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林沛理: 失落的閱讀藝術




閱讀工具越來越先進,但我們的閱讀意志始終無法堅強起來,更遑論閱讀的慾望。

我是個過時的人。張愛玲在《傾城之戀》形容主角白流蘇的家人「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說的就是我這一類人。

我不但是從來不上Facebook的社交恐龍,也是堅決拒絕用電子閱讀器看書的文化遺民。然而吾道不孤,包括當代英文小說最重要獎項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二零一一年得主巴恩斯(Julian Barnes)在內的多位作家都曾公開表示,用KindleiPad來讀暢銷書還可以;但用來讀文學作品,甚至文學經典,卻始終給人不是「貨真價實」(the real thing)的感覺。

我承認我們這類人食古不化。馬克吐溫講過,識字而不讀書的人,比起文盲,其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The man who doesn't read has no advantage over the man who can't.)。讀書既然那麼重要,出現任何可以令買書、讀書和藏書更方便、更容易和更有趣的發明和工具,我們都應該懷著感激之心歌之頌之。何況E-books那麼多好處——價廉物美、輕巧、不佔用空間、不浪費紙張,並且絕對user-friendly,可以讓你隨心所欲地選擇你喜歡的字體、字型和字號——你就算下定決心去討厭它,也找不到藉口。

問題是閱讀器再神通廣大,用它來閱讀或多或少會令閱讀的經驗貶值,甚至變質。對我們此等書蟲來說,讀書不是只要盡力理解書的內容就可以,還要盡心與作者建立密切關係,如果能夠做到與作者心意相通,則善莫大焉,就是讀書的最高境界。這樣讀書,已經超越「reading」的層次,而變成所謂「engagement with the text」。

這所以一個真正的愛書人(booklover)對書——不是電子書,而是可以拿在手裏、打開合上的「真書」——總有一份憐惜。他知道,一本書得以面世,從寫作、植字、排版、配圖、校對、印刷到發行,最終落在讀者的手裏,所有的工夫和麻煩都是一種愛的辛勞(labor of love)。雖然最後可能空愛一場,愛的辛勞變成愛的徒勞(love's labor lost),但因為心中有愛、心裏明白,所以當愛書人將一本書拿上手翻閱,眼神總是溫柔的,心裏總有一絲激動。這就是為什麼互聯網、電腦下載和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永遠都取代不了傳統的書籍出版和印刷。

看電子書再舒服,也比不上一邊思考,一邊用手指在優質紙張上移動、感受它的質地那種不落言筌的樂趣。還有那種看完一本幾百頁、厚甸甸的「巨著」的滿足感,以及從第一頁讀到第三百頁累積下來和計算得到的樂趣(computational pleasure),都不是電子書所能提供的。還有一點很重要,電子書不鼓勵翻閱、瀏覽和隨便看看,英文所謂的「browsing」。其實聚精會神的閱讀往往由漫不經心的翻閱和隨便看看開始,電子書令我們經年累月培養出來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一下子變得英雄無用武之地。單是這一點,就令我無法喜歡電子書。

閱讀名著和文學作品,就像寫信一樣,早成失落的藝術。KindleiPadiPhone的發明大大提升了閱讀的方便;但它們畢竟只是閱讀工具,怎樣使用它們,是否使用它們,還要看我們有多強烈的閱讀意志(the will to read)。

閱讀工具越來越先進,但我們的閱讀意志始終無法堅強起來,更遑論閱讀的慾望。在很多香港人的心目中,閱讀和慾望就像商業和道德一樣,放在一起馬上就成為一個矛盾詞(oxymoron)。

耶魯大學教授布魯姆(Harold Bloom)是莎士比亞專家,他花了大半生教人讀書。他認為,閱讀最大的功用是幫助我們善用孤獨(the wise use of solitude)。這話有道理,真正懂得獨處的人必然懂得享受獨處帶來的「寂寞」,英國史學家、《羅馬帝國興亡史》的作者吉本(Edward Gibbon)便說過:「我獨處之時最不感寂寞。」(I was never less alone than while by myself.

香港人視孤獨為洪水猛獸,千方百計要把它拒諸門外,又怎會想到要善用它?香港人每天都開著電視機,一邊罵,一邊看。電視所提供的集體幻想、奇觀、廉價滿足和敘事樂趣,漸漸將觀眾變成不習慣和不懂得思考、反省和獨處的所謂「沙發上的土豆」(couch potato)。

混沌: That reminds me of T.S. Eliot "The Rock"

... 

O world of spring and autumn, birth and dying!
The endless cycle of idea and action,
Endless invention, endless experiment,
Brings knowledge of motion, but not of stillness;
Knowledge of speech, but not of silence;
Knowledge of words, and ignorance of the Word.
All our knowledge brings us nearer to death,
But nearness to death no nearer to God.
Where is the Life we have lost in living?
Where is the wisdom we have lost in knowledge?
Where is the knowledge we have lost in information?
The cycles of Heaven in twenty centuries
Brings us farther from God and nearer to the Du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