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低廈,人潮起伏,
名爭利逐,千萬家悲歡離合。

閑雲偶過,新月初現,
燈耀海城,天地間留我孤獨。

舊史再提,故書重讀,
冷眼閑眺,關山未變寂寞!

念人老江湖,心碎家國,
百年瞬息,得失滄海一粟!

徐訏《新年偶感》

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丘亦生:魅影危機




本周二,有十多名投資者到北京市公安局的一個分局報案,大喊「還我血汗錢」,他們報稱買了一隻有13厘息的理財產品,但產品於去年底到期後,並沒有向投資者發還本金,當中涉及資金10億元人民幣。

是否有點似曾相識?這已經是內地第N件理財產品違約個案,按《華爾街日報》報道,產品的發行人為北京融典投資管理,該公司於2012年透過平保(2318)、民行(1988)、建行(939)等銷售該產品,聲稱集資所得用來投資於成都市政府支持的幾個公共住房項目。


不過,融典至今只支付了1億元利息,並承諾農曆年前再支付6,000萬元,但十億元的本金就回收無期。

理財產品邁密集爆煲期

報道又提到,另一隻由一家大型信託公司中誠信託發行的30億元理財產品,也因為把資金貸予一家山西煤礦公司,而該公司的東主最近被拘留,因此早前亦已經自爆,產品在年初一到期時有可能會違約。

內地的理財產品爆煲,早已不是新鮮事物,過去一年斷斷續續亦時有所聞,但內地經濟放緩,銀根抽緊,令裸泳的人無所遁形,理財產品、地方債等可能已步入密集爆發期。

這些理財產品大多都是年期短、利息高,銷售手法缺乏監管,本來就是壞賬的溫床,之前未小事化大、大事化大大,主要是因為分銷的銀行,又或地方政府,為了息事寧人,也為免聲譽受損,而承擔了部份損失。不過,當產品違約接二連三地出現,地方政府或銀行可能不願再攬上身,而要散戶硬食所有損失。

奪命金在內地無日無之上演,客觀是令公眾認清這類產品的高風險真面目,日後避之則吉,於是遊走於銀行系統以外的影子銀行收縮,內地的信貸供應更加趨緊。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必是壞事,只要人行因勢利導,加快利率改革,讓存款利率上升,把資金納入傳統融資渠道來。否則在低息環境下,存戶尋找其他高息投資的誘因始終不變,就像當年港人陷入雷曼迷債陷阱般,各式各樣掛着理財產品這羊頭的兜售,依然野草燒不盡。

加強監管 恐怕老鼠拉龜

影子銀行的失控,印證中國的信貸系統依舊不成熟及失效,中央最近推出措施希望加強監管,但總予人有點老鼠拉龜的感覺,看看近期新股改革的進退失據,我無法不對近日香港財金官員不斷催谷的中港基金互認,感到杯弓蛇影。

其實,這些內地財金改革的最大阻礙,往往來自既得利益群體的阻頭阻勢。這一點,旅美中國作家余杰早前在本報專欄的講法最為傳神,他引述前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情急之下的失言:「沒有那麼多壞賬,中國哪來那麼多富人?」

你以為信貸市場是把資金有效率運用,誰不知人家當成是財富轉移工具,把你的財富轉入他的口袋中。