》和《明報》,全部都有刊登聲明的所有內容,反而有些挺梁班子 的報章卻沒有提及。換言之,特首是以偏頗和不公平的言論,「老屈」了多間傳媒機構不全面,理應向傳媒道歉。而陳茂波在會上使用「誤會」字眼,就像怪責傳媒 錯誤解讀而陷他於不義,再次貶低傳媒的監察職責。

上「梁」不正 下屬必歪

梁振英與陳茂波都否認「捉字蝨」,只 因他們都拒絕使用大眾的語言,而是要大眾跟隨他們心目中的用語,所以「花棚」絕非「花槽」、「板間房」不等同「劏房」,一旦別人沒說中特定用語,就可以真 心否認。記者不妨追問一下梁班子如何解讀「捉字蝨」,也很大可能與常人不同。面對這種「偽術」解說,久而久之,大概可出版《梁語詞典》,供記者寫稿時使 用,市民亦可大加鑽研。

經過個多月來的「交鋒」,記者都要鑽研官話背後的深意,例如陳茂波所說的「自用」是有很大空間,一個家庭可以自用很 多個單位;而聲稱夫婦絕迹物業和投資市場,但親友的公司則可代勞;至於出售相關公司股份,不妨學梁振英一樣,保留部分作「需要」用途……,總之彈性很大, 他日可作「無辜抗辯」之用。

陳茂波放假一周陪女兒開學,且順道探望患病的老人家。對於廣大打工仔來說,陳由月薪六萬的立法會議員「升呢」到 月薪二十八萬的局長,實在有必要交代假期是早定或是後取的?若是早定,為何不待放假後才履新?若是後取,如此藉口是否應獲批假?未來日子,公務員以結婚周 年、陪女兒開學等藉口,是否必定獲准放假?陳談及「天下父母心」,是指他對女兒的心,抑或對患病老人家的心?那位老人家是他什麼親屬?患了何種病?別怪傳 媒過多猜疑,這都是慣見梁班子偽術下的自然反應了。

行家都說,梁振英不會捨得放棄陳茂波,因為他們有太多共通之處,兩人都是精於計算的專業人士,對玩弄專業用語有一定心得;陳為了當官,將會全面配合官方步伐,有利梁振英的強勢施政,除非證實觸犯刑事法,否則港人必須忍受這對難兄難兄。哀哉!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