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6年2月18日星期四

古德明: 周邊國家



一月七日《信報》報道:「中國國務院公布,將研究與周邊國家擴大人民幣業務。」查中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網頁,「中國周邊國家」包括朝鮮、蒙古、印度、越南、尼泊爾等國。
中 文有「鄰國」一詞,例如《老子》第八十章寫道家理想世界:「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越南、蒙古等鄰國,現在為什麼變成「周邊國 家」?按英文有peripheral country一詞,英漢詞典一般把peripheral譯做「周邊」,country譯做「國家」,於是現代漢語人有了「周邊國家」。只是他們根本不懂 英文,一味望文生義。

英文所謂peripheral country或「邊緣國家」,和core country或「核心國家」相對。「核心國家」即美、英、法、日等工業發達國家,「邊緣國家」即埃塞俄比亞、烏干達、阿富汗等工業落後國家,兩者之間的 國家則稱為semi-peripheral country或「半邊緣國家」,例如中共之國。現代漢語人以為peripheral country即英文neighbouring country(鄰國)的新潮說法,於是棄「鄰國」而取「周邊國家」,極盡了無知下流的能事。

一 月十一日臺灣《自由時報》說:「日本打算擴大反潛巡邏機的巡邏範圍,到南海周邊國家的基地補充燃料。」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十七回俄國與外蒙傀儡政權 簽定《俄蒙協約》,要蒙古「逐華僑,割讓烏梁海一帶」。今天,「烏梁海一帶」大概要改為「烏梁海周邊地區」了,否則怎麼顯得現代漢語人認識 peripheral這個英文字。

他們沒有政治考慮

年初二凌晨,旺角又起民變,梁振英政府乘機大舉拘捕反對者,以暴動罪名起訴。律政司長袁國強說:「我們決定告他們暴動,並沒有政治考慮。」中共官員就是不會說中國人話。

「沒 有政治考慮」六字,除了字體,完全是英文說法:There are no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查一九七八年版梁實秋《最新實用英漢辭典》,英文consideration一字有兩個解釋,一是「考慮」,例如「I did not accept the appointment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經慎重考慮後,我未接受任命」;一是「原因」,例如「Several considerations have influenced me in coming to a decision好幾個原因影響了我的決定」。中文的「考慮」或「考量」,從來不解作「原因」,而是指「思量」或「斟酌」,例如東漢章帝年間,鄧訓奉命疏 理水運的河道,「訓考量隱括(鄧訓斟酌、審核實況),知大功難立,具以上言」,章帝從善如流,取消治河,幾千役夫因此得免(《後漢書》卷十六)。
 
所謂「沒有政治考慮」,中國人會說「沒有政治原因」。唐朝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詩說:「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這兩句詩,現代漢語人一定會翻譯如下:「是什麼考慮讓我不回故鄉?是考慮到淮陰的秋山啊!」

二零一三年十月,梁振英宣布不發電視牌照給香港電視,特別聲明「沒有政治考慮」;今年一月,律政司宣布不起訴涉嫌貪污的前廉政專員湯顯明,也特別強調「沒有政治考慮」。「此地無銀三百兩」是中國人話,「沒有政治考慮」則是中共現代漢語,意思實無分別。

供給側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日,習近平出席中央財經主管小組會議,倡議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香港財經 週刊《港股策略王》一月十五日有評論說:「很多人聽到『供給側』,搞不清楚是什麼。其實『供給側』即supply/demand中的supply side。」換言之,新中國主席的話,不當做英文來讀,中國人就不可能讀得懂。他不屑說中國語。

查《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supply side兩字,一譯作「供給」,一譯作「一側」。這就是「供給側」一詞的來源,是現代漢語人用方塊字寫英文的典型例子。但side除了解作「側」,也可解 作「方面」。英文的supply side,中文譯做「供給的一方」,意思就清楚得多。但習近平說的,應是整個供給體制的改革,然則說「供給體制」,比「供給的一方」更好。「體制」即「組 織制度」,例如《宋書》卷六孝武帝初即位,下詔說要「更明體制,咸責厥成」。
習近平那句現代漢語,譯做中文,應是:「要增加總需求,同時,改革目 前供給體制的結構。」堂堂十九字,明白簡潔。但現代漢語以奴顏婢膝師法英文為榮,所以,習近平那句話,其實是英文為骨:We must properly expand total demand,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mot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說起來,你真不能不佩服中共的化簡為繁句法。短短的「同時」兩個字,他們可以變做四個:「在……的同時」。

雙刃劍

一月十九日,《文匯報》有鴻文以「『起底』雙刃劍」為題,論「網絡公審、人肉搜尋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香港商報》 則有大文以「負利率雙刃劍」為題,說「負利率可以帶動經濟,但可能引導民眾投機」等。他們說的「雙刃劍」,不懂英文的中國人,一定茫然不解。

我國 向來有三尖兩刃刀,例如《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趙雲把阿斗抱護懷中,殺出曹軍重圍,「曹洪部將晏明持三尖兩刃刀來戰,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倒」。兩刃刀的 兩邊,同樣銳利,都能傷人,是中國人所謂「凶器」。但現代漢語人習慣不用中文說法。他們說的「雙刃劍」,其實是英文double-edged sword

查第七版《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double-edged swordsomething that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即「有利有弊的事物」。為什麼英國人認為雙刃的一邊是利,一邊是弊,我不知道。無論如何,那不是中國人的觀念。我們的三尖兩 刃刀也沒有那個含義。
請看兩句英文:This medicine helps you to stop coughing, but can cause drowsiness. It is a double-edged sword。現代漢語人一定會翻譯如下:「這種藥有助止咳,但也可能令人懨懨欲睡,是一把雙刃劍。」中國人則當然不會說「是一把雙刃劍」,卻會說「可謂有 利有弊」、「可謂利害參半」等。寫中文,怎麼要參考英文詞典。

校園祭

一位任教師的朋友說,學生歲晚在校內辦年宵會,卻稱為「校園祭」。那個「祭」字,使我浮想聯翩。

「校園祭」當然不是中文,而是向日本學舌:日本人以「學園祭」稱校園的節日。中文所謂「祭」,一般指祭祀,但新中國人以中文為恥,所以,說話行文,不師歐美,就效東瀛。所以,「年宵會」變做「校園祭」。

崇 日是新中國人一大特色,新香港人不可能例外,誰管日本政要今天公然參拜當年的侵華戰犯,同時大肆竄改侵華史實,並致力擴軍,把中國釣魚臺「收歸官有」等 等。香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月前就「往日本豪一豪,為國增光」;跟着,梁振英政府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一面痛斥人家「罔顧父輩在日本鐵蹄蹂躪之下的感受」,一 面悄悄赴日作逍遙遊,為當地旅遊業盡一分力;然後輪到教育局長吳克儉,連全港矚目的教育問題公聽會都不出席,為的是去日本賞紅葉。而每逢長假期,赴日本朝 聖的新香港人之多,也不用多說了。假如日本今天奉東條英機為國父,新中國人對大和民族一定更為孺慕。

然則香港學生舉辦「校園祭」,實在無可厚非。當然,他們之「祭」,和我不同。我只想燒一炷清香,酹三杯白酒,祭中國國魂。魂兮歸來,胡不歸兮胡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